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花江的玫瑰》(印尼語:Boenga Roos dari Tjikembang)是一部在1931年上映的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電影,由鄭丁春監製、執導和拍攝。故事改編自土生華人作家郭德懷在1927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講述東印度群島兩代華人錯綜複雜的愛情關係。本片是第一部改編自該小說的電影作品(第二部在1975年上映),也是東印度群島早期的有聲電影之一,大受當地華人歡迎,但是音質欠佳,因此被影評人抨擊。這部電影如今很可能已經散佚。
種植園工人胡艾清(Oh Ay Ceng)在父親的安排下和種植園主的女兒月娘(Gwat Nio)訂婚,為此他不得不和心上人瑪爾西蒂(Marsiti)分開。瑪爾西蒂含淚接受了他的決定,同時請他答應他父親的要求。之後她離開了種植園,含恨而終。後來,月娘的父親告訴他們,瑪爾西蒂就是他和土著情婦所生的女兒,還想揭開另一個秘密,但是他還沒開口,就離開了人世[1][2]。
艾清和月娘的女兒莉莉(Lily)長大後和另一個種植園主的兒子沈勉群(Sim Bian Koen)訂婚,但是後來莉莉去世了,勉群傷心欲絕,更聲言要回廣東參軍,了結自己的生命。回國之前,他回到父親經營的種植園,途中他經過一個墳場,碰到了艾清和瑪爾西蒂的私生女羅斯敏娜(Roosminah)。羅斯敏娜的外貌和同父異母姐妹莉莉非常相似,因此勉群看到了她,不禁大吃一驚。電影的結局是兩人共諧連理[1]。
《花江的玫瑰》的監製、導演兼攝影師鄭丁春是一位華裔電影進口商,在1920年代初到過荷里活學習,之後在上海從事電影業[1][3]。為了拍攝這部電影,他成立了自己的製片廠——希諾影業公司(Cino Motion Pictures)[4],還從一位在萬隆高級工業學院(Technische Hoogeschool,今萬隆理工學院)任教的萊門斯先生(Mr Lemmens)借來了一部單系統攝影機[5]。本片為鄭氏的導演處男作[6],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小說由土生華人作家郭德懷撰寫,在1927年由《全景》週報(Panorama)連載,之後由聯合達利亞歌劇團(Union Dalia Opera)搬上舞台[1][7]。
第一批在荷屬東印度上映的有聲電影是《歌舞昇平》和《彩虹人》(均於1929年面世)。之後當地的戲院繼續放映有聲電影[8],《花江的玫瑰》是在數年後問世的作品。雖然荷蘭導演G·克魯格爾斯在1930年攝製的影片《捕蛙人卡納迪》使用間場字幕來展現部分情節,只是一部半有聲電影,但是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就是當地第一部有聲電影[9]。學者廖建裕等人的著作則把《花江的玫瑰》視為當地第一部有聲電影[3]。這些電影插入了很多靜態畫面,音質也不理想[10]。
《花江的玫瑰》在1931年上映,對象是當地華人,報導指出,本片大受當地華人歡迎,向土著發售的電影票卻沒有賣完[2]。影評人安查爾·阿斯馬拉在《電影世界》(Doenia Film)雜誌對本片作出猛烈的抨擊,因為這部作品的音質很差[1]。不久後,鄭丁春又把中國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改編為電影《山伯英台》,對象仍然是華人觀眾[11]。
這部電影如今很可能已經散佚。美國視覺人類學家卡爾·G·海德認為,所有在1950年前製作的印尼電影均已散失[12]。不過,J·B·克里斯坦托(J.B. Kristanto)在《印尼電影目錄》中表示,印尼電影資料館把好幾部荷屬東印度電影保存下來。印尼電影史學家米斯巴赫·尤薩·比蘭還指出荷蘭政府新聞處收藏了幾部日本宣傳電影,使之留存至今[13]。
1975年,印尼導演楊中義和倫波·烏里普再次把《花江的玫瑰》搬上銀幕。該片片名改以精確拼音拼寫,拼作「Bunga Roos dari Cikembang」,華人角色的姓名也換成印尼名字(例如胡艾清改名為維蘭塔、月娘改名為薩爾瑪),但是劇情大綱不變[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