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伊斯兰教第三大派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巴德派(阿拉伯語:إباضية)是伊斯蘭教僅次於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第三大教派,接近於遜尼派,現主要分佈於以阿曼為代表的多個國家。
伊巴德派源於7世紀中期第一次伊斯蘭內戰中分裂出的哈瓦利吉派,他們與遜尼派主要差異為是否重視四大正統哈里發。相較於什葉派看重先知穆罕默德的血統,伊巴德派注重領袖品格,特別尊崇頭兩任哈里發巴克爾、歐瑪爾,並表示他們的在位時期是伊斯蘭最理想的時代。伊巴德派認為後繼的哈里發在虔誠程度和個人私德上,皆不具備穆斯林領袖的資格。
穆斯林世界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統治時期任人唯親。來自阿曼的伊拉克教士賈比爾·本·載德多有不滿[1],此載德並非五伊瑪目尊崇的阿里兒子侯賽因的曾孫載德。他主張穆斯林應一律平等,非古萊氏人也可以擔任要職等等,在倭馬亞王朝初期,反對穆阿維葉的哈里發世襲制度,被伊拉克總督哈查只流放到了阿曼[2]。
載德在阿曼時有個弟子叫阿巴迪,後來成了阿曼的穆斯林社團領袖,因此被他們反對的倭馬亞王朝稱這個社團為「伊巴迪亞」或者「伊巴德」。在阿曼實行伊斯蘭教長國的制度,一直持續到19世紀末。
伊巴德教派接近於遜尼派,但還是有明顯的區別。比如兩派都主張哈里發須經協商選舉產生,但遜尼派堅持哈里發必須出身古萊氏族,而伊巴德派則認為任何穆斯林只要具備能力並能維持公正的,都有被選為領袖的權利。
該教派是阿曼賽義德王朝的國教,也在桑給巴爾、以及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和利比亞的部分地區存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