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博物館
中華民國(臺灣)博物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臺灣)博物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立臺灣博物館(簡稱臺博館、臺灣博物館)是臺灣一座公立博物館,隸屬於中華民國文化部。該館始建於日治時代,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本館位於臺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北側,另於台北市內設有數處館區。本館建物以前身「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之名被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英語) | |
---|---|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 |
基本資料 | |
機關類型 | 中央三級行政機關 |
所屬部門 | 中華民國文化部 |
員額 | 53人 |
年度預算額 | 約新臺幣3.95億元(106年度) |
授權法源 | 文化部組織法[1] 國立臺灣博物館組織法[2] |
主要官員 | |
館長 | 陳登欽 |
副館長 | 黃秀 |
任命者 | 文化部部長 |
任期 | 無任期保障 |
組織編制 | |
內部單位 | 4組、1室 |
成立沿革 | |
成立日期 | 日治臺灣明治41年 1908年 |
前身機關 |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 →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 → 臺灣省立博物館 |
聯絡資料 | |
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中央 | |
地址 | 臺北市中正區 襄陽路2號(本館) 襄陽路25號(土銀展示館) 南昌路一段1號(南門園區) 館前路71號5樓(行政中心) 臺北市大同區 延平北路一段2號(鐵道部園區) |
網站 | www |
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因應需舉辦各種農產品評會和展覽會活動,展示殖民地資源,臺灣總督府頒佈了《台灣總督府民政局物產陳列館規則》,並在臺北市成立了台灣總督府民政部物產陳列館[3][4]。該館展示了工業、美術、農園藝等產業的物品收藏[5]後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10月24日,更改為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6]。隨後明治41年(1908年)10月24日,該館更名為「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並使用原總督府彩票局的建築作為館址,陳列有關臺灣本島學術、技藝和產業所需的標本供公眾觀賞。
大正2年(1913年),為紀念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臺灣民政長官祝辰巳向民間募款,籌建了總共256,101日幣的「兒玉總督暨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紀念館選址於臺北大天后宮早於大正元年(1912年)因颱風嚴重損壞而拆除的遺址上[7]。總督府委託時任土木課技師的日籍建築師野村一郎和技手荒木榮一設計紀念館,建築採用了西洋古典風格,並在山牆上使用了巴洛克藝術時期的雕刻裝飾。紀念館於同年4月1日正式動工,並在大正4年(1915年)完工並移至新址,後來委員會將其捐贈給總督府作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使用。彩票局的舊博物館廳舍則陳列南洋諸島參考文物作為分館,完工後, 閒院宮載仁親王夫婦曾於大正5年(1916年)來館參觀。
館舍最初具有歷史室、動植物室[8]、高砂族室,華南南洋地質礦物室[9]等展覽空間,典藏品以臺灣本土及南洋之人類學、地學、動物學、植物學之標本與文物為主,亦定期作為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地點使用,[10][11][12],該博物館的首任館長川上龍瀰致力於高山植物的研究,同時,人類學家森丑之助也在博物館擔任研究員,共同收集了許多自然標本和原住民族的生活用品[13],這些收藏品陳列在博物館內[14]。中央大廳兩側壁龕豎立由雕刻家新海竹太郎所塑的兒玉源太郎、後藤新平銅像,兩座銅像在1945年後放置於博物館庫房典藏,原壁龕改為兩座大型景泰藍花瓶,為某任臺灣總督捐贈該館的精品,內胎為銅胚,外表為陶瓷。兩座銅像在2008年臺博館成立百年公開展示後,現陳列於三樓陳列室。[15]
大正6年(1917年)3月15日,分館廢止,全部陳列品移至總館並新設南洋室。原分館的彩票局大樓改作為臺灣總督府圖書館使用。同年,5月將殖產類標本移交臺北植物園商品陳列館。此後,博物館管理曾數次變更,包括大正9年(1920年)總督府博物館改隸內務部,並在大正15年(1926年)再改隸於文教局。
大正12年(1923年)4月16日至27日,在時任攝政兼皇太子裕仁造訪臺灣的行程當中,於4月24日來到總督府博物館來參觀,博物館館長和職員們則在館前廣場迎接皇太子。此外,博物館定期作為重要展覽會之主會場使用,包括大正14年(1925年)始政三十周年紀念展覽會期間作為第一會場。以及昭和10年(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期間,總督府博物館被選定作為第二會場的第一文化設施館,展示教育、學藝、社會事業、保險、衛生等文物。[16][17],為發展旅遊及文化發展,博物館協會曾於1934年召開第一回「全島博物館協議會」,決定今後每年選聯合舉辦「臺灣博物館週」之系列活動。
1944年,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博物館10月03日起由總督府暫時關閉。1945年由於美軍所發動的轟炸行動,使得總督府博物館遭到波及破壞。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於1945年11月改制為臺灣省博物館,隸屬於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經過整峻與修復後。一樓做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圖書館;二樓為博物館展示之用。1949年再更名為臺灣省立博物館,隸屬於臺灣省政府。
1961年3月,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復會)於博物館舉辦臺灣省農業建設展覽會,該展覽被視為戰後第一次大規模的展覽會,將農業、林業等當時最新資訊展示給民眾瞭解。其中,林業資料由林業試驗所負責提供。[18]
1991年至1996年,臺灣省立博物館由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市鄉規劃處建築處主辦修復工程,漢寶德主持漢光建築師事務所承接調查研究及設計監造[19][20]、慶仁營造承作,以木桁架被蟲蛀蝕損毀為由,將日本時代木桁架屋頂拆除改為鋼構屋頂,增加三樓,由於不列入古蹟指定,該工程曾引起古蹟修復爭議。
1999年,因臺灣省政府虛級化,改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中華民國文化部)管理,並更名為國立臺灣博物館。
2002年3月31日,由於三三一大地震影響使建築屋頂塌陷,李乾朗擔任緊急應變小組召集人辦理「三三一震災搶修計劃書」震害評估與補強規劃及修復工程設計,陳報臺北市政府與內政部審核後辦理補強規劃及修復工程,並自2003年起成立短期性任務的「館舍修復工程小組」進行整修改建,包括館前廣場景觀設計、拆除廣場外金屬欄杆,重整內部設備管線,拆除二、三樓間局部樓板,改造入口、服務臺、洗手間及視聽室,全館則於2005年05月18日重新開館。2006年,連同勸業銀行舊廈、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專賣局台北南門工場等共6處古蹟整合,納入「首都核心區博物館計劃」。
2008年5月18日,時逢建館百年推出「百年物語:臺灣博物館世紀典藏特展」,以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地學、動物學與植物學的典藏為主體,回顧館史上重要收藏者與研究者如首任館長川上瀧彌、人類學者森丑之助、昆蟲學家素木得一、北投石發現者岡本要八郎、植物學者島田彌市、佐佐木舜一、歷史學者尾崎秀真、博物學者堀川安市、光復後首任館長陳兼善與人類學者陳奇祿等人的學術志業。[21]
2014年,臺灣博物館啟動「新世紀常設展」更新計劃。2017年推出首部曲「發現臺灣」常設展[22][23],2020年展出二部曲「臺灣.我的家」兒童探索展[24],第三部曲「博物臺灣」常設展則於2021年揭幕。其中「博物臺灣」以人類學、地學、動物學、植物學門特有的展品為主,展出藏品計903件;另外配合各主題單元展示需求,徵集標本與新製模型等展品計811件,共1700餘件展品,包括其中包含《康熙臺灣輿圖》數位重建版、《鄭成功畫像》、《藍地黃虎旗》數位重建版;徐澍《臺灣番社圖》、臺灣雲豹標本、早坂犀骨架復原模型。[25][26][27][2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