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滷麵是麵條的一種吃法,流行於北京、天津、河北省、山東省、山西省和東北部分地區。「打滷」指將配料料理過後,再煮成一鍋然後勾芡成「滷汁」淋在熟麵上。食法是將麵條煮好後,澆上「滷汁」後食用。
地區
京津冀一帶的滷汁一般用金針和黑木耳、肉片,一起熗鍋加水煮,勾入水澱粉、鹽,也可以加入雞蛋。也有的滷用雞蛋和紅蕃茄做。傳統來說:打滷麵分「清滷」「混滷」兩種[1],清滷又叫朱兒油,混油又叫勾交滷。
在老北京,打滷麵也稱「炒菜麵」[2],通常為宴會末尾、賓客享用酒菜完畢後才上。一般百姓食用的打滷麵,主料通常為五花肉、木耳、金針、香菇、雞蛋等,稱「單勾滷」或「老味滷」,若加入大蝦甚至海參、鮑魚、瑤柱等高檔海鮮食材則稱「雙勾滷」或「三鮮滷」[3]。勾滷須先吊湯、再勾芡,雞蛋打勻甩在滷上,起鍋前炸熱花椒油趁熱住滷上澆,將滷與麵分開盛給客人,滷多麵少。吃打滷麵時,客人取少量麵條,將滷澆在麵上後食用,忌諱攪拌。麵吃完,碗底須有少量滷且凝而不澥[4]。
生於北京的台灣美食作家唐魯孫認為「打滷講究好湯…既然叫滷,稠乎乎才名實相符,…一碗麵吃完,碗裏的滷仍舊凝而不瀉,這種滷才算夠格…。」他還回憶昔日在北京積石潭附近一家舖子裏曾吃過的打滷麵,評之為:「人家勾出來的滷,除了凝而不濁外,而且腴潤不濡,醇正適口,調羮妙手,堪稱一絕[5][6][7]。」
在臺灣稱作大魯麵、大滷麵,自1949年後隨政府播遷至臺的北方人流傳至台灣。外省大滷麵的口味和酸辣湯類似,麵中少有肉羹,放的是白麵,不淋烏醋[8]。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