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橋粒(英語:desmosome)也稱黏着斑(macula adherens),是一種專門用於相鄰細胞間黏附(細胞黏附)的細胞結構;其屬於一類連接複合體,在質膜側面隨機排列而呈局部點狀黏着。橋粒是細胞間黏附較強的類型之一,存在於承受強烈機械應力的組織中,如心肌組織、膀胱組織、胃腸黏膜、上皮等。橋粒有許多異名,如:胞橋小體、細胞膜吸著部[1]、細胞間橋體[2]、是一種細胞之間連接的結構。
此條目可參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2月21日) |
根據橋粒連接形態,可分為點狀橋粒、帶狀橋粒和半橋粒。[3][4]橋粒是細胞連接的一種。橋粒有助抵抗拉扯力,可見於簡單或多層鱗狀上皮組織,胞間距離可遠至30奈米,另外此結構也存於肌肉細胞幫助連接。
橋粒最明顯的形態特徵是細胞內錨蛋白形成的盤狀緻密斑(橋粒胞質斑),一側與細胞中的中間絲相連,另外一側與跨膜黏附蛋白相連形成紐狀結構,將相鄰細胞鉚接起來。
看起來一點一點的就是點狀橋粒 (注意:要在電子顯微鏡下看)
看起來一條一條的就是帶狀橋粒 (注意:要在電子顯微鏡下看)
半橋粒在形態上和橋粒類似,但功能和化學組成不盡相同。半橋粒是細胞和細胞外基質的連接方式,這有別與橋粒。其細胞膜上的跨膜黏附蛋白為整聯蛋白,與胞外基質的層粘連蛋白相連。通過半橋粒,細胞可以黏着在基膜上。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