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1919年條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聖日耳曼條約》(法語:Traité de Saint-Germain;德語:Vertrag von Saint-Germain),全稱《聖日耳曼昂萊條約》(法語:Traité de Saint-Germain-en-Laye;德語:Staatsvertrag von Saint-Germain-en-Laye),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協約國與奧地利共和國於1919年9月10日在聖日耳曼昂萊簽署的條約。條約的生效,宣佈奧匈帝國正式解體。奧地利承認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南斯拉夫王國的獨立。[1]
根據第177條款,奧地利以及其他同盟國承擔發動戰爭的責任。新成立的奧地利共和國(主要包括原內萊塔尼亞地區的多瑙河及阿爾卑斯山諸省)承認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南斯拉夫王國的獨立。
條約規定奧地利的戰爭賠償主要包括:
條約規定奧匈帝國解散。據此奧地利失去了超過60%的戰前奧匈帝國領土。除了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與南斯拉夫獲得獨立外(所謂的繼承國),奧地利也失去以下領土:
這一系列的領土變動使得很多德語居民在當地成了少數民族。協約國在條約中,成立新的國家(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重建原有的國家(波蘭);或者併入已有的民族國家(羅馬尼亞、意大利),同時各繼承國也獲取了大片德語人口領土。雖然領土的劃分大體秉承了民族自決原則,但想要在民族混雜、犬牙交錯的地區劃出一條明確的國界線顯然是很困難的事情。這導致了很多領土收復主義者聲索了大量德語以及匈牙利語居民地區,卻僅有少數爭議地區真正舉行了全民公投的情況。
條約同時對奧地利的武裝力量進行了嚴厲的限制:
由於奧匈帝國崩潰衍生了數個新國家,所以條約定下數項對多瑙河航海權、鐵路權轉移及其他事項的協定。
聖日耳曼條約與1920年協約國對匈牙利的特里亞農條約,象徵數百年的哈布斯堡皇朝正式離開歷史舞台。
與凡爾賽條約一樣,由於聖日耳曼條約包含了國際聯盟的盟約,所以沒有獲得美國的承認。
奧地利作為奧匈帝國的一個主要繼承國,和匈牙利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奧地利」從來就不是一個民族國家(nation)。奧地利作為一個政治實體(state)的確在700年來一直以這種或者那種方式存在,但奧地利本身直到1945年以前都沒有培養起來自己的民族主義,能把各地區聯繫起來的僅有的因素就只有對哈布斯堡家族的效忠。當地人民比起對奧地利本身的認同而言,更多的是對德意志保持着認同。因此條約第88條款特地規定,禁止奧地利直接或間接地放棄自身的獨立,以防止奧地利在沒有得到國際聯盟的同意之下就和德意志國進行經濟或政治的合併。同樣的,新生的共和國一開始所選擇的名字「德意志奧地利」(德語:Deutschösterreich)也不為國聯所容,而被迫使用「奧地利」一名。這名字在奧地利的德語居民聽來尤為刺耳,尤其是奧地利的德語人口絕大部分都支持泛日耳曼主義。同時奧地利在失去了大部分領土、人口和資源後經濟陷入難關,國內一度難以維持統一。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最後在1938年,奧地利還是選擇了和納粹德國進行合併。
以前古老的奧地利帝國依靠廣大領土作經濟命脈,但條約之簽訂,令奧地利失去大量人口、領土和資源,使奧地利本身和大部分前領土的經濟嚴重受創,尤其是那再沒有帝國支持的首都維也納更是經歷劇烈政治動蕩。而帝國的解體同樣導致中歐地區出現巨大的權力真空,這導致了前帝國領土上雜居民族的仇殺,長遠看更是日後納粹德國得以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乃至蘇聯得以將影響力擴張至整個東歐的重要原因之一。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