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酸酐[註 1](英語:Organic acid anhydride;法語:Anhydride d'acide),是具有兩個酰基鍵合於同一氧原子上的有機化合物。[2]
稱為「酐」的原因因為它是由兩個羧酸脫水而成。若兩側酰基由同種羧酸衍生而來則稱為對稱酸酐,分子式可表達為:(RC(O))2O。對稱酸酐命名取決於相應羧酸命名,即詞綴「酸」改為「酸酐」。[3] 因此(CH3CO)2O稱為:「乙酸酐」(或醋酸酐、醋酐)。混合酸酐(或不對稱酸酐)以兩側酰基分別對應的羧酸命名,如:甲酸乙酸酐。低級酸酐遇水水解,但高級酸酐不溶於水。
酸酐是活性酰基的主要來源,其相關反應與酰鹵之反應類似。當酸酐與含活潑氫的底物反應時,可得到等當量的酰化產物與羧酸副產物:
其中:HY可以是HOR(醇),HNR'2=(氨,伯或仲胺),芳香環
酸酐跟格氏試劑反應與酸跟格氏試劑的反應類似,但反應時酸酐的一部分被浪費掉了,所以一般不用於製備反應。但二元酸的酸酐則不存在浪費的問題,可以與格氏試劑反應製備酮酸。
酸酐的親電性弱於酰鹵,且酸酐每次反應只可傳遞一分子酰基於底物,原子效率相對較低。乙酸酐價格低廉,使其仍作為酰化反應的常用試劑。
酸酐在工業中可通過不同的方法合成。
硫原子可替代酸酐當中的任何氧原子,包括羰基雙鍵氧原子和羰基之間連接的氧原子。當硫原子替代羰基氧原子時,將酰基用括號封閉防止歧義發生, [3] 如:(硫代乙酸)酐(CH3C(S)OC(S)CH3)。當硫原子替代橋接氧原子時,得到的化合物稱為硫代酸酐,[3] 如:乙酰硫醚((CH3C(O))2S)。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