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在1962年—1988年處於奈溫的軍事獨裁統治之下。奈溫及其在緬甸軍方的盟友於1962年3月2日發動政變推翻了吳努總理領導的政府。政變後1天,政變者成立聯邦革命委員會作為該國的執政機構。1962年4月,革命委員會創造「緬甸式社會主義」概念,並宣佈其為緬甸的國家意識形態。革命委員會隨後於1962年7月4日成立了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作為該國的執政黨和唯一合法政黨。1974年,奈溫頒佈新憲法,用綱領黨成員組成的人民議會取代革命委員會,將國名由「緬甸聯邦」改為「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緬甸聯邦 (1962年—1974年) ပြည်ထောင်စု မြန်မာနိုင်ငံတော် Pyidaunzu Myăma Nainngandaw 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74年—1988年) ပြည်ထောင်စု ဆိုရှယ်လစ်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 Pyidaunzu Soshallhaitsammat Myăma Nainngandaw | |||||||||
---|---|---|---|---|---|---|---|---|---|
1962年—1988年 | |||||||||
國歌:《世界不滅》 | |||||||||
首都 | 仰光 | ||||||||
常用語言 | 緬甸語 | ||||||||
宗教 | 佛教(多數) | ||||||||
政府 | 極權主義軍事獨裁下的單一制一黨制社會主義共和國 | ||||||||
總統 | |||||||||
• 1962年—1981年(首任) | 奈溫 | ||||||||
• 1988年(末任) | 貌貌 | ||||||||
總理 | |||||||||
• 1962年—1974年(首任) | 奈溫 | ||||||||
• 1988年(末任) | 吞丁 | ||||||||
立法機構 | 聯邦革命委員會(1962年—1974年) 人民議會(1974年—1988年) | ||||||||
歷史時期 | 冷戰 | ||||||||
• 1962年政變 | 1962年3月2日 | ||||||||
• 頒佈1974年憲法 | 1974年1月3日 | ||||||||
• 1988年政變 | 1988年9月18日 | ||||||||
人類發展指數 | 0.328[1](1980年) 低低 | ||||||||
貨幣 | 緬甸元 | ||||||||
行駛方位 | 靠左行駛(1970年以前) 靠右行駛(1970年以後)[2] | ||||||||
電話區號 | 95 | ||||||||
ISO 3166碼 | MM | ||||||||
| |||||||||
今屬於 | 緬甸 |
奈溫治理緬甸的特點是極權主義、孤立主義、迷信、仇外和對冷戰政治的拒絕。奈溫以獨裁者的身份統治緬甸,同時擔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後改為緬甸總統)和緬甸總理。對主要行業的國有化和對外國投資的拒絕導致經濟增長和生活水平急劇下降。
1988年,被稱為8888起義的大規模抗議活動迫使包括奈溫在內的綱領黨官員集體辭職並實行多黨制。然而,在1988年9月18日,緬甸軍方發動政變推翻了綱領黨,並用武力結束了抗議活動,建立了一個新的軍事政權,即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