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英語: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CHS,簡稱:綜合高級中學、綜合高中、綜高)是臺灣中等教育的學制,結合了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與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之課程,綜合型高級中學會同時開設若干學程,增進學生職業試探機會,協助學生適性發展,同時提供彈性課程,適應學生延遲分化或加廣選修需要。學生在高一學習共同課程,並進行生涯探索及職業試探,從而進行分流,選擇學程;高二、高三則學習共同科目及專精課程,期待學生能適性學習,發掘自己的興趣。然而因為制度設計與實際成果不如學生、家長期待,自2010年起,全台已有許多高中職學校陸續選擇停辦,回歸傳統的普通型高中或技術型高中學制。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教育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9年4月28日) |
綜合高中於85學年度由全國18所高中職參與試辦[1],輔導學生依據能力、興趣、性向,選修彈性多樣的學術課程及職業類課程的高級中等學校。
綜合高中兼具高中與高職雙重特質。學生第一年,以就讀普通科課程為主,並有職業試探之課程,二年級再依據自己的學習成就、能力、興趣選擇高中升學目標(學術學程)或高職升學目標(專門學程),透過課程選修,實現自己的理想。
綜合高中採學年學分制,學生修滿160學分,必修科目不論學術學程或職業學程學生皆須全部及格即可畢業,不及格的科目如為必修,可利用空堂或寒、暑假重修;如為選修,除重修外,亦可放棄該學分,另外選讀其他科目。另為培養專業技術的核心能力,專門學程設核心科目,屬校訂選修科目範圍,規劃26至30學分做為該學程之核心科目,修畢單一學程核心科目,可於畢業證書加註該生所修讀之學程。
學生自分流後,高二課程與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相近,分為社會學程(即升大學就讀文法商等系組的第一類組)和自然學程(即升大學就讀理工醫農等系組的第二、三類組)。升學進路係以大學為主。
學生自分流後,高二課程與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相近,着重專業知識與技能,並分為各類群,各校依自校特色與專業開設。升學進路係以科技大學、技術學院、二年制專科學校或就業為主。
國民中學畢業生參加國中教育會考後,依興趣、性向,透過多元入學管道,選擇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等學制就讀。
在學生人數部分,依據教育部統計數字,綜合高中曾在2008年達到巔峰,有超過10萬名學生就讀,但受少子化衝擊,加上熱度退燒,2016年僅剩5萬名,比起其他學制減少幅度更快。近年來逐漸有許多中等學校停止綜合高中招生,在不影響且兼顧在學學生權益下,停招後兩年裁撤綜合高中學制。
2004年全台共有155所高職設有綜合高中部,2019年只剩下61所[2],2022年綜合高中學制已降至50所學校[3][4]。
綜合高中制度,原本期待就讀學生的升學之路更寬廣,可任選高中與高職升學管道,但因學生需花較多時間進行生涯探索,高二才確定志向,比其他學制時間晚,但和普通高中、技術型高中學生一樣,要面臨相同份量的課程、訓練及檢定考試,升學就業時反而變成弱勢。與技術型高中學生相比,少了一年的培訓與操作,考取證照的難度也更高。與普通高中的學生競爭課業成績,常常遇到準備時間較短,較難考上理想的學校或科系。實施幾年下來,學生及家長看不見成效,不再是熱門選項,選擇就讀綜合高中的學生人數生也逐漸下降,學校間也開始出現廢止綜合高中推行的聲音[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