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科學公園站(英語:Science Park station)是波士頓麻省灣交通局輕軌綠線架空車站,車站標誌牌標誌為Science Park/West End。科學公園站位於波士頓舊查爾斯河大壩英語Charles River Dam Bridge末端的萊弗里特迴旋處英語Leverett Circle正中央,是納什厄街與斯托羅行車線英語Storrow Drive交匯處。波士頓北站萊希米爾站之間由萊希米爾架空英語Lechmere Viaduct連接,科學公園站位於這兩站之間。截至2015年 (2015-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只有輕軌綠線E支線列車途徑科學公園站。車站附近步行可到波士頓科技館,周圍地段被稱作科學公園。

快速預覽 科學公園/西端站Science Park / West End, 位置 ...
科學公園/西端站
Science Park / West End
科學公園站照片(2017年6月)
科學公園站照片(2017年6月)
位置 美國
麻省波士頓
萊弗里特迴旋處
地理座標42°22′00″N 71°04′03.5″W
擁有者麻省灣交通局
途經路線  綠線 
車站構造
無障礙車站
月台側式月台
歷史
啟用日期1955年8月20日
重建日期2011年4月30日-11月4日
營運資訊
乘客數量
(2013)
1,042 (工作日日均客流量)[1]
服務
上一站 麻省灣交通局 下一站
波士頓北站 綠線 萊希米爾
起訖站
2021年開通
上一站 麻省灣交通局 下一站
波士頓北站 綠線 萊希米爾
學院大道
波士頓北站 綠線 萊希米爾
聯合廣場
位置
地圖
關閉

歷史

Thumb
1955年8月車站剛啟用時的照片
Thumb
翻新前的科學公園站

萊希米爾架空與1912年6月建成並通車。架空將薩默維爾、劍橋、查爾斯頓與波士頓連接在一起,有軌電車可以方便前往波士頓市區。1930年7月,擁有封閉轉乘區域的萊希米爾站竣工,1955年8月20日科學公園站竣工並開放運行。[2]車站以附近於1951年新建成的波士頓科技館命名。

2009年1月21日,車站名改為科學公園/西端站,[3]但是公共交通地圖上依舊使用原先簡短的名字。[4]

2011年4月30日,科學公園站和萊希米爾站暫時關閉進行翻新。[2]在翻新工程中對架空月台進行重建,並為車站新增升降機。

由於施工期間車站關閉,工程不受乘客影響,比預計時間早6個月完成。[5]為方便乘客出行,交通局開通臨時擺渡車往返於這兩站和波士頓北站。2011年11月5日,科學公園站翻新工程結束,車站重新開放。[2]

截至2015年 (2015-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只有綠線E支線列車經停科學公園站。2021年綠線延長線英語Green Line Extension工程完工後,綠線D支線延長至大學大道站英語College Avenue (MBTA station)並經停此站。與此同時,綠線E支線延伸至聯合廣場站英語Union Square (MBTA Green Line "E" Branch station)。除此以外,B支線C支線或D支線可能會暫時延長至萊希米爾站,以補償工程延誤所帶來的空氣質素問題。[6]

Remove ads

車站結構

波士頓地鐵系統只有幾個車站是架高車站,科學公園站就是其中之一。除了科學公園站,波士頓地鐵藍線比奇蒙特站橙綫莫爾登中心站紅線沃拉斯頓站英語Wollaston (MBTA station)查爾斯/麻省總醫院站菲爾茲角站英語Fields Corner (MBTA station)也為架高車站。波士頓曾經由很多架高鐵路綫,但由於種種原因偏好地鐵和地面路綫,波士頓的這些架高路綫不是被拆除就是被改造成了地鐵。由於車站附近交通十分繁忙,科學公園站沒有任何巴士轉乘。

1F
側式月台,右側開門
南行 波士頓輕軌綠線希思街 波士頓北站
北行 波士頓輕軌綠線萊希米爾 (終點站)
側式月台,右側開門
G 地面 出入口、檢票區

參考資料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