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基拉島
希腊伊奥尼亚群岛中的岛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希腊伊奥尼亚群岛中的岛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基拉島[2](希臘語:Κέρκυρα,羅馬化:Kérkyra,古希臘語:Κέρκυρα/Κόρκυρα),又按英語名譯為科孚島(英語:Corfu),是伊奧尼亞海里伊奧尼亞群島中的島嶼,該島在行政上屬於希臘伊奧尼亞群島大區克基拉專區。島嶼面積為580平方公里,是伊奧尼亞群島中第2大的島嶼,隔科孚海峽與阿爾巴尼亞相望。此島是伊奧尼亞大學的所在地。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丈夫菲臘親王在此島出生。
最早提到克基拉島的希臘詞是用線性文字B書寫的「Ko-ro-ku-ra-i-jo」,意思是來自克基拉島的人。這座島在古代被命名為「鐮刀」(希臘語:Drepane),因為人們認為克洛諾斯閹割烏拉諾斯的鐮刀就藏在這座島上面。也有人認為,這把「鐮刀」屬於德墨忒爾,另外克基拉島的形狀本身就比較像鐮刀。
公元前730年左右,科林斯控制了克基拉島,不過島上住民與殖民者的關係非常糟糕,甚至處於完全敵對的狀態。公元前665年,科林斯終於再次征服了克基拉,並試圖引入更多的殖民,不過很快克基拉島再次恢復了獨立。公元前435年,為了對抗科林斯,克基拉島選擇與雅典結盟。這個聯盟是伯羅奔尼撒戰爭的主要起因之一。雅典遠征西西里的時期,克基拉島主要作為補給基地。公元前410年,克基拉島退出了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375年,再次加入雅典主導的同盟,之後在斯巴達的圍攻中倖存下來。
公元前303年,克基拉島被斯巴達短暫佔領,之後又被敘拉古佔領。敘拉古的君主將該島作為嫁妝送給了伊庇魯斯國王。之後一直留在伊庇魯斯同盟之內,直到公元前255年。公元前229年,克基拉島被伊利里亞人佔領,隨後併入羅馬共和國,成為海軍基地。公元前148年,克基拉島隸屬於羅馬的馬其頓行省。公元前31年,屋大維控制此地以對抗安東尼。
古典時代晚期,克基拉島屬於伊利里亞大區的伊庇魯斯省。551年,該島被東哥特人襲擊並摧毀了城池。居民們往北方遷居到了現在舊城堡所在的位置,因為這裏有岩石山丘提供天然的保護。希臘語的Korphoi(山峰)成為了現在的Corfu名字的由來。
在拜占庭時期,克基拉島和其他伊奧尼亞群島構成了凱法利尼亞軍區,作為拜占庭帝國抵禦西方威脅的海軍堡壘,同時也是東西方旅行的重要中轉站。除了933年在大主教阿塞尼奧斯領導下擋住撒拉遜人的一波襲擊之外,大部分時間該島都享受着相對的和平和安全。
11世紀,伴隨着諾曼人征服意大利南部,克基拉島隨即成為他們的下一個目標。1081年,諾曼人佔領克基拉島,三年後拜占庭在獲得威尼斯共和國的援助下才趕走了諾曼人。之後的1147年和1185年,諾曼人又進行了兩次入侵和佔領,但都很快被拜占庭收復。
拜占庭帝國衰弱之後失去了對該島的控制,一度被熱那亞人佔領,隨即又被威尼斯人驅逐。1267年,克基拉島作為嫁妝被送到西西里的安茹王朝控制之下,但各種入侵仍然接踵而來。直到1368年,威尼斯共和國控制此地,並在1401年獲得正式主權。
克基拉島在中世紀後期主要是作為西方國家對抗奧斯曼帝國的前線堡壘而存在的,島上的防禦工事經過威尼斯人的強化,擊退了數次奧斯曼帝國的圍攻。其中著名的圍攻從1431年開始,隨後是1537年、1571年、1573年和1716年。其中以1537年的戰事最為著名,奧斯曼帝國動用了25000人登陸該島,並且劫持了20000人作為奴隸,經過12天的反覆衝擊,仍然無法拿下島上的城堡。由於後勤和流行病的原因,奧斯曼軍隊在島上的軍隊幾乎消耗殆盡。之後數次攻擊過程都跟這次類似,即便奧斯曼人可以肆意破壞鄉村地區甚至已經攻克外圍的堡壘,但就是無法攻下最核心的城市堡壘。克基拉島在奧斯曼帝國的無數次衝擊中屹立不倒,被視為西方文明的勝利而在歐洲地區得到了廣泛的慶祝。
1797年,坎波福爾米奧條約宣告威尼斯共和國滅亡,克基拉島被法國控制,不過只維持了兩年就被俄羅斯-奧斯曼聯合艦隊趕走。1807年,提爾西特條約簽署,克基拉島再次被法國控制,但兩年後,英國皇家海軍包圍並佔領了全部伊奧尼亞群島。
拿破崙失敗後,根據1815年巴黎條約,伊奧尼亞群島成為英國的保護領土,即伊奧尼亞群島合眾國。英國統治時期對克基拉島帶來不少的變化,包括投資新建道路,改善供水系統以及把伊奧尼亞學院提升為大學。此時,希臘語逐步成為島上的官方語言。
1864年,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即位(本人來自丹麥),伊奧尼亞群島作為英國慶祝國王即位的禮物送給了希臘。根據3月29日英國、希臘、法國和俄羅斯四國簽署的《倫敦條約》,伊奧尼亞群島正式歸屬希臘。
在一戰中,塞爾維亞軍隊兵敗撤退到了克基拉島,很多士兵都因為疲憊、疾病和食物的原因死在了島上。塞爾維亞人在維多樹立了一座感謝紀念碑。
1923年,意大利和希臘發生外交爭端,意大利軍隊一度佔領了克基拉島,最後由國際聯盟出面解決,並讓意大利軍撤退。
1941年,希臘-意大利戰爭爆發,4月,克基拉島被佔領。11月,克基拉島上爆發學生反對意大利佔領的抗議活動。根據墨索里尼的指示,意大利將克基拉島跟整個伊奧尼亞群島作為獨立於希臘的實體進行管制。1943年9月法西斯意大利政權垮台,隨後納粹德國開始控制該島。9月14日,納粹的轟炸摧毀了城市的大部分建築,包括教堂、住宅和街區。1944年6月,蓋世太保逮捕了島上的猶太人,並將他們送往奧斯維辛集中營。其中大約有200名猶太人在當地人的幫助下倖存下來。
克基拉島在戰後進行了重建,1956年,卡波蒂斯特利亞當選市長,也是希臘第一位女性市長。1950年農村引入電力系統。1960年島上引入電視,1995年引入了互聯網。
克基拉島位於凱法拉尼亞斷層附近,是地震多發的地區(凱法利尼亞島則是其中心)。儘管如此,島上的城市和郊野仍保留着許多十六世紀時期興建的傳統建築。
克基拉島的海岸線全長217公里(135英里),其東北部的海岸線與阿爾巴尼亞的薩蘭達相望,由眾多3-23公里(2-15英里)不等的海峽所分開﹔而島東南部的海岸則與希臘北部的塞斯普羅蒂亞州相望。
科孚島(Corfu)這一名稱是意大利語,轉譯自拜占庭希臘語Κορυφώ(Koryphō),意即「眾山峰的城市」,派生自希臘語Κορυφαί(Koryphai)(眾山峰,單數為κορῠφή)指舊城堡的兩座峰。島的北部較為多山,中部地形起伏,南部則是低窪地帶。
克基拉島全島約長64公里(40英里),面積約588平方公里(227平方英里),最大寬度為32公里(20英里)。 其最高點海拔906米(2,972 呎)。她的外形像一把鐮刀,島上的城市和港口集中在「鐮刀」(drepanē, δρεπάνι)的內側,與阿爾巴尼亞的海岸相對。
克基拉島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C(°F) | 14 (57) |
14 (57) |
16 (61) |
19 (66) |
23 (73) |
28 (82) |
31 (88) |
31 (88) |
28 (82) |
23 (73) |
18 (64) |
15 (59) |
22 (71) |
平均低溫 °C(°F) | 5 (41) |
6 (43) |
7 (45) |
9 (48) |
13 (55) |
16 (61) |
18 (64) |
18 (64) |
16 (61) |
13 (55) |
9 (48) |
7 (45) |
11 (53)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132.1 (5.20) |
137.2 (5.40) |
99.1 (3.90) |
61 (2.4) |
35.6 (1.40) |
15.2 (0.60) |
7.6 (0.30) |
17.8 (0.70) |
76.2 (3.00) |
147.3 (5.80) |
180.3 (7.10) |
180.3 (7.10) |
1,089.7 (42.9) |
數據來源:[1] |
英國拍攝的電視劇《德雷爾一家》,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女主人帶着四個孩子以及一筆遺產,遷居至科孚生活而展開的一系列故事。劇情內容及取景地均在科孚,即克基拉島。[3][4]
克基拉島具有風景優美的海灘,訪客可以搭乘公共交通或租車出行。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