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羅馬皇帝,中世紀時正式稱呼為羅馬人的皇帝(拉丁語:Imperator Romanorum,德語:Kaiser der Römer),近世以來也被稱為德意志-羅馬皇帝(拉丁語:Imperator Germanorum,德語:Römisch-deutscher Kaiser)[1],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和國家元首。在中世紀和近世時期,該帝國被天主教會認為是羅馬帝國的唯一合法繼承者。[2]
理論上,皇帝被認為是「同儕之首」(primus inter pares),相較歐洲其他天主教國家的君主更有威望。[3]實際上,皇帝的實力取決於軍隊和盟友,政治聯姻亦是其中一個因素。自16世紀起,宗教改革使得帝國的「神聖性」受到質疑,維持帝國的地位變得越來越困難。
加洛林王朝時期(800-924年)皇帝是世襲的,到了13世紀則演變為選舉君主制,由選帝侯選出。歐洲許多王室都曾世襲過皇位,尤其是鄂圖王朝(962-1024年)和薩利安王朝(1027-1125年)。自1440年至1740年,皇位由哈布斯堡王朝世襲。 1804年拿破崙宣佈自己為法蘭西皇帝,西歐由此產生了第二個皇帝。法蘭茲二世對此做出回應,除了已經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外,還宣佈自己為奧地利皇帝,以此試圖維持法國和奧地利之間的平等,同時也說明了神聖羅馬皇帝的頭銜比他們都高。1805年12月奧地利在災難性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戰敗,第三次反法同盟以失敗告終。1806年8月法蘭茲二世迫於壓力遜位,改稱奧地利皇帝法蘭茲一世,神聖羅馬帝國就此終結。
皇帝被視為天主教的捍衛者。即使在宗教改革後,當選皇帝(Imperator electus)也仍是天主教徒。在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前,當選皇帝必須由教宗加冕。查理五世是最後一位由教宗加冕的皇帝,於1530年加冕。但皇帝經常與教宗發生衝突,尤其是在敘任權鬥爭時期。
雖然賽奧法諾和瑪麗亞·特蕾西婭等女性發揮了強大的影響力,但是神聖羅馬帝國從未有過女皇帝,掌握實權的女性只能先讓自己的丈夫成為神羅皇帝,然後用「帝國皇后」的名義代為執政。
頭銜
自剛定大帝(306-337年在位)起,羅馬皇帝開始推行基督教,教會也開始擁戴皇帝。皇帝肩負着執行教義,根除異端,維護教會統一的責任。[4]除此之外,皇帝還負責召集大公會議以解決基督教事宜。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東羅馬帝國繼續召集大公會議。[5]
在尼波斯於480年去世後,「西皇帝」(英語:Emperor in the West)這一頭銜就消失了,但蠻族國王仍然承認「東皇帝」的權威。6世紀時查士丁尼一世重新征服意大利,確立了東羅馬帝國在該地的權威。但教宗仍試圖控制君士坦丁堡教會,雙方仍有摩擦。直到8世紀末,教宗仍然承認羅馬皇帝對君士坦丁堡的統治,但此時東羅馬的軍事實力正日趨衰落,教宗只好向法蘭克人尋求庇護。800年,由於受到貴族排擠,教宗良三世向查理曼求助,查理曼出兵保護。由於東皇帝剛定六世已於797年被其母伊琳娜廢黜並取代,[6]良三世藉機宣佈女性不能稱帝,皇位空缺,並加冕查理曼為羅馬皇帝(拉丁語:Imperator Romanorum)。[6]在硬幣上,他的稱號是「奧古斯都皇帝,查理」[註 1]。在公文中,他的稱號是「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奧古斯都皇帝」[註 2]和「蒙上帝加冕,最尊貴的奧古斯都,偉大而和平的皇帝,羅馬帝國的統治者」[註 3]。其後,東羅馬皇帝仍自稱羅馬皇帝,但承認查理曼及其繼承者為「法蘭克皇帝」和「德意志皇帝」。[7]
隨着教宗權力的增長,教宗和皇帝在教會管理方面發生衝突。最著名也最激烈的衝突是11世紀亨利四世和教宗額我略七世之間的敘任權鬥爭。
自962年鄂圖一世加冕起,皇帝由東法蘭克國王壟斷,以東法蘭克王國為主體的神聖羅馬帝國誕生。「神聖」(拉丁語:sacrum)一詞最早於腓特烈一世時期用於帝國稱號。[8]。而「羅馬」一詞則反映了「皇權傳遞」原則。根據該原則,神聖羅馬皇帝是西羅馬皇帝的繼承者。
在德語歷史學中,為了和德意志皇帝與羅馬皇帝相區別,神聖羅馬皇帝也被稱為「羅馬-德意志皇帝」(德語:Römisch-deutscher Kaiser)。[1]
繼承
東法蘭克王國的選舉君主制可以追溯到10世紀初。在最後一位加洛林王朝統治者童子路易死後,康拉德一世於911年當選。選舉意味着東法蘭克國王不完全是世襲的,這與法蘭西王國不同。但一般來說,除非沒有合適的男性繼承者,否則王位仍會被單一家族掌握。
選帝侯制度於何時建立不得而知。1356年金璽詔書正式賦予選帝侯以選舉權。七名選帝侯分別為美茵茲總主教,特里爾總主教,科隆總主教,波希米亞國王,萊茵-普法爾茨伯爵,薩克森公爵,和勃蘭登堡藩侯。1621年,普法茲選侯之權利被交於巴伐利亞公爵,巴伐利亞公爵隨即成為巴伐利亞選帝侯。三十年戰爭結束後的1648年,普法茲選侯恢復地位,選帝侯人數升至8名。1692年,漢諾威選侯成為第九名選帝侯。
1440年至1742年,皇位由哈布斯堡王朝壟斷。1765年起,皇位由哈布斯堡王朝的後繼者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繼續把持至帝國解體。
皇帝列表
以下列表包括從查理曼到神聖羅馬帝國解體(800-1806年)期間加冕的所有45位皇帝。
部分國王雖自封為帝,但未獲承認。包括10世紀的康拉德一世和亨利一世,以及13世紀晚期大空位期間的康拉德四世,魯道夫一世,阿道夫一世和阿爾布雷希特一世。
傳統德國歷史學家認為加洛林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是連續的,並不存在滅亡和取代的關係;但現代歷史學則習慣將962年鄂圖一世的加冕視作神聖羅馬帝國的起點,即現代德國的雛形,而之前的加洛林帝國屬於德國和法國的共同祖先。
下列統治者於公元880-915年間加冕為帝。924年至962年皇位空缺。
肖像 | 皇帝紋章 | 姓名 生卒 |
成為國王 | 成為皇帝 | 統治結束 | 家族關係 | 其他頭銜 |
---|---|---|---|---|---|---|---|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 1459–1519 |
1486年2月16日 | 1508年2月4日 | 1519年1月12日 | 腓特烈三世之子 | |||
查理五世 1500–1558 |
1519年6月28日 | 1519年6月28日 | 1556年8月27日 |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孫 | |||
斐迪南一世 1503–1564 |
1531年1月5日 | 1556年8月27日 | 1564年7月25日 | 查理五世之弟 | |||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 1527–1576 |
1562年11月22日 | 1564年7月25日 | 1576年10月12日 | 斐迪南一世之子 | |||
魯道夫二世 1552–1612 |
1575年10月27日 | 1576年10月12日 | 1612年1月20日 |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之子 | |||
馬蒂亞斯 1557–1619 |
1612年6月13日 | 1612年6月13日 | 1619年3月20日 | 魯道夫二世之弟 | |||
斐迪南二世 1578–1637 |
1619年8月28日 | 1619年8月28日 | 1637年2月15日 | 馬蒂亞斯之堂弟 | |||
斐迪南三世 1608–1657 |
1636年12月22日 | 1637年2月15日 | 1657年4月2日 | 斐迪南二世之子 | |||
利奧波德一世 1640–1705 |
1658年7月18日 | 1658年7月18日 | 1705年5月5日 | 斐迪南三世之子 | |||
約瑟夫一世 1678–1711 |
1690年1月23日 | 1705年5月5日 | 1711年4月17日 | 利奧波德一世之子 | |||
查理六世 1685–1740 |
1711年10月12日 | 1711年10月12日 | 1740年10月20日 | 約瑟夫一世之弟 |
加冕
加冕儀式通常在羅馬舉行,由教宗主持。沒有接受加冕的國王即使自行稱帝也不會得到承認。1508年,教宗儒略二世准許腓特烈三世不經加冕自行稱帝,但其頭銜必須為「羅馬人的當選皇帝」(拉丁語:Electus Romanorum Imperator)。[11]其後除查理五世外,再未有皇帝接受加冕。
皇帝 | 加冕日 | 主持教宗 | 地點 |
---|---|---|---|
查理一世 | 800年12月25日 | 良三世 | 意大利羅馬 |
路易一世 | 816年10月5日 | 德範四世 | 法國蘭斯 |
洛泰爾一世 | 823年4月5日 | 賈利一世 | 意大利羅馬 |
路易二世 | 844年6月15日 | 良四世 | 意大利羅馬 |
查理二世 | 875年12月29日 | 若望八世 | 意大利羅馬 |
查理三世 | 881年2月12日 | 若望八世 | 意大利羅馬 |
圭多三世 | 891年2月21日 | 德範五世 | 意大利羅馬 |
蘭貝托二世 | 892年4月30日 | 福慕 | 意大利拉文納 |
阿努爾夫 | 896年2月22日 | 福慕 | 意大利羅馬 |
路易三世 | 901年2月15日或22日 | 本篤四世 | 意大利羅馬 |
貝倫加爾 | 915年12月 | 若望十世 | 意大利羅馬 |
鄂圖一世 | 962年2月2日 | 若望十二世 | 意大利羅馬 |
鄂圖二世 | 967年12月25日 | 若望十三世 | 意大利羅馬 |
鄂圖三世 | 996年5月21日 | 額我略五世 | 意大利蒙扎 |
亨利二世 | 1014年2月14日 | 本篤八世 | 意大利羅馬 |
康拉德二世 | 1027年3月26日 | 若望十九世 | 意大利羅馬 |
亨利三世 | 1046年12月25日 | 克勉二世 | 意大利羅馬 |
亨利四世 | 1084年3月31日 | 克勉三世(對立教宗) | 意大利羅馬 |
亨利五世 | 1111年4月13日 | 賈利二世 | 意大利羅馬 |
洛泰爾三世 | 1133年6月4日 | 諾森二世 | 意大利羅馬 |
腓特烈一世 | 1155年6月18日 | 亞德四世 | 意大利羅馬 |
亨利六世 | 1191年4月14日 | 雷定三世 | 意大利羅馬 |
鄂圖四世 | 1209年10月4日 | 諾森三世 | 意大利羅馬 |
腓特烈二世 | 1220年11月22日 | 何諾三世 | 意大利羅馬 |
亨利七世 | 1312年6月29日 | 吉伯林派樞機 | 意大利羅馬 |
路易四世 | 1328年1月17日 | 夏拉·科朗奴(貴族,非教宗) | 意大利羅馬 |
查理四世 | 1355年4月5日 | 諾森六世之樞機 | 意大利羅馬 |
西吉斯蒙德 | 1433年5月31日 | 恩仁四世 | 意大利羅馬 |
腓特烈三世 | 1452年3月19日 | 尼各老五世 | 意大利羅馬 |
查理五世 | 1530年2月24日 | 克勉七世 | 意大利博洛尼亞 |
參見
註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