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隸審判廳舊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保定市老城西北角,原本是直隸高等審判廳的辦公場所,建成於1910年,是中國現存唯一清末地方審判機構建築。這座建築曾作為直隸高等審判分廳、河北省高等法院、河北省人民法院駐地。河北省省會遷往石家莊後,此處先後由保定市北市區政府、保定市經管幹部學校、河北大學使用。2014年,直隸審判廳舊址移交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直隸審判廳舊址是由四座二層樓房圍成的回字形建築,青磚砌成,門窗皆為拱形。2013年,直隸審判廳舊址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直隸審判廳舊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河北省保定市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清至民國 |
編號 | 7-1635-5-028 |
認定時間 | 2013年3月 |
歷史
保定直隸審判廳舊址位於保定老城西北角法院東街、法院西街之間。清朝時,這裏是一片面積超過三萬平方米的空地,空地北側建有演武廳,演武廳前設箭道,據傳是武舉的考場,兼供駐軍操練使用。演武廳後建有關帝廟。[1][2]清朝末年,朝廷推行司法改革。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朝廷頒佈《大理院審判編制法》,規定在地方設審判廳作為審判機構。其後,直隸總督袁世凱首先在天津試辦審判廳,在天津府設直隸高等審判分廳,在天津縣設天津地方審判廳。[3][4][5][6]宣統元年(1909年),清廷頒佈《法院編制法》,規定法院分為初等、地方、高等三級審判廳。[1]1910年,位於保定的直隸高等審判廳正式投入使用。[7]建築的始建年份則有1907年[8]、1908年[2]、1910年[7]等說法。當時直隸高等審判廳與直隸高等檢察廳相鄰,建築格局相同,審判廳在北,檢察廳在南。[9][10][註 1]
1913年2月,直隸省省會遷往天津。[12]3月,保定的直隸高等審判廳遷往天津[註 2]。原在天津的直隸高等審判分廳隨後遷到這裏。[4]1935年,保定成為河北省省會[13],河北省高等法院遷至此處。[7]日本攻佔保定後,此樓被日軍白瀧部隊佔用[註 3]。日本戰敗後,河北省高等法院恢復在此辦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裏成為河北省人民法院所在地,曾審理劉青山張子善案。文化大革命中,河北省省會遷往石家莊,直隸審判廳舊址改為保定市北市區政府辦公樓。[11]1990年代初,保定市北市區政府遷往新址。1995年,保定市經管幹部學校遷入此地。後來,保定市經管幹部學校併入河北大學,直隸審判廳舊址歸河北大學所有。[7]
2011年10月至2012年中,直隸審判廳經歷了一次修繕。這次施工,主要修復了坍塌的屋頂和走廊上腐壞的木構件。[20]2014年1月8日,直隸審判廳移交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管理。隨後,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成立了領導小組,主管直隸審判廳修繕工程和博物館籌建。[21]2016年3月18日,直隸審判廳修繕保護工程開工。據報道,此次修繕旨在修舊如舊,主體工程計劃在2017年8月完工;修繕後在此開辦以司法、法制史為主題的博物館。當時擬定的計劃是在院內設展板,樓內設蠟像廳、文物廳、展板廳、刑罰刑具廳等。[22]
1984年6月,直隸審判廳入選第一批保定市文物保護單位。[9][註 4]2008年10月,直隸審判廳入選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直隸審判廳舊址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
建築
直隸審判廳舊址是中國現存唯一清末地方審判機構建築[8][25],佔地面積約為4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770平方米。[9]直隸審判廳坐北朝南[20],沿中軸線對稱佈局,由南樓、北樓、東配樓、西配樓相連圍成一個回字形的天井。四座樓均為兩層,除北樓僅前面出廊,南樓、東西配樓均為前後出廊。四座樓相連處設有通道連通院內外,還設有樓梯。四座樓為青磚砌成,門、窗均為拱形。[7][22][25]
備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