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直拇指龍類(Ankylopollexia)是禽龍類的一個演化支,生存於侏羅紀晚期到白堊紀晚期的各大陸。這個演化支包含:彎龍、禽龍、豪勇龍、鴨嘴龍科。直拇指龍類是群大型植食性恐龍,某些物種可生長至15公尺,接近某些大型獸腳類恐龍,例如山東龍。
直拇指龍類 | |
---|---|
禽龍的手部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鳥臀目 Ornithischia |
亞目: | †鳥腳亞目 Ornithopoda |
演化支: | †禽龍類 Iguanodontia |
演化支: | †橡樹龍形態類 Dryomorpha |
演化支: | †直拇指龍類 Ankylopollexia Sereno,1986 |
演化支 | |
|
在1986年,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建立直拇指龍演化支,以包含彎龍科、硬棘龍類。名稱意為「堅挺的拇指」,意指圓錐狀的拇指指爪,保羅·塞里諾認為這代表這演化支的共有衍徵[1]。
直拇指龍類的體型變化較大。最大的直拇指龍類是鴨嘴龍科的山東龍屬,約14.7至6.6公尺長,16噸重。[2][3]山東龍同時也是該演化支的衍化物種。而曼特爾龍則約有0.75噸重。[4]彎龍屬的模式種原本被認為有約6至7.9公尺長,785至874千克重。[5]而Paul Sereno主張事實上彎龍不到5公尺長,不超過半噸重。[6]
在1998年,保羅·塞里諾首次提出直拇指龍類的定義,範圍是:彎龍、副櫛龍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塞里諾在2005年小幅修正定義,範圍是:彎龍(Camptosaurus dispar)、沃克氏副櫛龍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許多應該在這範圍的物種,並沒有被列入大範圍種系發生學研究,或是化石過於破碎而無法做出準確分類,包含:比霍爾龍、德拉帕倫特龍、道羅齒龍、龍爪龍、高刺龍、沉龍、Osmakasaurus、歐文齒龍、扁臀龍、原扁臀龍[7]、鞍臀龍[7]。
以下演化樹來自於Andrew McDonald等人在2010到2011年的研究[8][9]:
禽龍類 |
| ||||||||||||||||||||||||||||||||||||||||||||||||||||||||||||||||||||||||
以下演化樹則是來自於Andrew McDonald在2012年的研究[10]
禽龍類 |
| ||||||||||||||||||||||||||||||||||||||||||||||||||||||||||||||||||||||||
大部分直拇指龍類屬於雙足動物,但也有例外如曼特爾龍。由於有着較短的前肢和身體所以曼特爾龍行動的時候是以雙足步行,但在站着或者緩慢步行時用前肢支撐身體。[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