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英文縮寫:UNESCO世界遺產指的是1972年制定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所述的重要的文化自然遺產項目。[1]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於1988年10月12日批准了該公約。[2]蘇聯解體後,作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獨立後的白俄羅斯共和國繼承了蘇聯對該公約的權利和義務,使該國的自然和歷史遺蹟有資格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截至2019年,白俄羅斯共有四處歷史和自然遺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另有五處被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單》。[3][4]

白俄羅斯世界遺產分佈地點
白俄羅斯境內的世界自然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斯特魯維測地弧在白俄羅斯境內的入選遺址
白俄羅斯境內的其他世界文化遺產

1992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首府聖菲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白俄羅斯申報的項目首次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那次會議上,白俄羅斯的「別洛韋日森林白俄羅斯語Белавежская пушча (нацыянальны парк)」作為1979年登錄的波蘭世界自然遺產「比亞沃維耶扎森林」的擴展項目申報成功,成為一個新的跨國世界遺產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也是至今為止白俄羅斯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5]此後,在2000年和2005年,白俄羅斯都成功申報世界遺產,它們都是世界文化遺產。除了「比亞沃維耶扎森林」之外,2005年登錄的世界文化遺產「斯特魯維測地弧」是白俄羅斯的第二個跨國世界遺產項目,由白俄羅斯與其他九個歐洲國家挪威瑞典芬蘭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多瓦烏克蘭)共同申報成功。[3]

faviconfaviconfavicon
5 sources

列表

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項目均按照十項評定標準登錄,每一處登錄的世界遺產必須符合十項標準中的至少一項,其中符合第一(i)至六(vi)項的為世界文化遺產,第七(vii)至十(x)項為世界自然遺產,同時符合文化和自然遺產標準的為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又稱「複合遺產」)。[6]以下所展示的白俄羅斯的各項世界遺產按照其登錄年份及其在《世界遺產名錄》中的編號順序排列。

  * 跨國世界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自然遺產

更多資訊 名稱, 圖像 ...
名稱 圖像 位置 年份 UNESCO數據 簡介
比亞沃維耶扎森林*
布列斯特州
格羅德諾州
52°43′39″N 23°58′52″E
(白俄羅斯部分)
1992年
(擴展)、
2014年
(擴展)
33ter;ix、x 比亞沃維耶扎森林(白俄羅斯稱「別洛韋日森林」)位於白俄羅斯與波蘭邊界地區,保存着多種多樣的受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包括廣袤的原始森林,這是中歐混合林陸地生態區的典範,以及一系列相關的非森林棲息地,包括濕草甸英語Wet meadow河谷和其他濕地。該地區是最大的歐洲野牛野外放歸種群所在地。這片森林的波蘭部分(比亞沃維耶扎國家公園)於1979年成為世界自然遺產,而白俄羅斯部分(別洛韋日森林國家公園白俄羅斯語Белавежская пушча (нацыянальны парк))於1992年作為擴展項目加入,此項目名稱變為「別洛韋日森林/比亞沃維耶扎」。2014年此項目再次擴展變動,波蘭部分增加了近45,000公頃,白俄羅斯部分則減少了5,000公頃左右,總計141,885公頃,緩衝區面積為166,708公頃,項目名稱更改為「比亞沃維耶扎森林」。[7][8]
米爾城堡群
格羅德諾州
米爾
53°27′3.9″N 26°28′21.8″E
2000年 625;ii、iv 米爾城堡是歐洲中部城堡的一個特例,在其設計和佈局中反映了連續不斷的文化影響(哥德式巴洛克式文藝復興式),它們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為這一地區創造了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群。米爾城堡所在的地區有着悠久的政治和文化對抗和融合的歷史,這一點在各種風格建築結合的形式和外觀上都有生動的體現。米爾城堡曾被遺棄了近一個世紀,後又在拿破崙時代受到嚴重破壞,最終於19世紀末得到修復。城堡及其周邊地區建成了一座公園,在修復過程中加入了許多其他要素,美化了周邊景觀。[注 1][9]
斯特魯維測地弧*
布列斯特州
格羅德諾州
(白俄羅斯部分)
2005年 1187;ii、iv、vi 斯特魯維測地弧是一系列三角測量點,北起挪威哈默弗斯特,南至黑海,綿延2,820公里。這些測量點是由波羅的海德意志人出身的俄國天文學家弗里德里希·格奧爾格·威廉·馮·斯特魯維在一次調查中設立的,他首先對一條很長的子午線進行了精確測量,同時還測量了地球的大小和形狀。最初共有265個站點,而登錄《世界遺產名錄》的站點有34個,分佈於今天的十個國家(由北至南分別為:挪威、瑞典芬蘭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烏克蘭)境內,其中白俄羅斯境內有五個站點入選。[注 2][10]
涅斯維日的拉齊維烏家族建築、
住宅及文化綜合體
明斯克州
涅斯維日
53°13′22.008″N 26°41′29.004″E
2005年 1196;ii、iv、vi 涅斯維日的拉齊維烏家族建築、住宅及文化綜合體(即涅斯維日城堡)是在綜合西方傳統的基礎上引入新概念的搖籃,從而在中歐創立了一座新的建築學堂。這座城堡建築群由拉濟維烏家族從16世紀開始建造,於1939年竣工。拉濟維烏家族誕生了許多歐洲歷史和文化領域的重要人物,由於他們的努力,涅斯維日鎮在科學、藝術、工藝和建築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整座建築群包括城堡住所、基督聖體教堂及相應的環境景觀。城堡有十座相互連接的建築,圍繞着一個六面庭院發展成為一個建築整體。宮殿和教堂成為標誌着整個中歐和俄羅斯建築發展水平的重要原型。[注 3][11]
關閉
favicon
6 sources

附:預備名單

除登錄《世界遺產名錄》的項目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各成員國可保留一份《世界遺產預備名單》以供其考慮今後的項目申報。任何項目在申報世界遺產之前,必須是已經被列入《預備名單》的項目。[12]截至2019年 (2019-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白俄羅斯共有五處文化遺蹟被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單》,均為2004年申報。[13]以下所展示是被列入《預備名單》的俄羅斯各項文化遺產,按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預備名單》中的編號順序排列。

  * 跨國預備申報項目

:文化遺產(預備)

更多資訊 名稱, 圖像 ...
名稱 圖像 位置 年份 UNESCO數據 概況
奧古斯圖夫運河*
Thumb
格羅德諾州
(白俄羅斯部分)
2004年 1892;i、ii 奧古斯圖夫運河白俄羅斯語Аўгустоўскі канал地區入選《世界遺產預備名單》的部分包括運河運營所需的建築物、水利工程構築物以及周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船閘拖船道英語Towpath以及道路橋樑)。這條運河全長101.2公里,流經白俄羅斯和波蘭兩國,最初於2004年由白俄羅斯單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之後波蘭於2006年加入,與白俄羅斯共同申報。[14]奧古斯圖夫運河的白俄羅斯部分位於今天的格羅德諾州,建造工程始於19世紀初,於1839年竣工。它給兩條主要河流之間提供了一條直接的連接線,一條是通過納雷夫河支流別布扎河維斯圖拉河,還有一條穿過其支流黑漢恰河白俄羅斯語Чорная Ганча尼曼河,並通過奧金斯基運河白俄羅斯語Агінскі канал道加瓦河別列津納河第聶伯河向南連接黑海。當時俄羅斯帝國疏通這條運河的目的是繞過東普魯士的領地(屬普魯士王國),向波羅的海港口出口穀物和木材,因為東普魯士對沿維斯瓦河尼曼河運往波羅的海港口的貨物徵收過高的稅收。在經濟上,這條運河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但直到1939年,它主要用於漂浮該地區的圓木。實際上,從國界到尼曼河的整條運河的白俄羅斯部分都位於黑漢恰河流域,而運河部分使用黑漢恰河在白俄羅斯境內的河床[15]
波洛茨克鎮的救世主顯榮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
Thumb
維捷布斯克州
波洛茨克
2004年 1893;i、ii 波洛茨克鎮是西斯拉夫人建立的最古老的城鎮之一,它以帕拉塔河的名字命名的,早在公元9世紀的基輔羅斯時期,在這條河的右岸就出現了第一批定居點。從10世紀到13世紀,波洛茨克是波洛茨克公國的中心城鎮,它位於從瓦良格人希臘人的商路上,有利的地理位置促進了當地經濟和文化的快速發展。聖索菲亞大教堂和救世主顯榮教堂就是該時期當地建築的傑出範例。波洛茨克的救世主顯榮教堂是古代俄羅斯建築的豐碑,它代表了波洛茨克建築學派的風格。它是1152年至1161年間奉波洛茨克王公弗謝斯拉夫大公白俄羅斯語Усяслаў Брачыславіч之女歐福新公主之命建造的。從16世紀到19世紀,它為耶穌會所使用。經過19世紀的部分改造,至今仍然是活躍的禮拜場所。而波洛茨克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最初是在弗謝斯拉夫大公領導下,於1044年至1066年間建成的。這座大教堂歷經數次大火和爆炸,屢次重建,直到大北方戰爭結束後,於1750年在來自維爾紐斯德意志建築師約翰·克里斯托夫·格勞比茨德語Johann Christoph Glaubitz督造下最後一次重建完成,這次使用了巴洛克建築風格,而主立面裝飾有洛可可風格的裝飾元素,之後一直以這種風貌保存至今。[16]
格羅德諾城的聖鮑里斯和聖格列布
(卡洛扎)教堂
Thumb 格羅德諾州
格羅德諾
2004年 1895;i、ii 格羅德諾城的聖鮑里斯和聖格列布(卡洛扎)教堂白俄羅斯語Барысаглебская царква (Гродна)於1180年在尼曼河的右岸高地上建成,它建造在古代卡洛扎白俄羅斯語Каложа定居點的土地上。它在16世紀和17世紀進行了修復,在1853年被山泥傾瀉部分摧毀,1889年南部後堂倒塌。在1910年和1935年對教堂進行了保護工程,並於1970年、1985年至1987年進行了保護和修復工程。教堂現存南牆和西牆的一部分,以及三個後堂和兩個西部沖天爐英語Cupola下的支柱。建造教堂所用的材料是玻璃釉英語Glazing (window)石灰砂漿英語Lime mortar[17]
白俄羅斯的波蘭和立陶宛要塞式
禮拜建築
Thumb
格羅德諾州
維捷布斯克州
2004年 1899;i 白俄羅斯的波蘭和立陶宛聯邦時期要塞式禮拜建築即要塞式教堂英語Fortified church,共有三處,分別為穆拉萬卡白俄羅斯語Мураванка (Шчучынскі раён)聖母聖誕教堂白俄羅斯語Свята-Раства-Багародзіцкая царква (Мураванка)辛卡維奇白俄羅斯語Сынкавічы聖米迦勒教堂白俄羅斯語Свята-Міхайлаўская царква (Сынкавічы)卡邁施洗者聖若望教堂白俄羅斯語Касцёл Святога Яна Хрысціцеля (Камаі)。這些教堂建於16世紀和17世紀,由於戰爭或火災造成的破壞,這些教堂經常翻新。[18]
波利西亞的木質禮拜建築
(17–18世紀)
Thumb 布列斯特州 2004年 1901;i、ii、iii 木材是幾個世紀以來波利西亞地區的主要建築材料。在17世紀和18世紀,出現了兩種類型的波利西亞建築流派:西方式的和東方式的。日迪托沃白俄羅斯語Здзітава (Бярозаўскі раён)的聖尼基塔教堂就是一個例子,它最初建於1502年,後來又擴建了。[19]
關閉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18 sources

已撤銷的預備名單項目

以下一些曾經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預備名單》中的白俄羅斯項目因某種原因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從《預備名單》中刪除(按它們申報的年份以及提名被撤銷前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預備名單》中的編號順序排列):

:自然遺產(預備,撤銷前)

:文化遺產(預備,撤銷前)

更多資訊 名稱, 圖像 ...
名稱 圖像 位置 年份 UNESCO數據 概況
別列津斯基生物圈保護區白俄羅斯語Бярэзінскі біясферны запаведнік
Thumb
維捷布斯克州
明斯克州
1991年 628 別列津斯基生物圈保護區白俄羅斯語Бярэзінскі біясферны запаведнік是歐洲北方針葉林帶南部的一個典型案例,它位於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東北約100公里處,黑海波羅的海之間的分水嶺邊緣。該生物圈保護區是由北方針葉林和闊葉林湖泊河道沼澤地、洪泛平原組合而成的,面積達11,000公頃,東歐最大的不排水泥炭沼澤之一。該生物圈保護區的野牛的數量以及豐富的鳥類生活吸引了許多科學家。該地區還以其歷史遺蹟而聞名,如斯拉夫人墳墓、古老的貿易通道和供水系統以及1812年俄法戰爭的戰場。1978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證為生物圈保護區[20]但在1992年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委員會專家認為它不符合登錄《世界遺產名錄》的標準,不予登錄。[21]
波洛茨克的聖歐福新的有形精神遺產
Thumb
維捷布斯克州
波洛茨克
2004年 1316;ii、iv、vi 波洛茨克城有兩處可追溯至11世紀到12世紀的宗教遺蹟:位於帕拉塔河道加瓦河交匯處的聖索菲亞大教堂,以及離城東北2公里的救世主顯榮教堂,它們都與出身該地的基督教聖人波洛茨克的聖歐福新的生平和崇拜有關。這兩座教堂是東歐北部中世紀拜占庭式建築的典範,18世紀以來又經歷了大規模修繕,受到了西歐巴洛克式宗教建築風格的影響。[22][23]在2009年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該項提名被撤回。[24]但之後,它改以「波洛茨克鎮的救世主顯榮教堂和聖索菲亞大教堂」之名繼續保留在《世界遺產預備名單》上,編號變更為1893。[16]
卡米亞涅茨
Thumb
布列斯特州
卡米亞涅茨
2004年 1894;i、ii、iii 位於今天的白俄羅斯布列斯特州卡米亞涅茨鎮的卡米亞涅茨塔白俄羅斯語卡米亚涅茨塔是防禦建築的紀典範,它是由建築師奧列克薩白俄羅斯語Алекса於1276年至1288年間奉沃里尼亞親王弗拉基米爾·瓦西里科維奇白俄羅斯語Уладзімір Васількавіч之命主持修建的。這座塔周圍建有圓形的城牆,佔據了木質防禦工事的主導地位,是沃里尼亞親王國西部邊界一個前哨城鎮防禦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25]
莫吉廖夫城的聖尼古拉修道院建築群白俄羅斯語Свята-Мікольскі жаночы манастыр (Магілёў)
Thumb
莫吉廖夫州
莫吉廖夫
2004年 1896;i 莫吉廖夫城的聖尼古拉修道院建築群白俄羅斯語Свята-Мікольскі жаночы манастыр (Магілёў)巴洛克建築的典範,它位於第聶伯河谷地,整座建築群由許多石質建築組成:聖尼古拉教堂、聖奧努普里教堂、一座住宅(醫院)、一座鐘樓和一道帶大門的圍欄。從1669年到1672年,聖尼古拉教堂石質建築就建在一座木製教堂的遺址上。這座教堂的特點是正面和內部裝飾的完美結合,有可追溯到17世紀的木雕像,還有17世紀晚期的濕壁畫。聖奧努普里教堂建於1798年,靠近聖尼古拉教堂,是一座「溫暖」(冬季)的教堂。帶大門的圍欄建於17至18世紀,是一道環繞成梯形的無窗石牆。同樣建於17至18世紀的鐘樓位於圍欄的西南側,是一座方形的雙層建築。至今,整座修道院建築群仍然被用於禮拜。[26]
布列斯特要塞
Thumb
布列斯特州
布列斯特
2004年 1897;i、ii、iii 布列斯特要塞是19世紀建築的典範,它建於1830年至1842年,是俄羅斯帝國西部邊界防禦系統的一部分。1830年,俄皇尼古拉一世批准了德裔軍事工程師卡爾·伊萬諾維奇·奧珀曼俄語Опперман, Карл Иванович等人制定的要塞工程計劃。1831年,由於民族解放起義,工程暫停。1836年7月1日(此時設計者奧珀曼已逝世),在城堡中心島嶼上的防衛營地舉行了要塞工程的奠基儀式。1842年4月26日,要塞正式投入使用。穆哈韋茨河西布格河與流經的運河支流將要塞所在地分割成四座島嶼。布列斯特城堡白俄羅斯語Берасцейскі замак是布列斯特要塞的核心和最堅固的部分,它是一座封閉的多邊形雙層樓防衛營地,四周由1.8公里長、近2米厚的圍牆環繞着中心島嶼,圍牆內的炮台英語Casemate可以為大約1.2萬名士兵提供所有必要的作戰物資和物資儲備。城堡內有一座兵工廠、一個工程管理處、一座白色宮殿和一座駐軍教堂英語Garrison Church波蘇戰爭結束後,從1921年到1939年,城堡和要塞被波蘭陸軍第九步兵師葡萄牙語9 Dywizja Piechoty (II RP)的佔領。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戰役爆發後,緊接着蘇聯入侵波蘭,從1939年9月22日起,蘇聯紅軍接管了要塞。1941年6月22日,要塞的蘇聯守軍第一次與德軍對峙,蘇軍和要塞堅持了一個多月,要塞在戰爭中遭到嚴重破壞。二戰結束後,1956年11月8日,布列斯特要塞保衛戰博物館在城堡的防衛營地中建立。1965年,這座要塞被授予英雄要塞的稱號。布列斯特英雄要塞紀念建築群包括雕塑和建築群、保存下來的建築和防禦工事遺址於1971年開放。[27]
戈梅利城的宮殿和公園綜合體白俄羅斯語Гомельскі палацава-паркавы ансамбль
Thumb
戈梅利州
戈梅利
2004年 1898;i、ii、iii 戈梅利城的宮殿和公園綜合體白俄羅斯語Гомельскі палацава-паркавы ансамбль是18世紀後半葉和19世紀建築的典範之作,位於索日河右岸,包括一座宮殿、一座公園、聖彼得和聖保羅主教座堂白俄羅斯語Петрапаўлаўскі сабор (Гомель)以及一座禮拜堂戈梅利宮古典主義建築風格,是整個綜合體的核心,宮殿主體由建築師雅科夫·尼基托維奇·阿列克謝耶夫與建築師卡爾·伊萬諾維奇·布蘭克德語Karl Blank (Architekt)合作,於1777年至1796年建造。1837年至1851年,建築師伊茲科夫斯基白俄羅斯語Адам Ідзкоўскі重建了宮殿主體和與之相連的側翼帶有方形亭子的廊道。此後,宮殿又於1856年和1919年至1920年重建,在1941年至1943年的蘇德戰爭中受損,1969年修復,目前已闢為戈梅利州民族志博物館。戈梅利公園白俄羅斯語Парк Гомельскага палацава-паркавага ансамбля位於戈梅利城的中心地帶,它由索日河右岸的一個高階地帶組成,被幾條溝壑分割成幾塊,這些溝壑是冰河時代水道的遺蹟。該公園是白俄羅斯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公園之一,公園建築具有19世紀上半葉浪漫主義的特徵。聖彼得和聖保羅主教座堂是古典主義建築的典範,是由蘇格蘭建築師G·克拉克於1809年至1824年建造,至今仍然被用於禮拜。1889年,建築師葉夫亨·伊萬諾維奇·切爾溫斯基白俄羅斯語Яўген Іванавіч Чарвінскі在離聖彼得和聖保羅主教座堂不遠的公園裏,以新俄羅斯建築俄語Псевдорусский стиль風格建造了一座埋葬帕斯基維奇家族俄語Паскевичи成員的小禮拜堂白俄羅斯語Капліца-пахавальня Паскевічаў[28]
明斯克的弗蘭齊斯克·斯科里納大道
(20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建築群
Thumb
明斯克 2004年 1900;i 位於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的弗蘭齊斯克·斯科里納白俄羅斯語Францыск Скарына大道(多次改名,現名為「獨立大道」)城市建築群是一個將建築紀念物、規劃結構和自然或人造景點植被綜合到一起的典範,這一建築群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5年裏建造的,長度為2,900米,包括行人路在內的道路寬度從42米到48米不等。自1944年明斯克從納粹軍隊手中解放後,當時名為「蘇維埃大街」的新建築規劃就開始了,來自莫斯科和明斯克的主要建築師參與了這個項目。1947年,基於競爭的結果,建築師米哈伊爾·帕夫洛維奇·帕魯斯尼科夫俄語Парусников, Михаил Павлович的設計方案脫穎而出。該方案的基礎是將創新理念融入古典主義建築,將倖存下來的戰前建築和公園區和諧地融入由砂漿層加固的新建築群中。[29]
關閉
faviconfaviconfavicon
10 sources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