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生物檢索表是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專業工具書,用於對未知分類地位的細菌、植物、動物等生物進行科學分類和鑑別。根據使用目的的不同,生物檢索表會分至不同的分類階元。檢索表將某一群生物依照某些穩定且易於觀察和鑑別的特徵進行一系列的二分,最終指向界、門、綱、目、科、屬、種乃至亞種等分類階元。檢索表一般不提供直觀的圖片,也不對不同類群的生物進行完整的特徵描述,用於二分的文字描述常涉及大量專業術語,因而使用檢索表需要一定專業背景並接受專門的訓練,否則很難通過檢索表獲得正確的結果。但是由於檢索表以穩定而顯著的特徵進行分類,故而使用檢索表鑑定生物物種一般能夠得到比較準確的結果。目前,檢索表是動物志、植物志等志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些生物類群也有獨立的檢索表出版。
生物檢索表的雛形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臘時代的草藥學專著,在一些專著裏面,編者試圖依照二叉分類法將草藥歸類,這在形式上與今日的生物檢索表非常相似,但是由於這種規類並非基於科學分類法,因而本質上並不同於現在的生物檢索表。
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被認為是最早提出現代生物檢索表思想的學者,他承認種一級的生物分類階元,但是對種以上包括界、門、綱、目、科、屬等階元提出置疑,他主張按照生物的特徵對其進行二歧分類,這就是生物檢索表賴以成立的二歧分類原則。
所有生物檢索表均以二歧分類的方式對生物進行分類,邏輯結構完全相同。在具體編制和排版上則有三種不同的結構:定距式檢索表、平行式檢索表和連續平行式檢索表。其中定距式檢索表最為常見
定距式檢索表將成對的特徵分列在檢索表的不同部分,以相同的號碼標誌,在每一特徵之下對這一特徵進一步進行分類,不同編碼的特徵會依次縮進。此類檢索表同一特徵群體的生物在空間上比較接近,但是成對特徵之間的距離常常很遠。
下面以薔薇科四個亞科為例展示定距式檢索表:
平行式檢索表將成對特徵緊臨排列,並標示為相同的序號,每一種特徵之後指向下一對特徵的序號。不同序號的特徵之間並不縮進。這種檢索表將成對特徵相臨排列,但同一特徵群的生物相互區隔。示例如下:
連續平行式檢索表將成對特徵分列在檢索表的不同位置,將具有相同特徵的生物群在空間上臨近排列,依照排列順序為特徵編號,每對特徵會有兩個不同的編號,需用括號標明,查閱檢索表時若特徵相互符合,則依順序查閱下一條特徵,若不符合則按照括號中註明的編號查閱另一組特徵。這類檢索表將具有相同特徵的生物群臨近排列,但成對特徵被分開,而且不賦予相同序號。示例如下: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