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鷲獸古希臘語γρύφων)是一種流行於西亞地中海一帶的傳說生物,也稱「格裏芬」、「鷹頭獅」、「鷹獅」、「獅身鷹」、「獅身鷹首獸」、「鷲頭飛獅」、「獅鳥」。它擁有獅子的身體及的頭、和翅膀。因為獅子和鷹分別稱雄於陸地和天空,鷹頭獅被視為強大、尊貴的象徵。[1]

Thumb
獅鷲獸
Thumb
獅鷲雕像

起源

最早對獅鷲的描繪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之前的古埃及古波斯藝術。[2] 在失傳的斯基泰人古詩《獨目人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獅鷲像老鷹一樣築巢、產卵,居住在從現代烏克蘭延伸至中亞斯基泰草原中,在那裏金子和寶石的儲量非常豐富。它負責看管金礦和暗藏的珍寶。當陌生人靠近準備搜集寶石時,獅鷲會撲上前去把他們撕成碎片。由於這些人常常騎着馬前來,因此獅鷲見到馬時也同樣會展開攻擊,獅鷲和馬的世仇即是由此而來。斯基泰人使用了在這個區域發現的巨型石化骨頭作為獅鷲存在的證明,從而使外人不敢前去採集金子和寶石。[3]

古老的埃蘭人在他們的建築中廣泛地使用了獅鷲的標誌。獅鷲在波斯神話裏被稱做「Homa」並且獅鷲的形象被用作宮廷裏的雕塑和標誌。在建築圖案裏,獅鷲通常以一隻長着四隻腳,一對翅膀,擁有豹子頭或者鷹頭的神獸的形式出現。[4]

最近有學者認為獅鷲的靈感可能來自古人對角龍下目恐龍化石的聯想,這類恐龍以巨大的頭部與鳥喙狀的嘴為特徵。[5]

傳播

有學者(如李零等)認為,如戰國時期中山王缺字圖片中出土的「錯金銀雙翼神獸」(現藏河北博物院)、漢代出現的辟邪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中的有翼神獸等等之類的中國傳統藝術形象的主題,乃是受到了格裏芬的形象的影響;認為格裏芬的形象通過歐亞草原,在春秋時代傳播到了中國,在公元前6世紀至6世紀流行開來,逐漸本土化。[6]

近代

獅鷲因其守護者的形象而被用作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的標誌,在博物館屋頂的每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獅鷲的青銅鑄件。[7][8]

此外,在皇家和貴族的紋章中也常常可以見到獅鷲的圖案。1953年,一個獅鷲的紋章被作為為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加冕儀式而雕刻的「十紋章獸」[9]之一,代表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家族譜系,這個紋章目前依然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加拿大文明博物館,蘭石的複製品於邱園中展示。

拉脫維亞國徽上也有獅鷲舉劍的圖案,代表該國的維澤梅及拉特加爾地區,還有一隻獅鷲為護盾獸。立陶宛國徽(總統使用的版本)也有白色獅鷲為護盾獸。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校徽是藍色獅鷲。

瑞典斯科訥省及以其命名的斯科訥亞汽車均以獅鷲為徽標。

文學

Thumb
《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獅鷲

獅鷲出現在以下文學作品中:

註釋及引用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