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調音樂(Atonality music ),又稱無調性音樂,是現代音樂的一種重要流派與表現形式之一,無調性音階就是指音與音之間缺乏調性感,其構成方式與有調性的古典音樂差異頗大卻具有互補意義。[1]
主要特徵
產生於20世紀初期,由19世紀後期音樂中變音體系的極度發展、調性的頻繁變化、和弦結構的複雜化以及功能聯繫的消失等因素而逐步形成。
特點:無中心音或中心和弦,無調號,無調式特性,半音階的各音均可自由套用,儘可能不採用傳統的和弦結構,避免能產生調性作用的和聲進行。與此有關的是旋律、和聲、曲式、節奏與音樂構成方法均與傳統有極大的差異。由於無調性音樂乃逐步形成,因此,調性模糊的音樂與無調性音樂之間,在感覺上常無明確的界限。
該音樂形式有其構成法則,但是不同於傳統音樂:
因為「無調性」,無調音樂沒有調性音樂具有的調式、和聲指向性,如:動,靜,解決,完結等屬性,也沒有協和弦,不協和弦的差異;但也有觀點認為:無調音樂仍有解決向量,只是其方式不同於調式音樂。
從其構成特徵來看,無調音樂是對傳統音樂的一種反叛;但其構成及實踐表明,無調音樂存在自然法則或自然邏輯基礎,不是人為、人工規則或與自然法則無關的「創新」。[2]
由來
無調性一詞最初用以形容阿諾德·勛伯格(德語:Arnold Schönberg)作品中開始完全脫離傳統的作品(自作品10號《第二弦樂四重奏》的最後樂章起至作品22號,均屬這一類型)。 現代一般通用的無調性一詞,並不局限於阿諾·荀伯格等作品的特性,而是所有具備無調性音樂特點的一種現代音樂類型的總稱。
無調性音樂與阿諾德·勛伯格在1920年後開始套用的十二音技法(亦稱十二音序列音樂)不同,一般的無調性音樂並不根據某種特定的音列構成。而十二音序列音樂則在無調性音樂的基礎上,進一步消除調性的殘存影響和中心音的作用,根據特定要求將半音階的12個音,編排成序列原型進行創作,是一種有特定含義的無調性音樂。
相關作品
阿諾·荀白克 Arnold Schönberg《管弦樂曲五首》(Five Piece for Orchestra) Op.16 (1909)
安東·魏本 Anton Webern《大管弦樂隊樂曲六首》(Six Pieces for Large Orchestra) Op.6 (1910)
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 (1913)
參閱
參考
- An Introduction to Atonal Music Analysi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Robert T. Kelly.
- Atonality, Inform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Perceptio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Lee Humphries
- 無調音樂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無調性音樂[失效連結]
- 無調音樂大師、記譜法、勛伯格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音樂要素漫談--多調性和無調性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勛伯格和「自由無調性」
- 音樂與繪畫的基本邏輯層[永久失效連結]
註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