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尖線蟲屬屬名Anisakis)又名安尼線蟲屬,俗稱海獸胃線蟲,是屬於線蟲的一種寄生蟲,通體白色,一端略顯暗沉,其生命的循環透過魚類和海洋中的哺乳動物來完成;其成蟲寄生於海棲哺乳動物,幼蟲寄生於某些海棲魚類或軟體動物。

Quick Facts 異尖線蟲屬, 科學分類 ...
異尖線蟲屬
Thumb
簡單異尖線蟲幼蟲 Anisakis simplex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線蟲動物門 Nematoda
綱: 色矛綱 Chromadorea
亞綱: 色矛亞綱 Chromadoria
目: 小桿目 Rhabditida
亞目: 旋尾亞目 Spirurina
下目: 蛔形下目 Ascaridomorpha
科: 異尖線蟲科 Anisakidae
屬: 異尖線蟲屬 Anisakis
Dujardin英語Félix Dujardin, 1845
模式種
簡單異尖線蟲
Ascaris simplex (sensu stricto)[1]
Rudolphi, 1809(基本異名)

見內文

Close

此線蟲雖然不能利用人類發育成熟而完成生命週期,也就是無法寄生,但是誤食含有幼蟲、成蟲等未經煮熟的鹹水魚或魷魚,可使用餐者受到感染,患急腹症(包括腹痛、噁心、嘔吐)、超敏反應內臟幼蟲移行症英語Visceral larva migrans,因此生魚片必須使用超低溫冷凍方式進行消毒。

物種

截至2018年11月14日 (2018-11-14),以下為WoRMS紀錄本屬的物種及異名[2]

  • Anisakis berlandi Mattiucci, Cipriani, Webb, Paoletti, Marcer, Bellisario, Gibson & Nascetti, 2014
  • Anisakis brevispiculata Dollfus, 1966
  • Anisakis nascettii Mattiucci, Paoletti & Webb, 2009
  • Anisakis paggiae荷蘭語Anisakis paggiae Mattiucci, Nascetti, Dailey, Webb, Barros, Cianchi & Bullini, 2005
  • Anisakis pegreffii荷蘭語Anisakis pegreffii Campana-Rouget & Biocca, 1955
  • 抹香鯨異尖線蟲荷蘭語Anisakis physeteris Anisakis physeteris (Baylis, 1923)
  • Anisakis schupakovi荷蘭語Anisakis schupakovi Mosgovoi, 1951
  • Anisakis similis (Baird, 1853) Baylis, 1920
  • 單線蟲英語Anisakis simplex Anisakis simplex (Rudolphi, 1809),簡單異尖線蟲
  • 典型異尖線蟲荷蘭語Anisakis typicaAnisakis typica (Diesing, 1860) Baylis, 1920
  • Anisakis ziphidarum荷蘭語Anisakis ziphidarum Paggi, Nascetti, Webb, Mattiucci, Cianchi & Bullini, 1988
Species inquirenda
  • Anisakis dussumierii (Brenden, 1870)
  • Anisakis insignis (Diesing, 1851)
  • Anisakis salaris (Gmelin, 1790) Yamaguti, 1935
nomen dubium
  • Anisakis diomedeae (Linstow)
temporary name
其他文獻上還出現過的物種:
  • 海異尖線蟲 Anisakis marina

生命週期

Thumb
海獸胃線蟲的生命週期

形態

健康影響

一般海洋生物的中間宿主為保蟲宿主,牠們不會有明顯的病徵,也不會有症狀的產生。而在人體內,幼蟲黏附於胃腸道黏膜或進入組織,引起惡心、下痢、嘔吐、蕁麻疹,等不適症狀。

異尖線蟲病

過敏反應

第一次感染時無症狀,再感染時會發病。當食用魷魚鯖魚鰤魚時發疹及蕁麻疹。以魚貝類檢查時程陰性,多有海獸胃線蟲成原因。

海獸胃線蟲寄生時,會在受感染的魚肉組織產生多種生化物質,即使將魚肉煮熟後食用,仍會使蠕蟲過敏者產生嚴重過敏反應,常被誤認為魚、蝦、蟹類的過敏反應[3]

治療

寄生發生在胃內時,感染初期的一般治療為開腹手術或者使用上部消化管內視鏡(胃鏡)確認消化管黏膜上的蟲體後,用提取鉗將蟲體取出。取除蟲體後胃痛立即消失的情況諸多。無特異的治療藥(即特效藥)。但,作為抗過敏藥有地塞米松氯苯那敏潑尼松龍等藥物的使用記錄報告。

出現

由於生活史包含海洋甲殼類動物、魚類、哺乳動物,因此幼蟲常見於海洋魚類、洄游性魚類(如:鮭魚沙丁魚)或烏賊等生物體內,較少出現在淡水魚體內。在2016年1月,在加拿大亞伯達省卡加里的 Stephen Vaughan 醫生在一名報稱腹痛的男子胃部㿉瘍處發現在進食未經烹煮的鮭魚肉之後殘留的海獸胃線蟲[4]。牠們的最終宿主是海洋哺乳動物,因此幼蟲多存在於有大型海洋哺乳動物的海域,如:太平洋、大西洋、北海[3]

形態

生活史

  1. 成蟲附於最終宿主(last host)的胃或腸道黏膜,產卵在寄主腸道且隨糞便至海中。
  2. 卵在海中發育2~3期幼蟲為海洋甲殼類攝食入體內,此時海洋甲殼類為為第一中間宿主(primary middle host)。
  3. 海洋甲殼類動物被魚類或是烏賊等第二中間宿主(secondary middle host)攝食進入體內,侵入中間宿主的體腔或是肌肉內,幼蟲在此時並不發育。
  4. 海洋哺乳類海豹海獅海豚海狗海象鯨魚)攝食第二中間宿主,幼蟲會在其腸道發育為第三期幼蟲、成熟的成蟲,並交配產卵。
  5. 人類為此病原的終結宿主(dead-end host),進入人體的仔蟲不會發育為成蟲。

流行病學

其中間宿主可以是海洋哺乳類、鱈魚、鯖魚、鮭魚、鮪魚、白帶魚、烏賊、鰹魚等動物。

傳染途徑上,生食或烹煮不全、用鹽醃漬或醋泡的魚、檸汁醃魚生及生魚片,這些都是可能有食入病蟲的途徑。

公衛防治上,應注重食物完全的煮熟(80℃十分以上),或是食用前冰凍保存(-20℃以下保存至少24小時)。

臨床表現

在食用過生的、烹調不全、用鹽或醋醃漬的海洋魚類後,如出現上腹部或下腹部疼痛、噁心、嘔吐、嘔血、下痢、蕁麻疹、胸痛或腹膜刺痛的症狀時,需要懷疑可能感染。當幼蟲侵入腸胃道黏膜組織,因侵入部位不同,會產生不同症狀,侵入胃壁黏膜時,會產生急性上腹部疼痛或嘔吐,侵入小腸壁則引發下腹痛及下痢,侵入組織時,會引發全身性過敏反應或蕁麻疹同時伴隨體內嗜酸性白血球數量上升。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