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氟康唑[1](INN:fluconazole)又稱氟康那唑[2],屬於氟代三唑類抗真菌藥,對白念珠菌、犬小孢子菌、新型隱球菌、表皮癬菌及莢膜組織胞漿菌等有強力抗菌活性,一般認為氟康唑透過干擾真菌的細胞膜合成達成抑制真菌生長的效果[3]。
臨床資料 | |
---|---|
懷孕分級 | |
給藥途徑 | 口服、靜注、局部 |
ATC碼 | |
法律規範狀態 | |
法律規範 |
|
藥物動力學數據 | |
生物利用度 | >90% |
血漿蛋白結合率 | 11–12% |
藥物代謝 | 肝臟 11% |
生物半衰期 | 30小時 (可在20-50小時之間) |
排泄途徑 | 腎臟 61–88% |
識別資訊 | |
| |
CAS號 | 86386-73-4 |
PubChem CID | |
DrugBank | |
ChemSpider | |
UNII | |
KEGG | |
ChEBI | |
ChEMBL | |
CompTox Dashboard (EPA) | |
ECHA InfoCard | 100.156.133 |
化學資訊 | |
化學式 | C13H12F2N6O |
摩爾質量 | 306.271 g/mol |
氟康唑可用於治療多種真菌病[3],例如念珠菌症、 芽生菌病、山谷熱、隱球菌病、組織胞漿菌病、皮癬菌病及花斑癬[3]。對於罹病風險較高的患者,如:曾接受器官移植、低體重的新生兒、及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等,氟康唑也可以用預防念珠菌病[3]。氟康唑可經口服或靜脈注射給藥[3]。
氟康唑於1981年獲得專利,於1988年開始商業販售[4]。本品名列於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5],已有學名藥[3]於市面上流通;2019年,於美國最常使用的藥物中排行第133名,共開立逾五百萬劑[6][7]。
氟康唑常見的副作用為嘔吐、腹瀉、紅疹及肝指數上升[3]。嚴重的副作用有肝臟疾病、長QT綜合症、及癲癇發作[3]。使用於懷孕的患者,可能會增加流產風險;高劑量使用可能會導致新生兒先天性障礙[8][3]。
氟康唑是抗真菌藥劑﹙口服或靜脈注射﹚。大扶康是口服藥膠囊。服食後有效成份存在於血液﹑尿﹑皮﹑汗﹑淚﹑體液等,屬全身性藥物。
常用於醫治婦女陰道念珠菌症。
有人對唑類藥物出現藥物敏感反應,出現不同副作用。包括嘔吐﹑頭痛﹑頭暈﹑肚痛﹑對肝臟造成損害等等。因為如果對此藥敏感藥物過敏反應嚴重可致死亡。
「氟康唑」在大部份國家屬於「須醫生處方藥物」,所以不宜隨便自行購買服用。
有研究指唑類藥物可能影響女性懷孕期內分泌而影響懷孕[9]。高劑量會降低 estrogen 雌激素(女性荷爾蒙)。
氟康唑與若干心臟病用藥有化學反應,嚴重可致死亡。此藥與14種有不同程度互相影響干擾,但藥廠方面沒有研究藥物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干擾。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