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選集第五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毛澤東從1950年至1958年著作的選集。該書的編輯、出版用了幾乎十年的時間,貫穿整個文革。1977年出版,是華國鋒「抓綱治國」的主要依據。

快速預覽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 作者 ...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
Thumb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封面
作者毛澤東
類型書面作品[*]
語言簡體中文等
出版資訊
編輯中共中央毛主席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
出版機構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7年4月15日
出版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
媒介印刷品
頁數500頁
字數325,000字
定價CN¥1.25
網站馬克思主義文庫上的毛選第五卷
系列作品
毛澤東選集
前作《毛澤東選集》第四卷(1960年)
續作《毛澤東選集》第二版(1991年)
權威控制
CSBN1001·1123
中文譯本
譯者外文出版社
關閉
Thumb
版權頁,可見其規格等資訊

收錄範圍

此書原擬選編範圍為1949年至1962年間的毛澤東著作。1962年曾有過一個該書的粗編稿;但毛澤東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著作不像1949年以前著作經過檢驗,不願立即就出版[註 1]。1964年《毛澤東著作選讀》甲、乙種本,選進了1949年後的部分作品。

更多資訊 標題 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一), 時間 ...
目錄
標題

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一)

時間 頁碼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949年9月21日 3-7
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1949年9月30日 8-1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1949年9月30日 11
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1949年10月26日 12
徵詢對待富農策略問題的意見 1950年3月12日 13-14
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

而鬥爭

1950年6月6日 15-20
不要四面出擊 1950年6月6日 21-24
做一個完全的革命派 1950年6月23日 25-29
你們是全民族的模範人物 1950年9月25日 30-31
給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命令 1950年10月8日 32
中國人民志願軍要愛護朝鮮的一山

一水一草一木

1951年1月19日 33
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議要點 1951年2月18日 34-38
鎮壓反革命必須實行黨的群眾路線 1951年5月 39-41
鎮壓反革命必須打得穩,打得准,

打得狠

1950年12月-1951年5月20日 42-45
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 1951年5月20日 46-47
三大運動的偉大勝利 1951年10月23日 48-52
關於「三反」「五反」的鬥爭 1951年11月-1952年3月 53-58
把農業互助合作當作一件大事去做 1951年12月15日 59
元旦祝詞 1952年1月1日 60
中共中央關於西藏工作方針的指示 1952年4月6日 61-64
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是國內

的主要矛盾

1952年6月6日 65
團結起來,劃清敵我界限 1952年8月4日 66-69
祝賀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重大勝利 1952年10月24日 70-71
反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和違法亂紀 1953年1月5日 72-74
批判大漢族主義 1953年3月16日 75-76
解決「五多」問題 1953年3月19日 77-79
對劉少奇、楊尚昆破壞紀律擅自以

中央名義發出文件的批評

1953年5月19日 80
批判離開總路線的右傾觀點 1953年6月15日 81-82
青年團的工作要照顧青年的特點 1953年6月30日 83-87
關於國家資本主義 1953年7月9日 88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1953年8月 89
反對黨內的資本主義思想 1953年8月12日 90-97
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必經之路 1953年9月7日 98-100
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和今後的任務 1953年9月12日 101-106
批判梁漱溟的反動思想 1953年9月16日-18日 107-115
關於農業互助合作的兩次談話 1953年10月、11月 116-124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 1954年6月14日 125-131
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

奮鬥

1954年9月15日 132-133
關於紅樓夢研究問題的信 1954年10月16日 134-135
原子彈嚇不倒中國人民 1955年1月28日 136-137
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 1955年3月 138-156
駁「輿論一律」 1955年5月24日 157-159
《關於胡風反革命集團的材料》的

序言和按語

1955年5月、6月 160-167
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 1955年7月31日 168-191
農業合作化必須依靠黨團員和貧農

下中農

1955年9月7日 192-194
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

級鬥爭

1955年10月11日 195-217
《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序言 1955年9月、12月 218-224
《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按語 1955年9月、12月 225-259
徵詢對農業十七條的意見 1956年12月21日 260-263
加快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6年3月5日 264-266
論十大關係 1956年4月25日 267-288
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 1956年7月14日 289-292
增強黨的團結,繼承黨的傳統 1956年8月30日 293-304
我們黨的一些歷史經驗 1956年9月25日 305-310
紀念孫中山先生 1956年11月12日 311-312
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

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1956年11月15日 313-329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 1957年1月 330-362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1957年2月27日 363-402
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

上的講話

1957年3月12日 403-418
堅持艱苦奮鬥,密切聯繫群眾 1957年3月 419-422
事情正在起變化 1957年5月15日 423-429
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 1957年5月25日 430
組織力量反擊右派分子的猖狂進攻 1957年6月8日 431-433
文匯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 1957年7月1日 434-439
打退資產階級右派的進攻 1957年7月9日 440-455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 1957年7月 456-465
做革命的促進派 1957年10月9日 466-479
堅定地相信群眾的大多數 1957年10月13日 480-495
黨內團結的辯證方法 1957年11月18日 496-498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1957年11月18日 499-500
關閉

第一次編輯

1967年7月,中共中央決定編輯出版《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其意向直指當時的政治現實。

擔負這項任務事務工作的是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理論組。其時辦公地點在中南海甲樓,朱德住乙樓,中央專案組在丙樓,信訪局在丁樓。理論組由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當時簡稱「學部」,即後來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人員和來自部隊的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有幹部也有戰士)兩部分人組成。

中央檔案館接管的毛澤東1949年10月1日至1962年的手稿和講話原始記錄稿,在中央警衛團押送下運入、放置在中南海甲樓。甲樓組織稱「材料組」,主要任務是保管毛主席的手稿和講話原始記錄稿,看管有關的圖書資料、聯繫秘書局印刷廠和收發室、印製文稿、收發信件等。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編輯委員會以周恩來為首,加上中央文革碰頭會成員。他們在懷仁堂閱讀事先準備的毛澤東手稿和講話,決定哪些文章入選、哪些文章不入選。每次會議的情況,都反映在名為《天天讀》的簡報上。但不久,選編工作停止。

第二次編輯

1969年5月、6月間,《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編輯工作再次啟動,計劃10月1日前夕出版、發行,為國慶20周年獻禮。

工作程序為:甲樓將手稿(如果來得及,即謄寫為抄件)或原始記錄稿送印廠排印成草稿,送丙樓;丙樓工作人員,先按照個人分工予以修改,再集體討論通過;修改時一律使用鉛筆,這樣的修改稿可以看出草稿原貌;然後將修改稿分抄一式數份,分送周恩來陳伯達康生張春橋姚文元等有關政治局委員。這些領導修改後退還丙樓,丙樓再綜合他們的意見,形成一個初稿,再送印廠排印。如是反覆直到滿意為止。

選集中對歷史事件的臧否和人物的褒貶,一定程度決定於選編者的取捨。毛澤東講話有的篇幅較長,有時為了全面辯證地看問題,他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闡述。但是為了適應當時的政治氣候和一定的政治目的,選編人員往往根據某個領導的意見,有傾向性地予以取捨,剔除被認為某些觀點不正確或與事實不相符合的文稿。有時的取捨哪怕細微到一個副詞,都會對讀者起誘導作用。又如,毛澤東一些信件有時不是寫給一個人的,對某件事情的批評或表揚有時也提到好多參與者。在選集中,這些人的名字留誰不留誰,完全由選編者的主觀需要而定。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一筆下去,入了毛選的人,受褒者可以上天堂,受貶者一定下地獄。這些取捨需要在選編者之間達成平衡、妥協,實際上更是一個政治角力、折衝樽俎的複雜過程。更不用說,對毛澤東講話原稿文句不完整、表達不準確、邏輯不嚴密、論述重複,引述的事實、歷史、文句待查證等問題,對原文錯、漏、衍字和明顯有誤的標點符號作技術性整理,訂正錯訛的史實,甚至還要進行必要增刪、修飾,編寫題解和註釋,使之完善,方便閱讀[註 2]。毛澤東有些觀點在講話後有發展、變化的,也要根據後來的發展、變化整理前面文稿。

但到9月末《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送審本出來時,突然接到指示:不出了——因為毛澤東不同意。

第三次編輯

1975年,李鑫胡繩吳冷西熊復等參與毛選第五卷材料組編輯工作。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編定本出版延宕到了1977年3月,而早些時候的1976年10月解決了四人幫問題[註 3]。出版時間是「兩個凡是」出台不久。這個版本收集了毛澤東1949年9月到1957年的重要著作(選編時限較此前縮短)。第五卷卷前《出版說明》稱「以後各卷也將陸續出版」。

這個版本,比較完整地反映了「毛澤東同志關於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鬥爭還長期存在的科學論斷,關於正確區分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中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這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的學說,關於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偉大理論,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基本思想」。是對文革的全面肯定。同年4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中共中央關於學習〈毛選〉第五卷的決定》。

在毛澤東逝世一周年前夕,1977年9月8日,新華社發佈了「《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二億冊印製任務勝利完成」的消息,稱從4月15日以後,「截至八月底,全國已經印製普及本、平裝本、精裝本共二億冊,繁體字豎排本、大字線裝本也將在國慶節前後出版。此外,還翻譯出版了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五種少數民族文版,印製了盲文版,外文已經翻譯出版發行了日文、英文版,法、俄、西班牙文版將陸續翻譯出版。《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從發稿之日起,到全部完成印製任務止,只用了短短五個多月時間,出版速度之快,印製數量之大,發行範圍之廣,在我國出版發行的歷史上都是空前的。」這一消息隨後在全國媒體上發表。在此前後,全國還「掀起了學習毛選五卷的高潮」。

1977年10月,為了解決恢復高考後第一屆77級570萬人的考卷急需用紙,當時教育部經過請示,同意可以調用印《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剩餘的紙張。[1][2]

停止發行

齊得平回憶:「1980年初,我用毛澤東手稿和講話記錄,核對了《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中的幾篇文章,發現有的文章、題解與原文原意不符,起草了中央檔案館手稿保管科對於《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編輯的一些意見的報告。經館領導審閱同意,送曾三轉報姚依林、胡喬木同志。建議中央對《毛澤東選集》第五卷進行審查。1981年初,中央文獻研究室約我去談《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中的問題。經館領導同意,我帶着有關文稿,去中央文獻研究室,詳細談了《毛澤東選集》第五卷中的問題和我的意見。」

此外該版本與《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當時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不符,包含了批評鄧小平壓制群眾(見該書325頁),和批評劉少奇不經過中央主席擅自以中央名義發文件(見該書80頁)等內容,[3] [4]

第五卷在1978年後已停止發行,1982年3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提出《關於停售(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請示報告》,得到中央書記處的批准。4月10日,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通知新華書店總店,《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停售,存書分批化漿處理。[5])後續各卷也從未出版,但民間仍有人自行編撰毛澤東選集第六 、七卷(如靜火版、潤之赤旗版、草堂版等[6])。

目前,毛澤東選集第五卷關鍵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各大網站都遭到封鎖,這使得購買十分困難。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