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历史殖民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比屬剛果(法語:Congo belge,荷蘭語:Belgisch-Congo)是比利時在1908年至1960年在今日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殖民地。
19世紀初,利奧波德二世嘗試尋求比利時聯邦政府支持其在剛果盆地殖民的主張。比利時政府的猶疑不決令利奧波德二世自行成立殖民地。在柏林西非會議,利奧波德二世得到多個西方國家的支持[1],並於1885年成立剛果自由邦。直至20世紀,自由邦官員對剛果土著使用的暴力和經濟剝削制度導致比利時受到強烈的外交壓力,要求比國政府正式控制剛果自由邦,比利時於是在1908年成比屬剛果。[1]
比利時在剛果的統治是基於國家、傳教士以及私人公司的「殖民三位一體」(trinitécolonile)。[2] 比利時商業利益的特權意味着大量資本流入剛果,企業個別地分工。政府和私營企業的利益緊密相連,國家幫助企業打擊罷工、消除土著居民的「阻礙」。[2]殖民地被劃分為不同行政分區,並根據「本土政策」(politique indigène)統一運行。 這不同於英國及法國的殖民政策,後者普遍傾向於間接統治體系,在殖民監督下地方領袖的權威地位。
在1940到1950年代,比屬剛果經歷城市化。殖民政府開始了各種發展,希望將剛果變成「模範殖民地」。[3]城市中出現了新的「歐化」(進步者)非洲中產階級。[3]直至1950年代,剛果的有薪勞動力是任何其他非洲殖民地的兩倍。
1960年,全球在二戰結束之後掀起獨立風潮,比屬剛果在1960年6月30日宣佈獨立。由總理帕特里斯·盧蒙巴和總統約瑟夫·卡薩武布成立剛果共和國。剛果內部政治派別關係不佳,比利時繼續介入剛果事務,冷戰期間主要勢力(主要是美蘇)的干預導致長達五年的戰爭-剛果危機。危機在1965年11月結束,由蒙博托·塞塞·塞科奪取政權而告終。
十九世紀末以前,歐洲人還未到達剛果。雨林、沼澤、瘧疾與其他疾病諸如非洲錐蟲病(昏睡症)等都令歐洲人的探索計劃卻步。1876年,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組建了國際非洲協會,與各重要非洲探險家合作,在幾個歐洲國家支持下,開展非洲探索與殖民計劃。在亨利.莫頓.史丹利於1878年末探索了該區域後,利奧波德二世召見了他,並任命他協助建立比利時在該地區的利益。[4]利奧波德二世在1865年即位以前便極欲為比利時建立殖民地,他認為,若比利時能建立殖民地,便能大振他那相對年輕而細小的祖國的國威,更能帶來大筆穩定稅收。然而,比利時國內並不熱衷於此。在野心與固執的驅使下,利奧波德二世唯有自己執行計劃。
歐洲人在中非地區的競爭導致外交緊張,尤其在大部分地區還未被佔領的剛果盆地。1884年11月,俾斯麥召開了十四國會議(柏林會議)尋求和平解決剛果危機的方案。經過三個月磋商,在1885年2月5日,柏林會議達成共識。會議雖然沒有正式承認歐洲列強在中非地區的領土主張,但還是批准了一系列規則,以確保該地區在劃分後不會發生衝突;當中的關鍵規則包括承認剛果盆地為自由貿易區及廣泛認同任何領土主張必須以實質及持續佔有某一地區作為證據。事實上,利奧波德二世以勝利者姿態出席柏林會議。[5]經過一系列雙邊外交談判後,法國獲得剛果河北岸(今剛果共和國及中非共和國)666,000平方公里(257,000平方英里)土地,葡萄牙獲得剛果河南岸(今安哥拉部分)909,000平方公里(351,000平方英里)土地,利奧波德二世全資擁有的獨一股東「慈善」機構則獲得其餘全部土地:2,344,000平方公里(905,000 平方英里),並成立剛果自由邦。
剛果自由邦實際為國有企業,由利奧波德二世通過非政府傀儡機構國際非洲協會控制,利奧波德是唯一股東及主席。該邦領土包括今剛果民主共和國全部,1885年成立,1908年消亡,被併入比利時政府。開始時,佔領及開發剛果自由邦的廣大領土成了利奧波德的巨大負擔。比利時為利奧波德二世批出國家緊急貸款才避免了兩次破產狀態。可到了1890年代,形勢即大幅改變。由於強行開採橡膠、銅及其他位於上魯亞拉巴河盆地的礦產,加上全球性的橡膠經濟繁榮,巨額盈利由是產生。利奧波德二世利用了這筆新財富用以點綴他的祖國:奧斯登皇家畫廊、杜富蘭殖民宮、布魯塞爾凱旋門等都是以從剛果得來的財富建成。可是,不久即顯示這些利潤都是以剝削剛果本地人及掠奪當地自然資源為基礎。
自此,在利奧波德二世的統治下,剛果自由邦成了二十世紀國際上最臭名昭著的醜聞集中地。1904年初由英國領事羅傑.奇士文撰寫的報告是對「橡膠體系」無可辯駁的起訴書:「……沈寂而毫無監管的壓迫機器已使人們和土地皆筋疲力竭。」[6] 在沒有人口普查的情況下(首次於1924年舉行),是難以估計在這段時間損失了多少人口,但估計必是為數不少。根據奇士文的報告,人口減少由以下四大因素構成:「濫殺無辜」、饑荒、出生率下降及熱帶疾病。
歐洲及美國傳媒在1900年代初期向公眾披露了剛果自由邦的情況。1904年,利奧波德二世不得不准許一國際議會調查委員會進入剛果自由邦。1905年,委員會發表報告,不但確認了艾德蒙·莫內和奇士文大部分的指控,還證實了清教徒和天主教傳教團的控訴。[7]1908年,迫於公眾和外交壓力,利奧波德二世下台,並導致剛果被併吞成為比利時殖民地,是為比屬剛果。
儘管比利時最初不願意,迫於國際壓力(尤其是來自英國),最終接管了從比利時國王殖民地的自由邦。從此,它被稱為比利時屬剛果殖民地,在比利時政府的統治下直到1960年。
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剛果民族意識普遍覺醒,民族運動逐漸醞釀,越來越多的民族主義運動在剛果開始進行,包括由盧蒙巴領導的剛果民族運動黨或其他民族主義黨贏得了議會選舉,並任命盧蒙巴為總理。歐洲議會選舉約瑟夫聯盟德巴孔(ABAKO)任主席黨卡薩武布。其他政黨出現的問題包括的Parti Solidaire非公司(簡稱PSA)安托萬·基贊加的領導下,民族黨和人民商店(或PNP)阿爾伯特·德爾沃和Laurent Mbariko領導,開始獨立之路。在加丹加省(由莫伊茲·沖伯領導)和南非開賽從事獨立鬥爭中的新的領導班子。大多數的歐洲人(約10萬)在獨立後逃離該國,開闢了道路為剛果獨立的行動,以取代歐洲的軍事和行政精英的統治。最終在1960年6月30日取得了獨立。
電影泰山傳奇,故事設定於比屬剛果時期的剛果森林。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