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殘胃癌(cancer of gastric remnant)亦稱胃切除術後胃癌。指經過手術處理後的胃,在多年後較常人胃癌概率上升的一種現象。常因早期診斷困難而致末期發現,預後惡劣。殘胃癌行手術後5年生存率和未曾作過胃切除術的一般胃癌相仿。[1]
可發生於胃大部切除後的殘胃內,亦可發生於單純胃腸吻合,單純穿孔修補或迷走神經切斷後的全胃內。
若胃的首次手術就是因為胃癌,則不能歸於殘胃癌。
殘胃癌占胃癌的0.4%~5.5%。發生率各家一般認為在1~5%之間。男女之比為5.4︰1,平均發病年齡為65歲。
從胃手術至殘胃癌發生的間隔時間文獻報告不一,平均為13~19年,最長間隔40年,少數病例短於10年。一般認為,胃手術後15年內胃癌的發生率較一般人群的胃癌為低,而術後15年以上,發生率逐漸增高,至術後20年以上,其發生率則較一般人群高出6~7倍,也就是殘胃癌現象。[2]手術採畢氏Ⅱ式和單純胃空腸吻合術者比畢氏Ⅰ式者更易發生殘胃癌。殘胃癌的好發部位是吻合口。
胃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經切斷後,胃呈低酸或無酸狀態,加以胃泌素分泌下降使保護性粘液減少,胃粘膜逐步萎縮。而胃手術後的膽汁、胰液和腸液的反流更損害胃粘膜,形成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胃酸減少有利於細菌在胃內的繁殖。細菌毒素及膽汁被細菌分解的代謝產物,可有促癌作用。而含硝酸鹽還原酶的細菌更能促進致癌物亞硝胺的合成。在這些促癌物的作用下,胃粘膜可能癌變。[3]
胃手術後的疤痕甚至不吸收縫線的刺激,亦可能是殘胃癌發生的因素之一但成因可能較小。總之胃手術改變了胃的正常生理,更多地暴露於致癌、促癌物的作用之下,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殘胃癌即可發生。[4]
這也導引了一個觀點的改變,過去認為早期胃切除可以防止消化性胃潰瘍癌變的觀點,現已被否定,反而術後胃多年後更易病變。同時十二指腸潰瘍與胃潰瘍的不同點在於前者是胃酸過多,後者則是較少,所以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極稀少癌變的原因也在此,其較強的胃酸雖然造成潰瘍,但也殺滅了諸多細菌。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