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陸迪斯科 (英語:Eurodisco;有時也寫為Euro discoEuro-disco)是一種電子音樂流派,由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迪斯科演變而來,[18]該音樂流派在純電子化、機械化和未來主義的元素中融入了歐陸流行樂,[19][20]該音樂流派浮現了很多歐洲音樂製作人和音樂家,其中有喬治·莫羅德爾馬克·塞羅內英語Marc Cerrone弗蘭克·法里安英語Frank Farian,在改編美國迪斯科音樂時也融入了歐陸流行音樂和使用最新的音樂技術,如鼓機英語drum machine電子鼓合成器,從而形成了這一流派。[21]

Quick Facts 歐陸迪斯科歐洲迪斯科Eurodisco Euro-disco, 風格起源 ...
Close

許多歐洲舞曲的歌詞都是用英語演唱的,儘管演唱者的母語往往不同。此外,該流派還被認為是電子舞曲最早的形式之一,[22][23]同時也被認為是後來電子音樂流派如浩室歐陸舞曲科技舞曲的先驅。

影響

到了1983年,歐陸迪斯科的影響已滲透到美國的舞蹈和流行樂領域,歐洲的製作人和詞曲作者為美國新一代的表演者帶來了靈感。儘管1979年迪斯科在美國的倒退宣告了迪斯科的 "死亡",但隨後歐陸迪斯科風格的成功跨越了搖滾、流行和舞蹈的界限,例如有金髮美女的「呼喚我 (金髮美女歌曲)英語Call Me (Blondie song)」和勞拉·布拉尼根的「Gloria」的歌曲。[24]

其中勞拉·布拉尼根布拉尼根 (專輯)英語Branigan (album)布拉尼根 2英語Branigan 2(由德國製作人傑克·懷特 (音樂生產者)英語Jack White (music producer)製作)與喬治·莫羅德爾為音樂負責製作的美國樂隊柏林 (樂隊)英語Berlin (band)艾琳·卡拉一起,更深入地融入了歐陸迪斯科風格,並獲得了的成功。到了1984年,許多國家的音樂家都開始製作歐陸迪斯科風格的歌曲。在德國,這種音樂的著名實踐者包括摩登語錄合唱團阿拉伯風格 (組合)英語Arabesque (group)、Sandra、Fancy (歌手)英語Fancy (singer)沉默的圓圈 (德國組合)英語Silent Circle、馬克·馬瑞恩、蓮·露絲C. C. Catch。在丹麥的Laban、法國的Magazine 60、Début de Soirée和Monte Kristo、瑞典的Troll、西班牙的New Baccara和Joy (奧地利樂隊)英語Joy (Austrian band)等也與德國藝術家一起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鞏固了歐陸迪斯科的音樂地位。

參見

參考文獻

相關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