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佈
本魚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區,包括東非、紅海、留尼旺、毛里裘斯、馬達加斯加、馬爾代夫、塞舌爾群島、印度、斯里蘭卡、緬甸、馬來西亞、中國、台灣、日本、越南、印尼、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亞、澳洲、馬紹爾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密克羅尼西亞、斐濟、薩摩亞群島、關島、基里巴斯、紐埃、瓦努阿圖、法屬波里尼西亞等海域。
深度
水深3-50公尺。
特徵
本魚體延長而側扁,眼大,口大略下位。魚體呈銀灰色,有一條暗色縱帶通過眼中線直達尾柄,尾柄處有一暗色圓斑,約與瞳孔一樣大小。背鰭硬棘8枚;背鰭軟條9枚;臀鰭硬棘2枚;臀鰭軟條8枚。體長可達10公分。
生態
本魚生活於熱帶海域,成魚喜單獨棲息於礁石區域,白天躲於隱密的礁洞中,夜間則覓食附近的底棲甲殼類。屬肉食性。繁殖期時,雄魚具有口孵習性,卵約7日化成仔魚,由雄魚吐出,具短暫的仔魚飄浮期。
經濟利用
可食用,通常做下雜魚處理,製成魚粉當飼料。
參考文獻
- 台灣魚類資料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Froese, R. & Pauly, D. (eds.) (2011). Apogon fraenatus. FishBase. Version 2011-12.
- 觀賞魚圖鑑. 貓頭鷹出版社. 1996年6月.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