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2]是代表美國參加各種國際籃球賽事的球隊,現有的暱稱是夢幻隊(Dream Team)。狹義的「夢幻隊」是人們對在巴塞隆拿舉行的第二十五屆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的美國男子籃球隊的稱呼。這支球隊因為囊括了當時NBA幾乎所有的頂尖籃球員而被人們看作是最強大的籃球隊。
夢幻隊重定向於此,狹義上的夢幻隊,參見:199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美國男子籃球隊。
快速預覽 FIBA排名, 加入FIBA ...
| |||
![]() | |||
FIBA排名 | 1 ━ (2024年11月26日)[1] | ||
---|---|---|---|
加入FIBA | 1934年 | ||
所屬區域 | 美洲籃球協會 | ||
國家籃協 | USA Basketball | ||
總教練 | 史提夫·科爾 | ||
奧運會 | |||
參賽情況 | 20次 | ||
獎牌 | ![]() ![]() ![]() | ||
世界盃 | |||
參賽情況 | 19次 | ||
獎牌 | ![]() ![]() ![]() | ||
美洲籃球錦標賽 | |||
參賽情況 | 10次 | ||
獎牌 | ![]() ![]() ![]() | ||
| |||
關閉
而廣義上的「夢幻隊」則是指1994年以後,歷屆由NBA職業球員為骨幹所組成的美國男子籃球代表隊。其中,1992年的初代夢幻隊被公認為是「最佳的夢幻隊」。第二支「夢幻隊」在1994年世界籃球錦標賽上奪取了冠軍。而在1996年奧運會和2003年美洲區資格賽上都拿到了金牌。[3][4][5]雖然人們用夢幻隊稱呼之後幾乎歷屆美國男籃,不過參加2002年世界籃球錦標賽和2004年奧運會的美國隊的表現(分別只獲得第六和季軍)難以擔負得起這一稱號。2004年在奧運會上拿到季軍的美國男籃在此前的奧運決賽比賽中一共輸掉了3場,這比之前歷屆美國奧運代表隊在一個奧運周期裏輸掉的比賽都要多。這也是自從NBA球員進入美國男籃以來,他們第一次沒有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
歷史
籃球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成為正式的比賽項目。決賽中,美國隊戰勝加拿大隊,取得奧運會第一塊籃球金牌。
在此之後美國隊一直取得金牌,直到1972年首次未獲得金牌,197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籃球比賽是奧林匹克運動會歷史上最具爭議性的決賽之一。比賽的最後時刻,蘇聯隊的底線球被擋出,美國隊以50比49領先時,一位坐在看台上的奧運會官員推翻了球證的決定並要求給予蘇聯隊額外的兩秒鐘時間。隨後,蘇聯隊的投籃被擋出,美國隊開始慶祝勝利。然而,該官員要求了第三次機會,蘇聯隊藉此次機會勝出。美國隊對此提出抗議,但遭到駁回。美國隊始終拒絕領取這次比賽的銀牌。
1980年美國為了抵制蘇聯而未參與奧運。而在1988年美國隊第二次未獲得金牌,僅獲得銅牌,並且因再度輸給了蘇聯國家男子籃球隊,因而再爾後催生了夢幻隊的產生。
各賽事歷年賽績
更多資訊 奧林匹克運動會比賽記錄, 主教練 ...
奧林匹克運動會比賽記錄 | 主教練 | |||||||
---|---|---|---|---|---|---|---|---|
年份 | 成績 | 賽 | 勝 | 負 | 得 | 失 | 差 | |
![]() |
01 !![]() |
51 | 5 | 0 | 154 | 69 | +85 | 尼德爾斯(英語:Jimmy Needles) |
![]() |
01 !![]() |
8 | 8 | 0 | 524 | 256 | +268 | 白朗寧(英語:Bud Browning) |
![]() |
01 !![]() |
8 | 8 | 0 | 562 | 406 | +156 | 沃姆伯(英語:Warren Womble) |
![]() |
01 !![]() |
8 | 8 | 0 | 793 | 365 | +428 | 德加(英語:Gerald Tucker) |
![]() |
01 !![]() |
8 | 8 | 0 | 815 | 476 | +339 | 紐厄爾 |
![]() |
01 !![]() |
9 | 9 | 0 | 704 | 434 | +270 | 埃巴 |
![]() |
01 !![]() |
9 | 9 | 0 | 739 | 505 | +234 | |
![]() |
02 !![]() |
9 | 8 | 1 | 660 | 401 | +259 | 埃巴 |
![]() |
01 !![]() |
72 | 7 | 0 | 586 | 500 | +86 | 史密夫(英語:Dean Smith) |
![]() |
原本有資格衛冕冠軍,但退出賽事 | 加維特(英語:Dave Gavitt) | ||||||
![]() |
01 !![]() |
8 | 8 | 0 | 763 | 506 | +257 | 拿特 |
![]() |
03 !![]() |
8 | 7 | 1 | 733 | 490 | +243 | 湯臣(英語:John Thompson (basketball)) |
![]() |
01 !![]() |
8 | 8 | 0 | 938 | 588 | +350 | 戴利 |
![]() |
01 !![]() |
8 | 8 | 0 | 816 | 562 | +254 | 韋健士 |
![]() |
01 !![]() |
8 | 8 | 0 | 760 | 587 | +173 | 湯贊奴域 |
![]() |
03 !![]() |
8 | 5 | 3 | 705 | 668 | +37 | 布朗 |
![]() |
01 !![]() |
8 | 8 | 0 | 850 | 627 | +223 | 沙舍夫斯基 |
![]() |
01 !![]() |
8 | 8 | 0 | 924 | 667 | +257 | |
![]() |
01 !![]() |
8 | 8 | 0 | 807 | 627 | +180 | |
![]() |
01 !![]() |
6 | 5 | 1 | 594 | 474 | +120 | 普波域治 |
![]() |
01 !![]() |
6 | 6 | 0 | 632 | 518 | +114 | 史提夫·科爾 |
總計 | 17次冠軍 | 155 | 149 | 6 | 14059 | 9726 | +4333 |
關閉
- 註記:
更多資訊 世界盃籃球賽比賽記錄, 主教練 ...
世界盃籃球賽比賽記錄 | 主教練 | |||||||
---|---|---|---|---|---|---|---|---|
年份 | 成績 | 賽 | 勝 | 負 | 得 | 失 | 差 | |
![]() |
亞軍 | 6 | 5 | 1 | 258 | 233 | +25 | 卡彭特 |
![]() |
冠軍 | 9 | 9 | 0 | 614 | 388 | +226 | 沃姆伯(英語:Warren Womble) |
![]() |
亞軍 | 9 | 7 | 2 | 641 | 582 | +59 | 班尼特 |
![]() |
第四名 | 9 | 6 | 3 | 754 | 635 | +119 | 平霍爾斯特(英語:Garland F. Pinholster) |
![]() |
第四名 | 9 | 7 | 2 | 675 | 583 | +92 | 費舍爾 |
![]() |
第五名 | 9 | 6 | 3 | 703 | 577 | +126 | 費舍爾 |
![]() |
季軍 | 9 | 8 | 1 | 938 | 758 | +180 | 巴托(英語:Gene Bartow) |
![]() |
第五名 | 10 | 6 | 4 | 908 | 843 | +65 | 奧茨(英語:Bill Oates) |
![]() |
亞軍 | 9 | 7 | 2 | 857 | 768 | +89 | 韋爾泰利奇(英語:Bob Weltlich) |
![]() |
冠軍 | 10 | 9 | 1 | 845 | 712 | +133 | 奧森(英語:Lute Olson) |
![]() |
季軍 | 8 | 6 | 2 | 804 | 710 | +94 | 沙舍夫斯基 |
![]() |
冠軍 | 8 | 8 | 0 | 961 | 659 | +302 | 尼爾遜 |
![]() |
季軍 | 9 | 7 | 2 | 739 | 634 | +105 | 湯贊奴域 |
![]() |
第六名 | 9 | 6 | 3 | 832 | 679 | +153 | 卡爾 |
![]() |
季軍 | 9 | 8 | 1 | 932 | 748 | +184 | 沙舍夫斯基 |
![]() |
冠軍 | 9 | 9 | 0 | 835 | 614 | +221 | 沙舍夫斯基 |
![]() |
冠軍 | 9 | 9 | 0 | 941 | 644 | +297 | |
![]() |
第七名 | 8 | 6 | 2 | 692 | 587 | +105 | 普波域治 |
![]() ![]() ![]() |
第四名 | 8 | 5 | 3 | 836 | 701 | +135 | 科爾 |
總計 | 5次冠軍 | 167 | 135 | 32 | 14665 | 12055 | +26610 |
關閉
更多資訊 美洲盃籃球賽比賽記錄, 主教練 ...
美洲盃籃球賽比賽記錄 | 主教練 | |||||||
---|---|---|---|---|---|---|---|---|
年份 | 成績 | 賽 | 勝 | 負 | 得 | 失 | 差 | |
![]() |
沒有參賽 | |||||||
![]() | ||||||||
![]() | ||||||||
![]() |
亞軍 | 8 | 6 | 2 | 776 | 740 | +36 | 克萊明斯(英語:Bobby Cremins) |
![]() |
冠軍 | 6 | 6 | 0 | 727 | 418 | +309 | 戴利 |
![]() |
冠軍 | 7 | 6 | 1 | 710 | 659 | +51 | 蒂博(英語:Mike Thibault) |
![]() |
沒有參賽 | |||||||
![]() |
冠軍 | 9 | 8 | 1 | 845 | 759 | +86 | 米克霍恩(英語:Morris McHone) |
![]() |
冠軍 | 10 | 10 | 0 | 978 | 662 | +316 | 布朗 |
![]() |
沒有參賽1 | |||||||
![]() |
冠軍 | 10 | 10 | 0 | 1017 | 708 | +309 | 布朗 |
![]() |
第四名 | 10 | 4 | 6 | 846 | 850 | −4 | 米克霍恩(英語:Morris McHone) |
![]() |
冠軍 | 10 | 10 | 0 | 1167 | 772 | +395 | 沙舍夫斯基 |
![]() |
沒有參賽 | |||||||
![]() | ||||||||
![]() | ||||||||
![]() | ||||||||
![]() ![]() ![]() |
冠軍 | 5 | 5 | 0 | 414 | 316 | +98 | 雲根迪 |
![]() |
季軍 | 6 | 4 | 2 | 498 | 426 | +72 | 積臣(英語:Alex Jensen) |
總計 | 7次冠軍 | 81 | 69 | 12 | 7,978 | 6,310 | +1,668 |
關閉
- 註記:
- ^1 - 由國家初級學院體育協會﹙NJCAA﹚球員代表美國隊參賽2001年美洲籃球錦標賽。因此他們的成績將不會計入至美國男籃的記錄當中。
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會
1989年國際籃聯(FIBA)更改規則,允許職業球員參加國際籃球賽事。於是在美洲區預選賽中六戰全勝之後,歷來第一支網羅眾多NBA明星球員的「夢幻隊」即作為美國男子籃球代表隊,挺進巴塞隆拿奧運會。美國隊的主教練是底特律活塞(Detroit Pistons)的錫克·戴利(Chuck Daly)。他們陣中擁有極其優秀的一群籃球運動員,陣中有多達六位成員在其職業生涯中曾贏得NBA最有價值球員(Most Valuable Player,MVP)榮銜,團隊戰力驚人。米高·佐敦與基利德·德士拿同樣擁有的超強滯空技術、拉利·布特和基斯·穆連的精準三分球與罰球、魔術手莊遜和約翰·史托頓的No look pass、加上卡爾·馬龍等體格極其強壯的球員,使夢一隊有着最強的稱號,尤其是米高·佐敦,他被NBA官網宣稱為史上最偉大的籃球員。在奧運會上他們以全勝的戰績輕鬆奪冠,主教練錫克·戴利沒有叫一次暫停以表示對這批偉大球員的尊重。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助理教練 |
關閉
1994年世界男籃錦標賽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
關閉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
「夢三隊」是為參加在美國本土佐治亞州亞特蘭大舉行的1996年夏季奧運會組建的。雖然隊中的明星沒有夢一隊那麼耀眼,主要由於當年聲勢如日中天的米高·佐敦婉拒參賽,不過美國隊網羅當時NBA聯盟其他正處顛峰之年的巨星,且陣中12人全為現役職業球星,包括五位MVP級的好手,陣容仍十分豪華。美國隊囊括當年NBA「三大中鋒」奧拉祖雲、羅賓遜、奧尼爾,再加上史上最佳大前鋒之一馬龍、巴克利,禁區人手、戰力足以媲美1992年代表隊。加上當年NBA聯盟頂尖防守球員柏賓、披頓,本隊乃以防守見長;雖在平均得分、勝分方面表現不及1992、1994兩代表隊耀眼,但平均失分更創新低。美國隊在1996年奧運會上獨步天下,每場比賽都贏下超過20分,最後在決賽中他們以95-69戰勝南斯拉夫奪得金牌。主教練萊尼·韋健士讓本國的球迷在主場看到了精彩的比賽,滿足了他們的願望。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助理教練
|
關閉
1998年世界男籃錦標賽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
關閉
2000年悉尼奧運會
由於在1998年NBA的勞資糾紛引發了罷工,在未有NBA球員出戰世界男籃錦標賽的情況下,最終只獲得銅牌,未能取得出戰悉尼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因此,美國隊必須參加1999年美洲籃球錦標賽,並且必須取得前兩名才可獲得奧運參賽資格。
自1990年代後期起,越來越多美國外的其他國家的球員成為了NBA賽場上的巨星,這些國家的籃球也漸漸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因此,美國隊擔負起了維護美國籃球尊嚴的任務。這支球隊再次由NBA球員組成,雖然其中有數名超級巨星,不過也有不少球員只能算二流。美國隊在主教練魯迪·湯贊奴域(Rudy Tomjanovich)的率領下參加了在悉尼舉行的2000年奧運會。他們的前兩戰都是大勝,不過之後對手與他們的分差越來越小。小組賽中85-76勝立陶宛是美國隊第一次沒有以兩位數優勢戰勝對手。對美國隊最大的震動是他們在半決賽中如履薄冰地以85-83兩分之差戰勝立陶宛。如果不是立陶宛球星沙魯諾斯·亞西克維丘斯(Sarunas Jasikevicius)沒有投中終場前的壓哨三分,夢四隊甚至會折戟半決賽。美國隊在決賽中也只是以85-75小勝法國,獲得了金牌。雖然美國隊在2000年奧運會上衛冕成功,但是也正是從此開始,美國隊開始褪去天下無敵的光環。值得一提的是,在對上法國的比賽中,一次中距離投籃未進讓法國搶到籃板球,但隨即被文斯·卡達(Vince Carter)搶截,面對前方7呎2吋的中鋒弗雷戴歷·維斯(Fredric Weis),卡達直接跳越過了魏斯,完成了一個驚天的暴扣。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助理教練
|
關閉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助理教練
|
關閉
更多資訊 賽事, 日期 ...
賽事 | 日期 | 比分 | 對方 | 分差 |
---|---|---|---|---|
預賽第1場 | 1999年7月15日 | 118:72 | ![]() |
+46 |
預賽第2場 | 1999年7月16日 | 94:60 | ![]() |
+34 |
預賽第3場 | 1999年7月17日 | 103:72 | ![]() |
+31 |
預賽第4場 | 1999年7月18日 | 88:52 | ![]() |
+33 |
複賽第1場 | 1999年7月19日 | 107:71 | ![]() |
+36 |
複賽第2場 | 1999年7月20日 | 90:73 | ![]() |
+17 |
複賽第3場 | 1999年7月21日 | 83:61 | ![]() |
+22 |
複賽第4場 | 1999年7月22日 | 115:76 | ![]() |
+39 |
準決賽 | 1999年7月24日 | 88:59 | ![]() |
+29 |
冠軍賽 | 1999年7月25日 | 92:66 | ![]() |
+26 |
關閉
2002年世界男籃錦標賽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
關閉
更多資訊 賽事, 日期 ...
賽事 | 日期 | 比分 | 對方 | 分差 |
---|---|---|---|---|
預賽第1場 | 2002年8月29日 | 110:60 | ![]() |
+50 |
預賽第2場 | 2002年8月30日 | 104:87 | ![]() |
+17 |
預賽第3場 | 2002年8月31日 | 84:65 | ![]() |
+19 |
複賽第1場 | 2002年9月2日 | 106:82 | ![]() |
+24 |
複賽第2場 | 2002年9月3日 | 110:62 | ![]() |
+48 |
複賽第3場 | 2002年9月3日 | 80:87 | ![]() |
-7 |
半準決賽 | 2002年9月5日 | 78:81 | ![]() |
-3 |
第5至8名附加賽 | 2002年9月6日 | 84:74 | ![]() |
+10 |
第5名排名賽 | 2002年9月7日 | 75:81 | ![]() |
-6 |
關閉
2004年雅典奧運會
由於2002年世錦賽排名不佳,美國必須參加2003年的美洲籃球錦標賽(即2004年夏季奧運會美洲區預選賽),贏得前三名才能取得奧運參賽資格。受到上一年慘敗的刺激,許多NBA一流球星配合參賽,輕鬆獲得了預選賽第一名,同時也取得了在次年夏天進軍希臘雅典的資格。
不過,這個在2003年美洲杯賽重振美國男籃聲勢的陣容很快就分崩離析了。出於安全原因,12名球員中有10人選擇不去雅典比賽。美國籃協只得尋找替代人選,最終經過修補的美國隊陣容與原本大異,只有兩位MVP級的巨星添·鄧肯(Tim Duncan)和阿倫·艾佛遜(Allen Iverson)未曾更動。雖然由於班底是NBA球員,然而該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也有一些媒體稱之為「夢魘隊」("Nightmare Team")。
在奧運會前,美國隊就在德國科隆被意大利大勝17分;而兩天後還是在科隆,美國隊靠着阿倫·艾佛遜的超大號壓哨三分才終結與德國的奧運熱身賽。這讓世界各國第一次發現,美國隊原來如此不堪一擊。美國人的實力在2004年8月15日的雅典得到了驗證,波多黎各在雅典奧運會的揭幕戰中以92-73大勝美國隊。這是美國男籃在奧運會歷史上第三次輸球。波多黎各球星卡路士·艾萊奧(Carlos Arroyo)掀起的進攻狂潮表明,國際籃球已經趕上了美國籃球的步伐。
在險勝希臘和澳洲之後,美國男籃輸給了立陶宛。此時他們在奧運會中2勝2負。四年前錯失反敗為勝的壓哨三分機會的沙魯諾斯·亞西克維丘斯這次為立陶宛狂取28分。由於以89-53大勝安哥拉,美國隊得以通過小分優勢以小組第四名出線,這是該組種子隊中排名最低的。在四分之一決賽中,面對之前保持全勝西班牙,美國人在場上表現出了優勢。憑藉史提芬·馬布里﹙Stephon Marbury﹚的31分,美國隊以102-94戰勝了西班牙人,把他們排除出爭奪獎牌的行列。
不過比賽中的一些跡象表明,美國隊可能在之後輸球。果然在半決賽中他們被阿根廷以89-81淘汰出局,徹底斷絕了他們爭奪金牌的希望。之後美國隊在銅牌爭奪戰中以104-96戰勝立陶宛,結束了他們的奧運會之旅。這是美國男籃在奧運會歷史上第二次沒有獲得金牌。2004年前,美國男籃在奧運會中只輸了2場,而這一次他們一屆比賽就輸掉了3場。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助理教練
|
關閉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助理教練
|
關閉
更多資訊 賽事, 日期 ...
賽事 | 日期 | 比分 | 對方 | 分差 |
---|---|---|---|---|
預賽第1場 | 2003年8月20日 | 110:76 | ![]() |
+34 |
預賽第2場 | 2003年8月21日 | 111:73 | ![]() |
+38 |
預賽第3場 | 2003年8月22日 | 98:68 | ![]() |
+30 |
預賽第4場 | 2003年8月23日 | 113:55 | ![]() |
+58 |
複賽第1場 | 2003年8月25日 | 111:71 | ![]() |
+40 |
複賽第2場 | 2003年8月26日 | 94:86 | ![]() |
+8 |
複賽第3場 | 2003年8月27日 | 96:69 | ![]() |
+27 |
複賽第4場 | 2003年8月28日 | 91:65 | ![]() |
+26 |
準決賽 | 2003年8月30日 | 87:71 | ![]() |
+16 |
冠軍賽 | 2003年8月31日 | 106:73 | ![]() |
+33 |
關閉
2006年世界男籃錦標賽
針對先前因賽前準備及臨戰人手不足,以致無法發揮應有戰力,導致美國國家男籃代表隊在國際大賽成績不彰的教訓,美國籃球當局改弦更張,決定以超額選拔、長期培訓方式組成美國國家男籃代表隊,備戰2008年北京奧運。這將是美國首度以同一支隊伍參加世錦賽及奧運男籃賽,並將成為歷來成軍時間最長的美國隊。最初遴選的廿五名選手,在賽前數月已有數名因故陸續退出培訓隊;再經過在中國、韓國多場練習賽的測試,最後決定出十二名美國國家男籃代表隊名單參加2006年8月由日本主辦的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
本屆世錦賽預賽與中國、意大利、波多黎各、塞內加爾,以及斯洛文尼亞分在同組,以五戰全勝之姿晉級。十六強複賽輕取澳洲後,八強戰戰勝德國隊,但在四強賽中不敵希臘,再次失去爭奪世錦賽冠軍的資格。最終美國隊在三、四名決賽中戰勝阿根廷隊獲得季軍。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
關閉
更多資訊 賽事, 日期 ...
賽事 | 日期 | 比分 | 對方 | 分差 |
---|---|---|---|---|
預賽第1場 | 2006年8月19日 | 111:100 | ![]() |
+11 |
預賽第2場 | 2006年8月20日 | 121:90 | ![]() |
+31 |
預賽第3場 | 2006年8月22日 | 114:95 | ![]() |
+19 |
預賽第4場 | 2006年8月23日 | 94:85 | ![]() |
+9 |
預賽第5場 | 2006年8月24日 | 103:58 | ![]() |
+45 |
淘汰賽 | 2006年8月27日 | 113:73 | ![]() |
+40 |
半準決賽 | 2006年8月30日 | 85:65 | ![]() |
+20 |
準決賽 | 2006年9月1日 | 95:101 | ![]() |
-6 |
季軍賽 | 2006年9月2日 | 96:81 | ![]() |
+15 |
關閉
2008年北京奧運會
為備戰2008年北京奧運及補充球員數目。於2006-07 NBA賽季再次增兵,並在2007年美洲籃球錦標賽奪冠,取得2008年奧運會參賽資格。本次參賽球員名單亦新加入了高比·拜仁,這次是他首次正式代表國家隊出場,此舉有助增強隊伍的實力,尤其是大大增強了團隊的精神凝聚力,使眾巨星可以更好的合作。「夢八隊」也被譽為「夢一隊」之後最強的一屆美國男籃。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
關閉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助理教練
|
關閉
更多資訊 賽事, 日期 ...
賽事 | 日期 | 比分 | 對方 | 分差 |
---|---|---|---|---|
預賽第1場 | 2007年8月22日 | 112:69 | ![]() |
+43 |
預賽第2場 | 2007年8月23日 | 123:59 | ![]() |
+64 |
預賽第3場 | 2007年8月25日 | 113:63 | ![]() |
+50 |
預賽第4場 | 2007年8月26日 | 113:76 | ![]() |
+37 |
複賽第1場 | 2007年8月27日 | 127:100 | ![]() |
+27 |
複賽第2場 | 2007年8月28日 | 117:78 | ![]() |
+39 |
複賽第3場 | 2007年8月29日 | 118:79 | ![]() |
+39 |
複賽第4場 | 2007年8月30日 | 91:76 | ![]() |
+15 |
準決賽 | 2007年9月1日 | 135:91 | ![]() |
+44 |
冠軍賽 | 2007年9月2日 | 118:81 | ![]() |
+37 |
關閉
2010年世界男籃錦標賽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
關閉
更多資訊 賽事, 日期 ...
賽事 | 日期 | 比分 | 對方 | 分差 |
---|---|---|---|---|
預賽第1場 | 2010年8月28日 | 106:78 | ![]() |
+28 |
預賽第2場 | 2010年8月29日 | 99:77 | ![]() |
+22 |
預賽第3場 | 2010年8月30日 | 70:68 | ![]() |
+2 |
預賽第4場 | 2010年9月1日 | 88:51 | ![]() |
+37 |
預賽第5場 | 2010年9月2日 | 92:57 | ![]() |
+35 |
淘汰賽 | 2010年9月6日 | 121:66 | ![]() |
+55 |
半準決賽 | 2010年9月9日 | 89:79 | ![]() |
+10 |
準決賽 | 2010年9月11日 | 89:74 | ![]() |
+15 |
冠軍賽 | 2010年9月12日 | 81:64 | ![]() |
+17 |
關閉
2012年倫敦奧運會
2012年1月,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公佈出戰奧運會的初步20人名單,當中有7人後來因傷無緣最終名單和有1人主動放棄出戰奧運的資格。最終「夢十隊」的12人球員名單當中有五人是曾參加過2008年北京奧運的奪金老臣,另外五人則是曾參加過2010年世錦賽的奪冠新人。除此以外,本屆入選名單亦有兩名球員是首次代表國家隊參加主要國際賽事。而「夢十隊」亦是老將高比·拜仁最後一次代表美國男籃出戰奧運會。賽前,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再次被外界普遍認為這支「夢十隊」的內線身高偏矮,也許未能對抗歐洲一眾強大內線。最終美國男籃在倫敦奧運以八戰全勝的成績獲得冠軍,成功衛冕金牌,並在預賽對陣尼日利亞隊的比賽中拿下156分,創下奧運籃球賽事史上最大得分紀錄。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助理教練
|
關閉
2014年世界盃籃球賽
由美國著名教練米克·沙舍夫斯基(外號K教練)帶領下,由眾多NBA全明星球員組成「夢十一隊」參加2014年西班牙世界盃籃球賽。最終美國隊以九戰全勝,贏得隊史的第五座世界籃球錦標賽冠軍。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助理教練
|
關閉
更多資訊 賽事, 日期 ...
賽事 | 日期 | 比分 | 對方 | 分差 |
---|---|---|---|---|
預賽第1場 | 2014年8月30日 | 114:55 | ![]() |
+59 |
預賽第2場 | 2014年8月31日 | 98:77 | ![]() |
+21 |
預賽第3場 | 2014年9月2日 | 98:71 | ![]() |
+27 |
預賽第4場 | 2014年9月3日 | 106:71 | ![]() |
+35 |
預賽第5場 | 2014年9月4日 | 95:71 | ![]() |
+24 |
淘汰賽 | 2014年9月6日 | 86:63 | ![]() |
+23 |
半準決賽 | 2014年9月9日 | 119:76 | ![]() |
+43 |
準決賽 | 2014年9月11日 | 96:68 | ![]() |
+28 |
冠軍賽 | 2014年9月14日 | 129:92 | ![]() |
+37 |
關閉
2016年里約奧運會
由於願意出戰里約奧運會的球員們為數眾多,為了讓美國男籃總經理傑里·科朗格洛(英語:Jerry Colangelo)及主帥米克·沙舍夫斯基篩選出最終的12人大名單,據報道初選名單球員都被要求參加下個月的集訓。最終在2016年6月25日公佈出戰里約奧運的最終12人名單。美國「夢十二隊」為連續奪得第三枚奧運會男籃比賽的金牌而奮戰,而在名單當中只有奇雲·杜蘭特和卡美路·安東尼有參加過奧運會比賽的經驗。球隊最後以全勝姿態勝下里約奧運會金牌。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助理教練
|
關閉
2019年世界盃籃球賽
由於大部分國家隊主力傾向備戰新賽季或拒絕參加世界盃籃球賽,導致這次出戰的球員是歷屆星度最低,是繼2004年雅典奧運會2006年世錦賽後再次遭受到各個歐美球隊挑戰。美國隊的主教練是聖安東尼奧馬刺教練格格雷格·普波域治(Gregg Popovich)。
在世界盃美國隊在中國北京碰上首次進軍世界盃的捷克以88-67大勝21分;而兩天後是在上海市東方體育中心,面對土耳其差點翻船,幸好加時賽土耳其4罰皆失,加時賽93-92險勝。在險勝土耳其之後,美國男籃毫無意外戰勝日本。此時他們在世界盃中3勝0負晉級,第二圈跟希臘和巴西爭取八強資格,先以69-53在焦土戰勝出,面對巴西一路糾纏,第四節的一波帶走89-73獲勝。
在八強賽中,面對擁有魯迪·高比亞﹙Rudy Gobert﹚坐鎮禁區的法國,美國在場上討不到便宜。儘管當路雲·米曹有29分進帳,最終79:89首次在世界盃輸給法國,將在排名賽碰上塞爾維亞。在對塞爾維亞美國開局不理想,讓塞爾維亞打出單節32-7的比分,到了第二節美國隊回穩33-14攻勢與塞爾維亞半場打完4分落後,下半場一度被拉開分差後再度追進,最終89:94輸塞爾維亞,也是美國隊參加世界盃以來最差名次。對波蘭美國開局雖然不錯,始終一直拉不開,到了第三節美國隊被波蘭單節16-25攻勢被追到8分差,第四節總算回穩,最終87:74勝波蘭,美國隊拿到世界盃第七名。但仍得以晉級奧運會。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助理教練
|
關閉
更多資訊 排名, 賽 ...
|
|
關閉
2020年東京奧運會
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在2019年世界盃籃球賽上雖然只取得了第七名,但仍憑着美洲區國家前2名的位置,直接獲得東京奧運資格。2020年4月,美國男子籃球隊公佈了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44名球員的初步入圍名單,但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奧運會於2020年3月24日宣佈推遲到2021年,美國男籃將入圍名單增加至57名球員。最終球隊取決於球員的健康狀況和可用性而選定出戰奧運會的12人名單。這支「夢十四」當中只有奇雲·杜蘭特、祖蒙特·格連、基斯·米度頓和積臣·帝譚曾經出戰奧運會或世界盃,其餘八名球員都沒有國際大賽經驗,因此出戰在FIBA規則下的奧運會,這些球員不一定能夠打出自己在NBA的表現。
在奧運會小組賽階段,美國隊出師不利首戰以76-83輸給了法國隊。隨後,美國隊接連戰勝伊朗隊、捷克隊,順利闖入淘汰賽階段。1/4決賽中,美國隊95-81淘汰西班牙隊。而後,美國隊在半決賽中以97-78大勝澳洲隊,闖入決賽。決賽中,美國隊成功復仇法國隊以87-82獲勝,成功衛冕。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助理教練
|
關閉
2023年世界盃籃球賽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助理教練 |
關閉
2024年巴黎奧運會
更多資訊 球員, 教練團 ...
球員 | 教練團 | |||||||||||||||||||||||||||||||||||||||||||||||||||||||||||||||||||||||||||||||||||||||||||
---|---|---|---|---|---|---|---|---|---|---|---|---|---|---|---|---|---|---|---|---|---|---|---|---|---|---|---|---|---|---|---|---|---|---|---|---|---|---|---|---|---|---|---|---|---|---|---|---|---|---|---|---|---|---|---|---|---|---|---|---|---|---|---|---|---|---|---|---|---|---|---|---|---|---|---|---|---|---|---|---|---|---|---|---|---|---|---|---|---|---|---|---|
|
主教練 助理教練 |
關閉
參考資料
- FIBA Ranking Presented by Nike. FIBA. 2024年11月26日 [2024年11月26日].
- USA Basketball Men's Senior National Team All-Time Roster. usabasketball.com.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7月18日).
- PopMatters Sports Feature | The Globalized Association. PopMatters.com. [2010-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