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有色體[1](英語:chromoplast)又稱雜色體[2]、色質體[3],是植物、藻類等能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細胞中的一種質粒體[4],通稱含有色素的質粒體,常和沒有色素的白色體比較。有色體因含有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番茄紅素、辣椒紅素等色素而呈紅色、橘色或黃色,其中類胡蘿蔔素佔一半以上[5]。有色體是進行生產與儲存色素的場所[4],為許多植物花瓣、果實與老葉的顏色來源[6]。
有色體大多在植物有色的器官細胞中被發現,如水果和花瓣,其中的色素為這些部位的顏色來源,主要的目的為吸引昆蟲等動物前來協助授粉或傳播種子,另外也出現在胡蘿蔔的根部等貯藏結構中。有色體中的超顯微結構有許多類型,因不同植物而異[7],多數為球狀(globulous),類胡蘿蔔素與質粒體小球結合,如向日葵、蒲公英等的花瓣中的有色體[5];水仙的花瓣與番茄果實的有色體為膜狀(membranous),具有多層的膜,類胡蘿蔔素位於膜上;辣椒果皮與黃瓜花瓣中的有色體呈細絲束狀(tubulous),類胡蘿蔔素位於細絲上;結晶狀(crystalline)有色體中的胡蘿蔔素形成結晶,胡蘿蔔根部的有色體即屬此類;另外有些犁頭尖屬植物的有色體則有交織成網狀的細管組成[6]。
有色體和白色體、葉綠體等質粒體關係均很密切,皆是來自藍綠菌的內共生[7][8],在某些情況下可互相轉換,如植物的果實成熟時,葉綠體和白色體可以轉換成有色體,進而改變果實的顏色。葉綠體轉換成有色體的過程中,其類囊體的膜結構會漸被分解,質粒體小球(plastoglobuli)增加,先形成同時含有葉綠素與類胡蘿蔔素的過渡型質粒體,再轉換成不含有葉綠素的成熟有色體[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