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曾國歷史首見於《左傳》,公元前706年,楚國攻打隨國,但隨後撤兵,即速杞之戰[1]。
需要指出的是,春秋時代的晉國有一地名隨,即《春秋左氏傳·隱公五年》記載的「翼侯奔隨」。此地後來作為晉國名臣士會的封地,因此《春秋左氏傳·文公十三年》有將士會稱為隨會。這一位於今山西省汾河流域的隨地,據童書業說,前身也是一古國。童書業並指出,山西省汾河流域的古國如隨國、鄂國、唐國(後改稱晉國)、沈國、黃國等,在江漢流域附近都有同名國[2]。
隨國屬於漢江流域的姬姓諸侯國集團(即漢陽諸姬)。在春秋初期楚國未成為霸主前,隨國勢力一度強大,為漢水東岸各國之首。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侵略隨國卻半途而廢,楚國此時自認不得志於漢江流域。公元前704年,楚國再次侵略隨國,並取得會戰的勝利,然楚國實力尚不足以吞併隨國,所以在當年即與隨國講和。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卒於侵略隨國的征途,當年隨國求和。此後的幾十年間,楚國四處征伐而逐漸吞併漢水流域諸小國。公元前640年,隨國率領漢陽諸姬背叛楚國,楚國擊敗之,雙方言和。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當年,晉國人有言,漢陽諸姬已經全部為楚國所有。隨國以輔佐楚王換得允諾不征討為條件[3]、淪為楚國的附庸,隨國君主世代存續,但不再被中原諸侯國視為獨立而有資格參與盟會的諸侯國。
公元前506年,吳國攻破楚國都城郢,楚昭王出奔至隨地。隨人在吳國的壓力下,並未將楚昭王交給吳國,為楚國立下保護楚王的功勞,因此楚國對隨有所獎勵。公元前494年,《春秋經》記載:「楚子、陳侯、隨侯、許男伐蔡」。《春秋經》本於魯國的國史,此載被杜預等註釋者認為是楚國為了報答隨的功勞,而使隨國重返獨立的諸侯國行列。
有學者依據早期考古發現指出,曾國為楚所滅,重要依據是隨州擂鼓墩曾侯乙陵園出現了楚國墓葬。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勤通過對文獻和最新考古資料指出,曾侯乙陵園出現的楚國墓葬,並沒有直接打破曾國國君墓,很可能是曾國陵園的附屬墓,加之這一時期曾楚關係已進入融合狀態,據此推斷曾國國都被楚國佔領的觀點很難成立。此外,文峰塔墓地出土有「曾侯丙」銘文銅缶的M18,是目前考古所見最晚一代曾侯墓。曾侯丙年代為戰國中期,晚於曾侯乙,說明曾國至少到曾侯丙時仍保持着諸侯國地位,並非在曾侯乙時就被楚所滅。方勤認為,在秦統一的大背景下,隨着秦占楚地,曾國隨楚國一併遷移[4]。
曾國(隨州一帶出土銘文揭示的曾國),不見於文獻記載,然而自宋以來,曾國銅器即累見於世。北宋時湖北安陸一帶即出土過兩件曾侯鍾,1933年安徽壽縣朱家集楚王墓被盜掘,出土一對曾姬壺。1978年,曾侯乙墓發掘,舉世震驚。人們既感嘆於其文物的精美,也自此知道歷史上曾存在一個國家「曾」,這是一個從未在文獻中有過記載的國家。
自曾國在考古發掘中被發現,困擾史學界最大的問題漸漸轉移到「曾隨關係」上:「曾」是只見出土文物,歷史文獻未著一字;「隨」僅在古典文獻中有記載,鮮少發現實物遺存。在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隨國疆域內,卻屢屢發掘出了曾國的墓葬。時間、空間交織在一起,文獻記載、出土文物千頭萬緒。
由於史書中沒有關於該國的記載,這使得曾國與春秋時期的鄫國的關係、與隨國的關係被稱為「曾、隨之謎」或「曾國之謎」,學術界曾經有主要以下三種觀點:
但隨着隨州文峰塔曾侯墓地和葉家山曾侯墓地的發掘,出土青銅器上的銘文最終解開了懸案,根據銘文指出曾國的始祖是后稷的後裔南宮适[10]。文峰塔東周曾侯墓中,曾侯編鐘上有段銘文:「白适上通,左右文、武,達殷之命,撫定天下,王遣命南公,縈宅土……」「白适」為西周重臣、文王四友之一的南宮适。銘文說,南宮适得到周王重用,輔佐周文王、武王,滅殷平定天下,周王即分封南宮适,到南方營建城址。銘文出自曾侯墓,周王顯然分封的是曾國,受封地在今隨州地域,也就是史書記載的隨國。
漢水下游以東的隨州地區,史稱「漢東」,也被稱作「漢陽」或「漢川」。史書記載,周王在漢東一帶分封有眾多的姬姓諸侯國,素有「漢陽諸姬」之稱。隨州東北部、西南部分別為桐柏山和大洪山山系。在桐柏山和大洪山山系之間,從棗陽到隨州形成一條狹長通道,被稱作「隨棗走廊」。沿此「走廊」由南陽盆地經由襄陽、棗陽南下可直貫漢水下游,狹窄且無山系阻擋,可謂是周王朝控制南方的軍事要衝之地。《左傳·桓公六年》:「漢東之國,隨為大」。意為周王在漢水東面分封的諸國中,隨國(即曾國)最大。
葉家山西周曾侯犺墓一件簋上的銘文:「犺乍剌考南公寶尊彝」。曾侯犺稱「南公」為「考」,「考」為對逝去父輩的稱謂。由此可知,曾侯犺為被封於曾國的南宮适的後代。新挖掘的棗樹林墓地,出土的青銅編中銘文顯示「余文王之孫,穆侯元子,出邦於曾」等內容,說明曾侯是文王之後。[11]
在曾侯乙墓出土的65件編鐘中有一鎛鍾,鎛鍾上169字銘文,銘文上說楚王曾經被曾國所救,即傳世文獻上所記載的發生在公元前506年的吳楚之戰,所記的主要國家是吳、楚、曾,而史書上卻記載「楚王奔隨」,隨人救楚。曾侯乙死後,昭王之子楚惠王專門製作鎛鍾以國禮相贈,出土時還懸掛在最顯眼的位置。並發現刻有「隨」銅器[12],銘文為「隨大司馬嘉有之行戈」。
至此曾即是隨可謂塵埃落定[13][14][15][16];曾是封侯的名稱,隨是地名,為曾國的政治中心;曾國即隨國,係一國兩名,「繒」與曾無關。至於史書稱隨國,蓋因其都邑「隨」且附庸楚而以地稱之[17]。
考古出土的青銅器中有許多含有「曾公」、「曾伯」、「曾子」的稱呼,然而王世民指出曾國青銅器銘文能夠肯定的爵稱,也僅有「侯」一種[18]。黃尚明和黃鳳春所列出的曾侯列表均將稱呼為「曾侯」的認定為曾侯,其他都不納入[19][20],黃鳳春還認為「公」、「伯」只是尊稱,也不排除後來有繼位為侯的[2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