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雙邊關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韓關係(日語:日韓関係/にっかんかんけい)或韓日關係(韓語:한일관계/韓日關係)是指韓國與日本的雙邊關係。1951年10月,日韓雙方在美國的積極調解下,開始了邦交正常化的預備性會談。但由於雙方對日佔時期歷史問題分歧過大,日韓雙方在經歷了13年8個月的談判後,才於1965年6月22日最終簽署《韓日基本關係條約》,建立外交關係。
日本與朝鮮半島的最早的接觸被認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據記載當時有人從百濟、新羅、伽耶移民到日本的九州地區[1]。同時,佛教也是從朝鮮半島的新羅傳入日本的,因為當時百濟南部及新羅即現時韓國境內。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萬曆朝鮮戰爭爆發,最終得明朝援助而擊退日軍,至1894年,現代化後的日本在甲午戰爭後勢力開始向朝鮮半島急劇擴張。1904年,日本與大韓帝國簽訂第一個保護國條約。 1910年8月22日,《日韓合併條約》簽訂,朝鮮半島被日本吞併。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對朝鮮半島35年的統治結束。8月21日蘇聯紅軍佔領平壤並建立了蘇聯軍事政府,8月25日美軍登陸仁川。9月8日美國遠東軍司令部在朝鮮半島南部成立駐朝鮮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USAMGIK)。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後,韓國和日本都處在美國的佔領之下。韓日之間就急需解決的問題需通過美國佔領當局來協調處理。對於日本在韓國的遺留財產,美國發佈軍政法令宣佈禁止轉移或處理公有部分,並將私有部分劃歸為美軍政當局所有。大韓民國政府成立後,美軍政府根據1948年9月11日簽訂的《關於韓美財政及財產的協定》,將沒收的日本財產轉交給了新成立的韓國政府。1945年8月27日,駐日盟軍最高統帥設定了「關於日本人捕魚和捕鯨作業的成文區域」,即「麥克阿瑟線」,以保護水產資源和限制日本的漁業活動。但是,日本的漁船經常越線到韓國海域捕魚。1947年2月,韓國開始扣留越線的日本漁船並將其轉交釜山美軍政機關處理。大韓民國成立後,韓國對越線日本漁船態度更加強硬,甚至發生過炮擊事件。[2]:276[3]:154
隨着冷戰格局在亞洲的形成,美國迅速從壓制日本的政策轉變為扶植其成為美國的重要盟友。在制定《對日媾和條約》時,韓國對有關領土和撤銷「麥克阿瑟線」,以及日本在韓財產等問題向美國提出了強烈不滿。但美國對韓國的交涉反應冷淡。《三藩市和約》模糊了獨島(竹島)的主權歸屬。此後,日韓兩國對獨島的主權問題爭論不休。對於日本對其在韓財產及其財產請求權問題的處理,《三藩市和約》也沒做明確的規定,而是要雙方協商解決。在韓日邦交正常化的談判過程中,日本為此提出了將韓國對日請求權與韓國取得的在韓日本財產相互抵消的「抵消論」,使韓國在談判中處於不利地位。美國出於對冷戰的考慮,將日本確定為其在亞洲政策的核心目標,從而在姌和條約中偏袒日本,限制韓國的要求,使韓日糾紛失去了一次重要的解決機會。[4]:277-278[2]
為實現以日本為中心的亞洲冷戰佈局,美國積極調解韓日這兩個亞洲盟國的關係。1951年10月,韓日雙方在美國的敦促下,開始了邦交正常化的預備性會談。但前五輪的會談進展緩慢[2]:278[4]:62[3]:155-156。1954年鳩山一郎出任日本首相後,日本政府允許在日朝鮮人建立親朝鮮的旅日朝鮮人總聯合會並允許在日朝鮮人前往朝鮮定居,導致日韓關係進一步跌入谷底。1959年,日本將7.5萬餘名韓僑遣返給朝鮮,而不是韓國[3]:168。1961年朴正熙上台後,韓國政治文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對日問題上也採取了更為務實的態度。1961年10月20日,在第六輪會談上,首席代表被換成了經濟界人士,雙方都希望通過經濟合作來解決分歧。11月,朴正熙在訪問美國途中與時任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就財產請求權舉行了兩次會談。1962年10月和11月,金鐘泌兩次訪問日本,與日本大平正芳外相就財產請求權問題達成初步協議。日本通過向韓國提供無償、有償的經濟合作資金解決財產請求權問題。雙方還同意以12海里基線取代「李承晚線」。不過,韓日兩國對戰爭補償款項的名稱問題上嚴重分歧。韓方希望使用「索賠權」一詞,而日方堅持「經濟合作資金」一詞。在第六輪談判中,韓日兩國國內的反對聲音高漲。迫於壓力,第六輪韓日會談被迫中斷。1963年底,朴正熙通過競選當選韓國總統後,其政權的合法性得到了加強。1964年11月,佐藤榮作上台。雙方在邦交正常化上表現出更加積極和務實的態度。1964年12月,雙方舉行了第七次會談。1965年2月,時任日本外相椎名應韓國外務部長李東元的邀請訪問韓國,雙方草簽了《韓日基本關係條約》。美國對這一重大進展非常滿意,時任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為此對朴正熙大為讚揚[3]:278-279。
1965年6月22日,韓日雙方在經歷13年零8個月的談判後,在日本首相官邸舉行《韓日基本關係條約》、《關於旅日朝鮮僑民法律地位和待遇的協定》、《日韓漁業協定》、《日韓關於解決對日財產請求權和經濟合作的協定》、《日韓關於文物及 合作的協定》等文件的簽署儀式。[3]:1722005年1月17日,韓國公開了韓日會談記錄等外交文件。在第六輪會談時,韓方為包括930,081名倖存者、77,603名死難者家屬、25,000名傷者的總計1,032,684名被徵用者,向日方提出了總計3.64億美元的補償款。補償額度為倖存者每人200美元,死者家屬1,650美元,傷者2,000美元。雙方最終商定,日本提供3億美元無償援助、2億美元有償援助,以及3億美元商業貸款,「一次性解決」受害者索賠問題。韓國政府放棄「索賠權」,接受「經濟合作」。不過,朴正熙政府並沒有將賠償金發放給受害者,而是用來發展經濟,無償資金主要被投向農、林、漁和原材料部門,貸款則被用於建設鋼鐵、公路等基礎設施項目上。1975—1977年,朴正熙當局只是根據《對日民間索賠補償法》等相關法律,在有限的範圍內發放了少量的補償金。[3]:172
1965年,日韓建交後,兩國關係得到了很大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由於韓國中央情報部在東京執行的金大中綁架事件和韓裔日本人文世光赴韓刺殺朴正熙未遂事件使兩國關係走入低谷。後經美國的調解和雙方努力,兩國關係得到了恢復。[2]:276
1982年,中曾根康弘出任日本首相後,韓日關係開始升溫。1983年1月1日,中曾根康弘應韓國總統全斗煥的邀請訪問韓國。這是日本首相首次出訪韓國。日本向韓國提供了40億美元的貸款,幫助韓國解決20世紀70年代末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困難。1984年,全斗煥對日本進行了回訪。這也是韓國總統對日本的首次訪問,使韓日關係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3]:194[5]:232
金泳三執政時期(1993—1998),韓日關係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兩國間的矛盾和障礙有所化解,日本政要在「道歉問題」上有了一定的突破。1992年,時任日本首相宮澤喜一訪韓時承認日軍在二戰期間曾徵召慰安婦,表示對「被徵召的朝鮮婦女經受的難以用筆墨和言詞形容的痛苦表示由衷的歉意並進行反省」。1993年,細川護熙訪韓時首次表示日韓合併為「殖民統治」,對朝鮮半島人民所經歷的「各種各樣的令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和悲傷」,他想以「加害人的身份從內心進行反省並深表歉意」。村山富市執政時,他對日本在韓國的殖民統治 「表示由衷的歉意和深刻的反省」。韓日歷史矛盾的化解使兩國關係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金泳三政府提出「新的韓國與新的日本要手挽手,真正地建立一個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互補性的夥伴關係」。[3]:211[5]:232
金大中執政時期(1998—2003),韓日關係進入了蜜月期。1998年,時任日本首相小淵惠三提出「20世紀發生的事情,要在20世紀內解決」的政見,並邀請金大中訪日。[6]同年10月,金大中在訪日期間與日本簽署了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新型夥伴關係的《韓日夥伴關係共同宣言》。日本首次以聯合宣言的形式向韓國就歷史問題表示「痛切的反省和道歉」。[7][8][3]:218韓國同意在五年內分三個階段解禁對日本文化產品的進口[9]。韓日兩國還簽訂了新的《韓日漁業協定》,雙邊關係得到提升[10]:460-461。2002年,韓日兩國聯合舉辦了世界盃足球賽[11][3]:218。
盧武鉉執政時期(2003—2008),兩國首腦曾進行互訪。但由於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殖民統治時期受害者賠償問題,又使得兩國關係迅速轉冷到幾乎是自70年代以來的低點。日本謀求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進一步加劇了雙方的矛盾。[2]:276[3]:224-225
李明博執政時期(2008—2013),韓日關係得到支持。2008年2月,時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出席李明博就職典禮時,雙方表示重啟首腦定期會晤機制。2008年4月,在李明博訪日期間,雙方確定開創「更加成熟的夥伴關係」新時代。[2]:2812011年8月,李明博在國內壓力下,首次向日本提出慰安婦歷史遺留問題。但在李明博12月份訪日期間,日本對此沒有做出具體答覆。[5]:298-2992012年8月10日,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在韓國光復節紀念日前夕登上獨島,成為首個登島的韓國總統,引發新一輪的日韓領土之爭。2013年2月22日,日本島根縣舉行「竹島日」紀念活動,使韓日關係變得更為緊張。朴槿惠執政時期強調歷史認識對雙方建立面向未來的合作關係至關重要[5]:313。2015年12月28日,兩國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協議。不過,此協議因沒能將日本強征慰安婦定性為戰爭罪行而遭到韓國慰安婦組織和媒體的批評[12]。
2017年9月,新任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海參崴與安倍見面時表達了改善日韓關係的意願,提出「穩定管控」歷史的未決問題。但2018年下半年起,日韓關係因韓國大法院判決兩起日本企業賠償二戰強征的韓國勞工[13][14][15]、韓國政府解散和解與治癒基金會迫使《韓日慰安婦協議》實質性凍結[16][17]、韓國海軍及日本海上自衛隊間火控雷達爭端逐漸惡化[18]。韓國國會議長文喜相甚至要求日本天皇就慰安婦道歉,招致日本強烈抗議[19]。2019年度爆發2019年日韓貿易戰,同年日本的外交藍皮書亦指出日韓關係「面臨非常嚴峻的狀況」[20]。2019年8月22日,韓國青瓦台22日表示,韓國決定作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2019年9月27日,日本2019年版《防衛白皮書》將韓國的排序從2018版中第二降至第四[21]。韓國的《2020國防白皮書》則將對日本的描述從夥伴降為鄰國[22]。
2022年7月18日下午,韓國外長朴振訪問日本,這是韓國外長時隔4年7個月以來首次專程訪日。[23] 2022年8月15日,即韓國光復節當日,新上任韓國總統尹錫悅在致辭時表示願意改善與日本之關係,指兩國面對「世界公民面對的共同威脅」,被指是針對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世界影響力,以及朝鮮核問題與人權狀況、台海局勢和俄羅斯對烏克蘭之全面入侵。[24]2023年3月6日,尹錫悅政府公佈了二戰時期日本強征勞工受害者賠償問題解決方案,被告日本企業不參與賠償,而是由韓國行政安全部下屬的財團代替被告日本企業向受害者支付賠償金[25]。3月16日,韓國總統尹錫悅抵達日本訪問。這是韓國總統時隔約4年訪日。日韓宣佈關係恢復正常。[26][27][28]日本決定解除向韓國出口半導體材料的限制措施;韓國將撤回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對日本的相關投訴。[29]3月21日,韓國完全恢復《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30]4月17日,中斷5年的韓日安全政策協商會議在首爾重啟。[31]10月29日,美國約翰·甘迺迪圖書館基金會為表彰尹錫悅和岸田文雄改善日韓關係而向兩人頒發「甘迺迪勇氣獎」(Profile in Courage Award)。[32]
韓日建交後,雙邊貿易得到迅猛發展。1966年,韓日貿易額達到3.6億美元,首次超過了韓美貿易額(3.49億美元)。1979年,雙邊貿易額突破了100億美元。[2]:2812013年,日本為韓國第二大進口國和第三大出口國[33]。韓國為日本第六大進口國和第三大出口國[34]。
2019年,受到文在寅執政時期韓日關係惡化影響,韓日之間爆發貿易戰。2019年7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宣佈,日本將限制對韓國出口3種關鍵半導體材料[35],限制項目為氟聚酰亞胺、光刻膠、高純度氟化氫三樣材料[36],此為製造3C電子產品過程中的消耗性原料,日本意圖對韓國科技業造成部分打擊。[37][38]2019年8月2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相關法案的修訂,決定將韓國剔除出貿易優惠白名單,相關修訂案將於8月7日正式公佈,並於8月28日起正式實施[3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