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使自身受益的现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演化生物學中,擬態(英語:mimicry)是一個有機體與另一個物體(通常屬另一物種)之間演化的相似性。擬態可能在不同物種之間,或同一物種的個體之間發生。經常,擬態的作用是保護物種免受捕食,成為一種反捕食者適應。[1] 如果感官刺激之接收者(例如捕食者)感知到模仿者(具有相似性的生物體)和模仿對象(與模仿者相似的生物體)之間的相似性,並因此改變其行為,從而提供自然選擇之優勢,擬態就會在演化中產生。[2] 擬態演化的相似之處,可以是在視覺、聽覺、生物化學、觸覺等方面,或這些感知方式之組合。[2][3] 擬態可能對兩種具有相似性的生物體都有利;在這種情況下,它是一種互利共生的表現形式。擬態可能會對某方造成損害,使其被寄生或承受生存競爭壓力等。群體之間的演化趨同,是由感官刺激之接收者等之自然選擇現象所驅動[4];例如,鳥類以視覺辨識可食用之昆蟲[5],同時避免接觸對其有害者,隨着時間推移,可食用之昆蟲可能會演化出近似有害昆蟲之特徵。在互利共生之情況下,有時兩個群體都被稱為「co-mimics」。被模仿者的數量經常被認定比模仿者更多,但並不盡然。[6] 擬態可能涉及許多物種;許多無害的物種(例如食蚜蠅)是黃蜂等防禦嚴密的物種的貝氏擬態,而許多防禦嚴密的物種則形成穆氏擬態環(英語:Müllerian mimicry rings),彼此在特徵上相似。獵物物種與其捕食者之間的擬態,通常涉及三個以上之物種。[7]
從最廣泛的定義來看,擬態可以包括非生命之模仿[8][3][9];例如花螳螂、蠟蟬總科、突尾鈎蛺蝶和尺蛾科等動物案例所示。[3][6][10][11] 許多動物都有眼狀斑點,這些斑點被推測類似於大型動物之眼睛;但是,它們可能不像任何特定動物之眼睛,動物是否對它們做出有關反應也不確定。[12] 被模仿者通常屬於另一物種,在自擬態現象中,生物體模仿其他與自身屬同物種之生物體,或自身之部分。在有關性別的擬態中,生物體模仿其他屬同物種但不同性別之生物體。[6]
如果擬態對被模仿者產生負面影響,則擬態可能會導致「演化軍備競賽」之現象,並且被模仿者可能演化出與擬態不同的特徵。[6] 模仿者在不同的生物生命週期階段,可能有不同的模仿對象,或可能是多態的,不同的個體模仿不同的對象,如袖蝶屬物種。被模仿者本身可能有不只一種模仿者,儘管頻率依存選擇(英語:Frequency-dependent selection)有利於被模仿者之數量超過模仿者。被模仿者往往是與模仿者相關性相對密切之生物體[13],但也有截然不同的物種之間的擬態。被研究最多的擬態現象,大多屬於昆蟲。[3] 植物和真菌也可能發生擬態之現象,但有關研究較少。[14][15][16][17]
擬態種類族繁不及備載,以下列舉三種擬態:
貝氏擬態是好吃的蝴蝶模擬難吃的蝴蝶,而穆氏擬態則是難吃的蝴蝶相互模擬,兩種擬態常會連結,形成「擬態環」,以致好吃與難吃的蝴蝶都有類似的圖案。[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