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拒婚明成祖[1]:50是明成祖朱棣在妻子徐皇后逝世之後,欲繼娶其妹,策立為新皇后,被拒絕一事。此事有兩個不同版本,一是謝夫人拒嫁女明成祖,即徐達之妻、徐皇后之母謝氏拒絕明成祖繼娶徐達第四女為皇后。這是在明朝中後期出現的偽史,同時期的史學家王世貞即以反駁,指出謝夫人在此事發生多年前已經逝世。萬曆年間何喬遠編撰《名山藏[2]》和清初黃宗羲編撰的《明文海[3]》中,記載了拒婚明成祖的另一個版本,即徐達第三女徐妙錦拒絕成為明成祖皇后。《名山藏》和《明文海》皆將徐妙錦拒婚的事跡歸入「烈女」。
現代作者中亦有認為謝夫人拒嫁女是信史[4][5],或似《名山藏》、《明文海》一般,將之描述為弱女反抗暴君明成祖[6][7][1]:50。
妻姊妹婚即在妻子死後繼娶其妹符合傳統中國社會的道德準則。中國歷代帝王中,南唐後主李煜之妻大周后、小周后即是一對姐妹,周世宗也在妻子符皇后亡故後繼娶妻妹小符氏為皇后。由父母決定的包辦婚姻亦是社會主流。
《明史·徐達傳[8]》中稱徐達四子:徐輝祖、徐添福、徐膺緒、徐增壽。長女徐皇后,次代王朱桂妃,次安王朱楹妃。徐達在1385年逝世後,朱元璋為他撰寫的神道碑則稱四子四女。《明史》遺漏之女,確無正史記載。四子四女生母,依據《明實錄》知謝夫人為徐皇后[9]、徐增壽[10]生母。據徐膺緒墓誌知生母為妾室孫氏,同時墓誌稱謝夫人為其嫡母(即父親徐達嫡妻)。而徐膺緒孫徐顯隆的墓誌亦再度證實徐膺緒母確為孫氏[11]。徐輝祖生母有爭議。或說謝夫人[12],但此說法與徐輝祖和徐皇后是姐弟關係衝突。或據《明實錄[13]》推斷為賈夫人。原文稱賈夫人為「中山武寧王夫人」,若賈夫人為徐達生前妻子,與徐膺緒墓誌衝突。
歷史上,朱元璋與徐達家族關係親密,徐達四子皆是由他賜名,三個女兒亦嫁給朱元璋兒子。朱元璋四子朱棣在洪武九年(1376年)娶徐達長女為燕王妃。徐達逝世後的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丙午[14],冊封徐達第二女為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妃。同年,朱元璋年僅八歲的第二十二子朱楹娶徐達女為安王妃[15]。徐達妻謝夫人在何時逝世不詳,僅知洪武二十年(1387年),追封謝氏為中山武寧王夫人[16]。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兒建文帝朱允炆,即靖難之役。三年後,朱棣成功奪取帝位,是為明成祖。朱棣妻子燕王妃徐氏則成為皇后。徐皇后被認為是一位賢德的皇后。而明成祖在靖難之役後對建文帝大臣及家眷的大規模屠殺和凌辱,確是不爭的事實。1407年徐皇后逝世,根據朝鮮王朝方面的記載,此後朱棣曾大肆屠殺、處決自己後宮中的妃嬪、宮女等人(參見:呂婕妤、魚呂之亂)。
鄭曉所著,嘉靖年間成書的《今言》與成書稍晚的周暉所著《金陵瑣事》皆記載謝夫人拒婚一事,內容大體相同。鄭曉書中和其它同期的明代著作[17]均稱徐達四子四女為謝夫人所生。實際上,至1980年代當代考古方才證實,徐達第四子徐膺緒生母確實不是謝夫人。鄭曉和周暉書中,徐氏出家之地分別是聚寶門外和鳳台門外。聚寶門為南京城牆正南門,鳳台門則是南京外城牆的城門,並非相鄰城門。
同時期的王世貞在萬曆年間成書的《弇山堂別集[18]》中反駁:洪武二十年追封謝夫人,可知她早已逝世,如何在徐皇后逝世之後,拒絕明成祖。徐皇后逝世時距徐達逝世已二十三年,徐達怎麼會有未及笄的女兒。並認為此女少年出家之事是可能的,未必有立她為皇后之事。
“ | 中山王初夫人張氏,繼夫人謝氏。王出師歸,孝陵諭王曰:「卿夫人好鞭撻人至死,此不足佐卿,朕為卿擇一佳婦。」謝夫人是也。謝夫人生四子、四女。女長即仁孝皇后,次代王、安王妃,又次未聘。永樂丁亥,仁孝皇后崩,長陵諭謝夫人:「朕欲得夫人季女,繼中宮。」夫人曰:「妾女不堪上配聖躬。」長陵曰:「夫人女不歸朕,更擇何等婿耶?」季女竟不敢受人聘,從佛氏為尼於南京聚寶門外,所謂王姑庵者是也。嘉靖中,霍文敏公為禮書,毀之。 | ” |
——《今言·卷之二》一百七十五,鄭曉 |
“ | 中山王繼夫人謝氏,生四女。長即仁孝皇后,次代王安王妃。又次未聘。永樂丁亥仁孝皇后崩,長陵諭謝夫人:「朕欲得夫人季女,繼中宮。」夫人曰:「妾女不堪上配聖躬。」長陵曰:「夫人女不歸朕,更擇何等婿耶?」季女竟不敢受人聘,從佛氏為尼,鳳台門外有王姑庵是也。庵後有一種奇竹,最堪為杖。 | ” |
——《金陵瑣事·卷一》○更擇何等婿,周暉 |
《名山藏》和《明文海》皆有類似記載。《名山藏》中徐妙錦傳是否為何喬遠自寫,不詳。《明文海》所錄徐妙錦傳,記為黃佐所著。黃佐所著《革除遺事》有徐妙錦傳,但原文不存[19]。《明文海》稱徐妙錦事跡,一是黃佐轉述於徐輝祖曾孫徐天賜處,二是陳璉所著文集中的徐妙錦墓誌。文中稱徐妙錦不願意結婚的原因,是有感於其姐夫代王朱桂在洪武末年獲罪[註 1],其妹在之後嫁給安王朱楹。實際上根據史料,冊立徐達女為安王朱楹妃是在八年前的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名山藏》則稱徐妙錦不願結婚的原因則是其姐代王妃在建文(1399年)初年獲罪。
洪熙改元,徐達家族後人進京謝恩。徐輝祖兒媳、徐欽妻何妙蓮[註 2]「侍其姑太夫人拜謝恩命於闕下」,明仁宗「有旨賜讌宮壺,賜以金幣」,「俾還南京」。當代研究者邵磊據《今言》所記謝夫人拒婚一事和黃佐所述,確信徐妙錦實有其人,以致將徐輝祖的妻子、何妙蓮的家婆(家姑)——「姑太夫人」解讀為徐妙錦[20]:186[註 3]。
文中稱徐妙錦母為夫人賈氏,而關於賈氏的記載僅見於《明實錄》中英宗朝實錄[13],記載賈氏是徐顯宗曾祖母、中山王夫人,推斷為徐輝祖生母。但不論賈氏是徐達生前妻子,或是妾室追贈中山王夫人頭銜,均與其它史料相衝突。
“ | ○徐妙錦
徐妙錦者中山王達之女,中山諸女長為仁孝皇后,次為代王妃,季為安王妃,至尊重矣。妙錦在姊妹中,顧獨不願嫁。葢有感代王妃建文中被逮雲。仁孝皇后崩,此時妙錦年二十八。成祖聞其賢欲聘而立之,妙錦不應。內使女官絡繹至第,宣諭上意。女官直抵妙錦榻下,妙錦擁被呻吟,徐指其面示之,曰吾面有花而天而帝則不如是。女官仰首,目帝視曰,尊貌明瑩如玉,何所有花。妙錦謬指曰班班矣。女官出,遂削髮為尼。文廟亦竟不立後也。洪熙初,養發如舊。仁宗張皇后自其為東宮妃時,則巳聞妙錦事,嘆服之。宣德初,皇后為皇太后,語驛而致之禮,視如公主之禮。及廷見,敘戚里親誼甚歡。妙錦自稱徐達第三女,肅拜柔嘉,進退恭重。諸宮中私相語,曰此薄皇后而不為者也。皇太后禮而厚賜之,護遇之昌都[註 4]舊第。 |
” |
——何喬遠編撰《名山藏·卷之八十八》列女記(一) |
“ |
徐妙錦【黃佐】 徐氏妙錦者,先世鳳陽人。父中山武寧王達,開國元勲,母夫人賈氏。妙錦夙承姆訓性復端靜,雖生長王公家,然執禮柔嘉且寡言笑。長姊適燕王,後正位中宮,是為仁孝文皇后。次姊代王妃,洪武末諸藩不靖,代王被逮。妙錦乃爇香告天,矢不適人,齋戒潔清若事佛,然實無佛可事,自是親藩來求婚皆謝絶之。有妹及笄,亦歸安王為王妃。矣家人或勸之,妙錦堅志如故。仁孝文皇后崩時,妙錦年已二十有八。文廟聞妙錦賢且美,欲聘為皇后。命內使暨六尚女官往諭,防妙錦稱病辭匿不出。家人復來勸之,曰此朝命也,可終避耶。女官隨即直抵病榻,妙錦擁被呻吟。內使遙列房櫳外,與女官皆叩首請。不得已,乃徐徐引起,自以手指面,曰吾所以不嫁者,豈有他哉,正以貌陋且有麻痕非婦容也。女官皆羅跪仰視良久,乃進言曰,尊貌明瑩如玉,安得有麻,特謙辭爾。妙錦即謬指數處,曰此皆斑斑作防,豈非麻乎。女官即出內使亦隨去復命。妙錦即削髪為尼,旦夕望虛空禮佛,未嘗一日懈。文廟聞之竟虛中宮,不復冊立。洪熙改元,妙錦乃養髪返初服。宣徳初,上仁宗皇后張氏尊號為皇太后。皇太后自為東妃[註 5]時,聞禁中往事,歆羨其節行高潔,每嘆以為古今罕有,至是始下教令達於宣宗,欲一見之。於是遣宦官將命至留都[註 6],召妙錦赴北京,敘戚里恩誼。勅有司,具舟楫飲膳禮視公主,且遣內使防行及至即延入宮中。相見即自稱徐達第三女,肅拜謙謹雅裕。皇太后以下皆尊敬之。每晨入晚出或出不待晚,凡數日,進退恭重,不失跬步。宮娥見之,莫不悚然私相語,曰此辭皇后不為者也。特賜金帛服用諸物,優養其老,復遣內使防送還留都舊第。正統庚申正月卒,年六十有一,祔塟鍾山先塋之次。予聞其志操於勲衛徐天賜甚詳,惜不能盡憶也。復得墓誌陳璉集中,畧其始終,然與聞諸天賜者相合。天賜乃妙錦長兄魏國公徐輝祖曾孫雲。 太史氏曰,書稱二女厘降,禮雲天子一娶九女。使妙錦在當時繼長姊,正位中宮亦禮。當然也顧乃遜避若將凂焉,亦甚高潔矣哉。世稱光武不能屈子陵,子陵亦呼帝文叔視若韋布,皇甫士安猶疵其面,君耀節不入高士傳,烏乎。世之丈夫子汲汲求仕,低首屈膝,惟恐不榮以祿,故遺子陵以高然此,猶以君臣言也。若中宮則與帝敵體,並主天下,大與委質事君者異,妙錦乃竟堅厥貞守,文皇帝亦竟不之強,皆盛徳事也,嗚呼難哉。 |
” |
——黃宗羲編撰《明文海·卷四百十三》,黃佐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