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磨詩人俱樂部

2024年泰勒絲錄音室專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苦难诗社

折磨詩人俱樂部》(英語: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是美國創作歌手泰勒絲的第11張錄音室專輯。泰勒絲在獲頒第66屆格林美獎年度最佳流行演唱專輯後宣佈該專輯,並於2024年4月19日由聯眾唱片發行[3]。該專輯由泰勒絲、傑克·安東諾夫亞倫·戴斯納共同創作和製作。專輯標準版包括16首歌曲,泰勒絲與美國饒舌歌手波茲·馬龍和英國獨立搖滾樂隊芙蘿倫絲機進份子進行了合作。專輯第2部分《THE ANTHOLOGY》在標準版釋出後兩個小時驚喜發行,包含了另外15首歌曲。與波茲·馬龍合作歌曲《十四夜英語Fortnight (Taylor Swift song)》是專輯首個主打單曲。

快速預覽 折磨詩人俱樂部 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 泰勒絲的錄音室專輯 ...
折磨詩人俱樂部
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
Thumb
標準版專輯封面
泰勒絲錄音室專輯
發行日期2024年4月19日 (2024-04-19)
類型合成器流行流行民謠室內流行英語Chamber pop
時長1:05:08
唱片公司聯眾
監製泰勒絲、傑克·安多夫亞倫·戴斯納
泰勒絲專輯年表
1989 (重製版)
(2023年)
折磨詩人俱樂部
(2024年)
收錄於折磨詩人俱樂部的單曲
  1. 十四夜英語Fortnight (Taylor Swift song)
    發行日期:2024年4月19日
  2. 即使心碎我也無怨無悔英語I Can Do It With a Broken Heart
    發行日期:2024年7月2日
關閉
快速預覽 「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國大陸 ...
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的各地常用譯名
中國大陸苦難詩社[1]
臺灣折磨詩人俱樂部[2]
關閉

泰勒絲自稱《折磨詩人俱樂部》創作於其進行時代巡迴演唱會的期間,在她收穫極大商業與聲譽成功的同時,她也正經歷著「混亂無章法」與「心碎」的時光,因此,該專輯創作代表了她的「生命線」,在創作過程中,更是充分展現了她在歌詞寫作與創作的經營結晶。該專輯是一張合成器流行專輯,融合了搖滾和民謠的風格,其製作包括合成器、鋼琴和結他。專輯的主題涉及泰勒絲的心理,對她的公開和私人生活進行內省。

該專輯打破了各種銷售和串流記錄。專輯於Spotify打破專輯單日和單週全球串流量的紀錄,並在歐洲、亞太地區和美洲各地的地區榜上登頂,此外也打破了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和英國的榜單紀錄。《折磨詩人俱樂部》在美國《Billboard》二百強專輯榜以首週261萬專輯等價單位奪冠,其中包括191萬銷量,為泰勒絲史上最佳銷售週,並延續了她專輯首週獲逾100萬等價單位的紀錄,達7張。泰勒絲憑藉專輯曲目成為在《Billboard》百強單曲榜上獨佔前14名的歌手,其中《十四夜》位居榜首。

該專輯獲評兩極。多數評論較為正面,樂評人讚揚泰勒絲引人共鳴和幽默風趣的宣洩式創作風格,但部分評論家批評其冗長且缺乏深度。記者將此種現象歸因於評論者藉泰勒絲的名氣和地位引起轟動效應,忽視音樂方面的藝術評價。部分樂評人於進一步聆聽後,對專輯的後續評價則讚賞在音樂和歌詞方面隱約浮現的細微差異。為宣傳專輯,泰勒絲在2024年5月9日時代巡迴演唱會巴黎站第一場演出中對演出曲目表進行調整並將《折磨詩人俱樂部》的歌曲列入到了演出中。

背景與構思

2022年10月21日,泰勒絲發行第10張錄音室專輯《午夜》,在樂評與銷售表現皆獲佳績[4][5]。2023年,泰勒絲發行重錄專輯《愛的告白 (重製版)》和《1989 (重製版)》,作為反制作品母帶所有權爭議的措施[6][7]。兩張重錄專輯皆為泰勒絲在時代巡迴演唱會製作,該演唱會是史上首場總收入逾10億美元的演唱會[8][9]。2024年2月4日,泰勒絲把社交媒體頭像換成黑白色的《午夜》專輯封面。同日,《午夜》在第66屆格林美獎獲頒格林美獎年度專輯和最佳流行演唱專輯。泰勒絲在最佳流行歌唱專輯獲獎致詞中,宣佈將發行她自2022年起持續創作的錄音室專輯《折磨詩人俱樂部》[10]。此消息與她粉絲的猜測背道而馳,後者預計泰勒絲會宣佈重新錄製2017年專輯《舉世盛名[11][12]

泰勒絲將《午夜》交付聯眾唱片發行後便開始構思下一張專輯,並在2023年時代巡迴演唱會美國場期間持續製作[13]。在製作過程中,她的戀愛生活為媒體廣泛報導的話題,尤其是她與祖·艾雲馬蒂·希利英語Matty Healy特拉維斯·凱爾西之間的關係[14][15]。泰勒絲在時代巡迴演唱會2024年2月墨爾本場次上表示,《折磨詩人俱樂部》對她而言就像「生命線」,是一張她「有必要」創作的專輯[16],該專輯使她確信創作歌曲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7]。泰勒絲在Instagram文章稱該專輯是「一張反映了短暫、宿命論等時刻之事件、意見和情感的新作品選集——一段既轟動又悲傷的時刻」[18]

詞曲

主題與歌詞

Thumb
Thumb
波茲·馬龍(左)參與演唱《十四夜英語Fortnight (song)》,芙蘿倫絲機進份子主音歌手弗洛倫斯·韋爾奇(右)參與演唱《佛羅里達!!!》。

專輯標準版共16首曲目,泰勒絲獨自創作了其中2首,其餘曲目由她、傑克·安多夫亞倫·戴斯納共同創作。此外,她與波茲·馬龍共同創作並演唱《十四夜英語Fortnight (song)》,與芙蘿倫絲機進份子主音歌手弗洛倫斯·韋爾奇共同創作並演唱《佛羅里達!!![19]。泰勒絲、安東諾夫和戴斯納共同製作專輯全曲[20]

該專輯根植於個人的歌曲創作,探討了泰勒絲對其私人和公共生活事件的內省[21][22]。她從自身動盪的戀情[23]和公眾對她名聲的看法中汲取靈感[24][25],創作出混亂、無拘無束且毫無保留的敘事詞[22][26][27],並透過引喻和提及名人,以對她的私人生活自我參考英語meta-reference[28][29]。泰勒絲透過妄想、憤怒、哀悼和死亡等主題[30][31][32][33]表達該專輯的首要主題——心碎[34][35][36][37]。歌詞雖喚起脆弱和辛辣的情感,但也融入了幽默和誇張[26][34][31]。樂評人認為這些歌詞為泰勒絲展現她的自知[31]或自覺[38]。泰勒絲視該專輯為情感宣洩的練習[39],稱其內容猶如宿命論,中心思想為「渴望、憧憬、失落的夢想」[24]

樂評人稱《折磨詩人俱樂部》是一張後分手專輯[22][40][41]安·鮑爾斯英語Ann Powers全國公共廣播電台撰文表示,在整張專輯中,泰勒絲試圖理解產生情感暴力的緣由[42]。音樂教授塞繆爾·穆雷在The Conversation撰文認為該專輯以通俗劇敘事手法,並稱「(泰勒絲)在分享內心深處的想法時,歌頌情感的脆弱」[43]。《商業內幕》的卡莉·阿爾格里姆表示該專輯的內容展現泰勒絲最混亂、性感和有趣的一面[44]。《獨立報》的海倫·布朗認為泰勒絲的歌曲創作取材於她的鄉村音樂根源,並以此探索細節豐富的敘事手法[45]。雖然一些樂評人認為該專輯有自傳的特點[45][46],但Pitchfork的沙阿德·迪蘇扎表示該專輯融合了自白和虛構的敘事手法[47]

製作與音樂

該專輯的標準版主要由泰勒絲和安東諾夫製作,為合成器流行專輯[註 1]。製作方面,該專輯以中速節奏為主,由微弱的合成器和少量的鼓機英語drum machine組成[註 2]。樂評人認為該專輯的製作風格相當簡約[註 3],並將其以合成器為主的音樂風格與《午夜》比較[註 4]。《PopMatters》的伊戈爾·班尼科夫稱該專輯「簡單、具獨立風格且近乎寂靜」[57],《衛報》的亞歷克西斯·佩特裏迪斯英語Alexis Petridis認為該專輯具有泰勒絲2014年專輯《1989》的「光滑的80年代風格流行搖滾[55]。《泰晤士報》的威爾·霍奇金森英語Will Hodgkinson稱該專輯為合成器流行與80年代強力謠曲的結合[58]。泰勒絲主要以低音聲區英語vocal register演唱饒舌、對話風格的語句[29][38][42]。穆雷分析稱該專輯運用了泰勒絲的常用手法,如單音旋律和談話般的宣敘調風格[43]。《經濟學人》認為該專輯的音樂較為陰鬱,與適合跳舞的流行曲大相徑庭[59]

多首曲目採用了較精簡的配樂,主要使用鋼琴[42][36]或結他[60],並融入各種風格。例如《但 爹地我愛他英語But Daddy I Love Him》和《罪愛英語Guilty as Sin?》結合現場鼓聲和鄉村、搖滾音樂的作用[61];《低迷境地英語Down Bad (Taylor Swift song)》則在活潑動態的韻律呈現節奏藍調的特點[25][61];《愛囚重生》由西部搖滾的電結他組成[44];《我能救贖他 (我真能做到)》、《佛羅里達!!!》和《誰會害怕從前那個渺小的我?英語Who's Afraid of Little Old Me?》則是對南方哥德英語Gothic country風格的試驗[56]。《紐約客》的泰勒·福格特稱《折磨詩人俱樂部》融合了夢幻流行和南方哥德風格,並帶有些許鄉村氛圍[62]Uproxx的喬什·庫爾普則認為該專輯應為無類型音樂[21]

該專輯的第二部分《THE ANTHOLOGY》主要由室內流行英語chamber pop[63]流行民謠[57]的鋼琴抒情曲組成[64]。泰勒絲和戴斯納製作了其中的大部分曲目。《THE ANTHOLOGY》多有原音、民謠取向的音樂[65],並融入原聲結他的撥弦、柔和的鋼琴聲和細微的合成器[46]。樂評人將其風格與泰勒絲2020年專輯《美麗傳說》和《恆久傳說》比較[註 5]。《每日電訊報》的尼爾·麥考密克認為,此種較柔和的聲音可使歌詞更精妙,並透過歌詞探索泰勒絲的人物研究(如《Cassandra》、《Peter》、《Robin》)或自我反思(如《The Albatross》、《The Bolter》、《I Look in People's Windows》、《I Hate It Here》)[46]

市場營銷

標題與封面

Thumb
專輯簡稱「TTPD」的官方標誌

專輯標題缺少的撇號(如「Poets」在文法上應為「Poets'」)引起各方對於文法正確性的討論。多位學者指出泰勒絲將「Tortured Poets」用作定語名詞修飾「Department」,一如1989年電影《暴雨驕陽》(Dead Poets Society),而非用作名詞的所有格[67]。專輯封面由貝絲·加拉布蘭特英語Beth Garrabrant拍攝,為魅力攝影風格的黑白照片,內容是泰勒絲躺在床上,穿着The Row英語The Row (fashion label)聖羅蘭[68][69]的黑色內衣、透明上衣和高腰短褲[70][68][71]。眾多品牌、組織、運動隊和連鎖店模仿專輯封面和名稱,並創作大量迷因[72][73][74]。媒體稱該專輯擁有暗黑學術英語dark academia般的視覺藝術風格[75][76][77]

宣傳與發行

泰勒絲在格林美獎發表專輯後,她於2024年2月6日透過社交媒體展示標準版的曲目表[19]。泰勒絲發表了專輯的4個實體版本「手稿」、「The Bolter」、「The Albatross」和「The Black Dog」,分別以對應的加值曲目命名。她於時代巡迴演唱會澳洲場和新加坡場發表了除「手稿」外的實體版本[78]。此外,她與目標百貨合作推出了「Phantom Clear」獨家收藏版黑膠唱片[79]

泰勒絲於Apple MusicSpotifyYouTube、Instagram和Threads等線上平台宣傳單曲,並促使粉絲找尋彩蛋[80]。關於該專輯的宣傳內容多樣,例如由泰勒絲精選的Apple Music播放列表,內附她先前發行的歌曲,主題源自悲傷5階段[81];由Spotify主辦,位於洛杉磯葛洛夫購物中心英語The Grove at Farmers Market快閃圖書館[82];在全球多地出現的QR碼壁畫,其連結導向未於泰勒絲YouTube頻道公開發佈的短片[83][84];泰勒絲的Instagram個人頁面會顯示專輯發行倒數;在Threads發表使用了與泰勒絲和專輯相關的主題標籤後,會出現閃光特效[85]iHeartRadio天狼星XM為慶祝專輯發行,宣佈將播出含泰勒絲獨家內容的特別節目。iHeartRadio於專輯發行當日將品牌暫時更名為「iHeartTaylor」[86][87]

Thumb
泰勒絲自2024年5月的時代巡迴演唱會巴黎場重新編排歌單,並加入新演出場景

2024年4月19日,《折磨詩人俱樂部》發行,2小時後,其雙專輯英語double album版本《THE ANTHOLOGY》在數位平台驚喜發行英語Surprise album,含另外15首曲目[88]。專輯標準版發行2日前已在網絡上洩漏英語Music leak[89]X(Twitter前身)為此暫時停用了「泰勒絲洩露」(Taylor Swift leak)的搜尋結果[90]。《折磨詩人俱樂部》有19種實體版本:9種CD版、6種黑膠唱片版、4種卡式錄音帶版。CD和錄音帶的豪華版於泰勒絲官方網站獨家發售[91]。實體版本內附美國創作歌手史蒂薇·妮克絲創作的詩[92]。主打單曲《十四夜》和其音樂錄像與專輯同步發行[93]環球音樂在7月2日將《即使心碎我也無怨無悔》向意大利電台派台[94],7月12日向美國當代流行電台派台[95],7月16日發行數碼單曲[96]。《THE ANTHOLOGY》黑膠和CD版於11月29日發行[97]

自2024年5月的時代巡迴演唱會巴黎場[註 6]起,泰勒絲重新編排演唱會歌單,加入《折磨詩人俱樂部》曲目,並稱其為「女性憤怒音樂劇」(Female Rage the Musical)[101][102]。5月17日,泰勒絲限量發行3種數碼版本,分別收錄了《The Black Dog》、《Cassandra》、《誰會害怕從前那個渺小的我?》的手機錄音樣本[103]。5月24日,泰勒絲在官方網站限時發售該專輯的3種數碼版本,附加曲目分別為現場版本的《一生缺憾》、《我的男孩只會親手毀壞心愛玩具英語My Boy Only Breaks His Favorite Toys》或《鍊愛術英語The Alchemy》/《危險關係英語Treacherous (Taylor Swift song)》混搭版[104][105]。另有多種CD限量版本,分別附有原音版的《但 爹地我愛他》[106]、《十四夜》[107]、《愛囚重生》[108]、《低迷境地》或《罪愛》[109]等歌曲。

專業評價

評論

更多資訊 綜合得分, 來源 ...
專業評分
綜合得分
來源評分
AnyDecentMusic?7.5/10[110]
Metacritic76/100[註 7]
評論得分
來源評分
AllMusic3/5顆星[113]
Clash英語Clash (magazine)8/10[114]
每日電訊報4/5顆星[註 8]
衛報4/5顆星[55]
獨立報5/5顆星[45]
新音樂快遞3/5顆星[48]
Pitchfork6.6/10[註 9]
滾石5/5顆星[註 10]
偏鋒雜誌3.5/5顆星[52]
泰晤士報5/5顆星[115]
關閉

媒體對《折磨詩人俱樂部》的評論多為正面[116][117]或褒貶不一[118]。根據評論聚合網站Metacritic,該專輯獲76分(滿分100,基於24條評論)的加權平均分,達「正面評論為主」評級[111]。《THE ANTHOLOGY》獲69分(基於6條評論),達「正面評論為主」評級[112]

部分樂評人認為《折磨詩人俱樂部》是泰勒絲音樂作品的一大里程碑。《獨立報》的海倫·布朗[45]、《The Arts Desk英語The Arts Desk》的艾莉·羅伯茨[26]、《泰晤士報》的丹·凱恩斯[115]、《PopMatters》的傑弗里·戴維斯[54]和《Q》的威爾·哈里斯皆讚賞該專輯是泰勒絲最紮實的作品之一,並認為其作曲、演唱風格和抒情語調既大膽又具雅致般的實驗性質[119]。《綜藝》的克里斯·威爾曼[36]、《i》的埃德·鮑爾[75]和《觀察家報》的基蒂·恩派爾則稱該專輯為典型的泰勒絲專輯[120]

樂評人讚賞泰勒絲的詞曲創作。The Line of Best Fit英語The Line of Best Fit的保羅·布里奇沃特稱該專輯為泰勒絲迄今最連貫的作品,並表示其音樂精緻且象徵性強[32]。《金融時報》的盧多維克·亨特-蒂爾尼認為該專輯是泰勒絲風格的演化,其歌曲創作經「極具吸引力的轉變」後進入喜怒無常的通俗劇[37]。《衛報》的亞歷克西斯·佩特裏迪斯英語Alexis Petridis和《美國詞曲作家英語American Songwriter》的亞歷克斯·霍珀稱泰勒絲為專輯創作了生涯迄今最風趣的歌詞,並為其添加微妙的配樂,展現了她「在風險迴避的流行樂時代背景下承擔風險」和「不斷進化並突破自我極限」[55][121]。在較為審慎的評論中,Pitchfork的奧利維亞·霍恩認為該專輯的歌詞沒有「提煉全面的情感事實,且傾向抑制而非刺激」[50]。《紐約時報》的林賽·佐拉茲、《偏鋒雜誌》的喬納森·基夫和《Exclaim!英語Exclaim!》的亞歷克斯·哈德森則表示專輯部分歌詞糟糕且冗長,哈德森稱其中不少歌曲「誤將冗長作詩意」[122][52][65]

歌詞中動盪、無拘無束的情緒也獲樂評人關注。多篇評論讚揚該專輯沉重、未經修飾的情感[75][22][36][123],《Clash英語Clash (magazine)》的勞倫·韋伯稱該專輯是對衰退的心智能力之「迷人、惡毒、混亂的寫照」[114]。鮑爾認為該專輯展現了泰勒絲重獲新生之自由,且「不再顧慮歌曲所談論或支持的對象,僅專注於她本身」[42]。《滾石》的羅伯·薛菲德和《綜藝》的克里斯·威爾曼也對該專輯提及相似觀點,分別稱其為泰勒絲「光彩奪目地混亂」和「引人入勝又大膽」的作品[34][36]。威爾曼表示該專輯將巧妙設計與情感宣洩相結合[36]。《前音後果》的瑪麗·西羅基則認為該專輯的歌詞風格既怪異又刺耳,並提到該專輯是泰勒絲自我模仿英語self-parody的嘗試,而非展現她的詞曲創作才能[51]

不少樂評人,如佐拉茲[122]、《新音樂快遞》的勞拉·莫洛伊[48]Stereogum的湯姆·布雷漢,認為泰勒絲和安東諾夫在該專輯的合作中缺乏創新,因其音頻她們先前製作的專輯相似[29][124]。《紐約客》的阿曼達·佩特魯西奇英語Amanda Petrusich提到她偏好戴斯納對該專輯的貢獻,認為其風格「更平和、溫柔且出人意料」[125]。霍恩和英國廣播公司的馬克·薩維奇認為該專輯的旋律聽起來既單調又古板[39][50],但其他樂評人稱簡約的音樂恰好與泰勒絲高度自我的歌詞相映[52][120][55]。霍珀認為該專輯展現了「泰勒絲作為藝術家的自信已達巔峰」[121]影音俱樂部的瑪麗·凱特·卡爾提到該專輯相當精良,但在泰勒絲已「無須自證」的時刻發行,只會影響她的藝術才能,使其停滯不前[126]。《Paste英語Paste (magazine)》一篇匿名評論也提出相似觀點,並批評該專輯倉促、空洞且無法引人共鳴[28]

評論後分析

多位記者和專欄作家交叉檢視了《折磨詩人俱樂部》的評論和反應。多家出版物認為該專輯獲評兩極[31][116][127]The Ringer英語The Ringer (website)的內森·哈伯德稱該專輯是泰勒絲自《舉世盛名》(2017年)以來最具爭議的專輯[128]。《紐約時報》[129]和《Vox》的記者將此現象歸因於2020—2024年間泰勒絲高漲的名聲和媒體對她的「過度曝光」,如她發行了8張專輯、影響深遠的時代巡迴演唱會、與特拉維斯·凱爾西的關係等[15]。一些媒體稱《Paste》的匿名評論「苛刻」[116][130]。《南華早報》的素米瑪·坎丹加瓦認為《Paste》因泰勒絲的粉絲「在維護喜愛的歌手時可能會相當激動」,而隱去樂評人姓名[131]。該專輯在Pitchfork的評分為泰勒絲生涯最低分。Sputnikmusic英語Sputnikmusic在短時間內發表了3篇不同評分的評論,每篇評分都比前一篇低,《巴黎時裝公報》的明英表示此種評分方式令她相當困惑[132]。泰勒絲透過社交媒體分享專輯的正面評論並註明作者,一些媒體認為這是她對《Paste》和其他負面評論的回應[133][134]

部分媒體認為專輯初期的評價展現了評論音樂的主流方式存在缺陷[15][135][136]彭博新聞社的潔西卡·卡爾提到,「冗長」的專輯使評論者須「熬夜到黎明聽完專輯」以及時發佈評論,也使他們過於倉促地評論,並批評了《Paste》對歌手本人的挖苦和《滾石》的「即刻經典」評價[135]。The Ringer的諾拉·普林西奧蒂將兩極分化的評價歸因於雙專輯的驚喜發行;內森·哈伯德則認為《紐約客》、《紐約時報》和《Paste》等媒體有一些「自以為是」的評論家,他們利用泰勒絲億萬富翁的身份淡化她在專輯中詳細描述的個人問題[128]。卡爾認為部分「知名出版物」迎合八卦而非認真分析專輯[135],明英強調有些評論提及泰勒絲的公眾形象而非音樂本身[132]。《紐約客》的希尼德·奧沙利文說明泰勒絲的專輯內含多層自我參考的「傳說」,樂評人因未考慮到此種要素或聆聽時間不足,而寫下負面評論[137]

Slate》的克里斯·莫蘭菲提到一些樂評人收回了他們對專輯的初期評論,並稱他們在評價時過於匆忙。莫蘭菲表示之後的評論普遍認為《折磨詩人俱樂部》在多聽幾次後「越聽越喜歡」。莫蘭菲也提到他相比一週前更喜愛該專輯[138]CNN的奧利弗·達西表示他對《折磨詩人俱樂部》的評價過於倉促,專輯的評論那時褒貶不一,他也同其他樂評人,認為專輯過長且無法使他留下印象。但他在一週後評價「再用更多時間細細品味這2小時的音樂盛宴,並仔細探究其細微之處後,我準備宣佈這是泰勒絲最好的作品之一」。達西認為該專輯不能以「TikTok的速度」消化,並批評那些不去「醞釀」專輯,而期望「立即滿足」的樂評人[136]

年終榜

更多資訊 出版物/樂評人, 獎項 ...
出版物/樂評人 獎項 排名 參考資料
Billboard 2024年50佳專輯 8 [139]
商業內幕 2024年最佳專輯 5 [140]
柯夢波丹 2024年最佳專輯 不適用 [141]
獨立報 2024年最佳專輯 19 [142]
紐約時報 喬恩·卡拉曼尼卡的2024年最佳專輯 16 [143]
人物 2024年10大專輯 4 [144]
滾石 2024年百佳專輯 23 [145]
The Tennessean英語The Tennessean 2024年最佳納許維爾專輯 不適用 [146]
Time Out 2024年最佳專輯 25 [147]
Uncut英語Uncut (magazine) 2024年80大專輯 68 [148]
Uproxx 2024年最佳專輯 不適用 [149]
關閉

商業表現

泰勒絲憑藉《折磨詩人俱樂部》刷新多項銷售紀錄。《衛報》評論稱該專輯「以多項指標鞏固了泰勒絲作為本世紀最流行歌星的地位」[150]。該專輯在Spotify為最多預先儲存的專輯,且以單日3億次播放量刷新《午夜》此前創下的歷史紀錄,並在5天內累積逾10億播放量,是史上首張一週內播放量破10億的專輯[151][152]。該專輯刷新亞馬遜音樂單日播放量紀錄[153],且為Apple Music最多單日播放量的流行專輯[151]。該專輯於發行首週在全球獲17.6億次播放量,刷新歷史紀錄[154]。聯眾唱片在報告中提到全球首週銷量逾400萬專輯等價單位[117]

在美國,根據《Billboard》的數據,《折磨詩人俱樂部》在4天內的銷售量逾160萬專輯等價單位[155],而黑膠唱片銷量逾70萬張,刷新單週黑膠銷售紀錄(此前紀錄為泰勒絲2023年專輯《1989 (重製版)》)[151]。該專輯在6天內獲逾7.99億次串流媒體播放量,刷新由德雷克2018年專輯《Scorpion英語Scorpion (Drake album)》保持的單週串流媒體紀錄[151]。《折磨詩人俱樂部》於發行首週以261萬專輯等價單位在《Billboard》二百強專輯榜奪冠,其中含191.4萬張純銷量和8.91億次串流媒體播放量。該專輯為泰勒絲的第14張冠軍專輯,並與傑斯並列為獲最多冠軍專輯的單人歌手。該專輯的一週最高銷量在《Billboard》專輯等價單位史上位居第2,在純銷量史上英語List of fastest-selling albums位居第3[91]。該專輯在二百強專輯榜的前10週均於榜首,為史上第5張達成此紀錄的專輯[156][註 11]。《THE ANTHOLOGY》全曲31首皆進入《Billboard》百強單曲榜,並首次在榜單獨佔前14名。泰勒絲以32首在榜歌曲刷新最多入榜歌曲的女性歌手紀錄,且為首位生涯獲逾50首前10名歌曲的女性[157]

《折磨詩人俱樂部》在全球各地也刷新了排行榜紀錄。在德國,該專輯創下史上最高單日串流媒體播放量,並以國際單人歌手的身分刷新7年前的銷售紀錄,登上專輯榜首[158]。在英國,該專輯是自7年前以來所有歌手中最熱銷的專輯,也是自18年前以來非英國歌手中最熱銷的專輯,首週銷量達27萬張。該專輯是泰勒絲在英國專輯排行榜的第12張冠軍專輯,且與麥當娜並列為擁有最多冠軍專輯的女性歌手[159]。該專輯也是自1994年起英國最熱銷的黑膠專輯,打破此前由《午夜》創下的紀錄[160]。《折磨詩人俱樂部》在澳洲ARIA專輯榜是泰勒絲的第13張冠軍專輯,刷新女性歌手在該榜的紀錄。泰勒絲憑藉專輯曲目在ARIA單曲榜打破在前10(佔10首)、前50(佔29首)和前100名(佔31首)中同時擁有最多入榜歌曲的紀錄[161]。該專輯在發行首週於《Billboard》加拿大專輯榜奪冠,為泰勒絲的第14張冠軍專輯,並刷新榜單史上單週最高黑膠銷量和串流媒體播放量紀錄[162]。10首專輯曲目於《Billboard》巴西百強單曲榜英語Brasil Hot 100入榜[163]

獎項

更多資訊 獎項/組織, 年份 ...
獎項/組織 年份 類別 結果 參考
兒童票選獎 2024年英語2024 Kids' Choice Awards 最愛專輯 提名 [164]
Los40音樂獎英語Los 40 Music Awards 2024年 最佳國際專輯英語Premios 40 Principales for Best International Album 待定 [165]
澳大利亞唱片業協會音樂獎英語ARIA Music Awards 2024年英語2024 ARIA Music Awards 最佳國際歌手英語ARIA Award for Best International Artist 待定 [166]
格林美獎 2025年 年度專輯 待定 [167]
最佳流行演唱專輯英語Grammy Award for Best Pop Vocal Album 待定
關閉

曲目表

更多資訊 標準版[168], 曲序 ...
標準版[168]
曲序曲目詞曲製作人時長
1.十四夜英語Fortnight (song)波茲·馬龍助陣)
Fortnight (featuring Post Malone)
3:48
2.折磨詩人俱樂部
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4:53
3.我的男孩只會親手毀壞心愛玩具
My Boy Only Breaks His Favorite Toys
泰勒絲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3:23
4.低迷境地英語Down Bad (Taylor Swift song)
Down Bad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4:21
5.再見,倫敦
So Long, London
  • 泰勒絲
  • 戴斯納
4:22
6.但 爹地我愛他英語But Daddy I Love Him
But Daddy I Love Him
  • 泰勒絲
  • 戴斯納
  • 泰勒絲
  • 戴斯納
  • 安東諾夫
5:40
7.愛囚重生
Fresh Out the Slammer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3:30
8.佛羅里達!!!芙蘿倫絲機進份子助陣)
Florida!!! (featuring Florence and the Machine)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3:35
9.罪愛英語Guilty as Sin?
Guilty as Sin?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4:14
10.誰會害怕從前那個渺小的我?英語Who's Afraid of Little Old Me?
Who's Afraid of Little Old Me?
泰勒絲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5:34
11.我能救贖他 (我真能做到)
I Can Fix Him (No Really I Can)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2:36
12.一生缺憾
loml
  • 泰勒絲
  • 戴斯納
  • 泰勒絲
  • 戴斯納
4:37
13.即使心碎我也無怨無悔英語I Can Do It with a Broken Heart
I Can Do It With a Broken Heart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3:38
14.世上最可悲的男人英語The Smallest Man Who Ever Lived
The Smallest Man Who Ever Lived
  • 泰勒絲
  • 戴斯納
  • 泰勒絲
  • 戴斯納
4:05
15.鍊愛術英語The Alchemy
The Alchemy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3:16
16.克拉拉‧鮑英語Clara Bow (song)
Clara Bow
  • 泰勒絲
  • 戴斯納
  • 泰勒絲
  • 戴斯納
3:36
總時長:1:05:08
關閉
更多資訊 THE ANTHOLOGY版[169], 曲序 ...
THE ANTHOLOGY版[169]
曲序曲目詞曲製作人時長
17.The Black Dog泰勒絲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3:58
18.imgonnagetyouback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3:42
19.The Albatross
  • 泰勒絲
  • 戴斯納
  • 泰勒絲
  • 戴斯納
3:03
20.Chloe or Sam or Sophia or Marcus
  • 泰勒絲
  • 戴斯納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3:33
21.How Did It End?
  • 泰勒絲
  • 戴斯納
  • 泰勒絲
  • 戴斯納
3:58
22.So High School英語So High School
  • 泰勒絲
  • 戴斯納
  • 泰勒絲
  • 戴斯納
3:48
23.I Hate It Here
  • 泰勒絲
  • 戴斯納
  • 泰勒絲
  • 戴斯納
4:03
24.thanK you aIMee英語Thank You Aimee[b]
  • 泰勒絲
  • 戴斯納
  • 泰勒絲
  • 戴斯納
  • 安東諾夫
4:23
25.I Look in People's Windows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 帕德里克·伯格
  • 泰勒絲
  • 安東諾夫
  • 伯格
2:11
26.The Prophecy
  • 泰勒絲
  • 戴斯納
  • 泰勒絲
  • 戴斯納
4:09
27.Cassandra
  • 泰勒絲
  • 戴斯納
  • 泰勒絲
  • 戴斯納
4:00
28.Peter泰勒絲
  • 泰勒絲
  • 戴斯納
4:43
29.The Bolter
  • 泰勒絲
  • 戴斯納
  • 泰勒絲
  • 戴斯納
3:58
30.Robin
  • 泰勒絲
  • 戴斯納
  • 泰勒絲
  • 戴斯納
4:00
31.手稿
The Manuscript
泰勒絲
  • 泰勒絲
  • 戴斯納
3:44
總時長:2:03:21
關閉

註釋

  • ^[a] 為合聲製作人。
  • 專輯實體版本額外分為《The Black Dog》、《The Albatross》、《The Bolter》和《手稿》四個版本,每個版本均額外包含了該版本的同名歌曲。
  • ^[b] 包含《thanK you aIMee》/《太刻薄》的時代巡迴演唱會現場版本的專輯專輯實體限定版中《thanK you aIMee》風格化為《thank You aimEe》。
  • 歌曲中文名為星外星唱片中國大陸進口版和環球唱片台灣引進版官方譯名,如歌曲無中文名則代表該歌曲暫無官方譯名。[2][170][171][172][1]

排行榜

更多資訊 排行榜(2024年), 最高排名 ...
關閉

銷量認證

更多資訊 地區, 認證 ...
地區 認證 認證單位/銷量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唱片業協會[220] 2× 白金 140,000
奧地利(國際唱片業協會奧地利分會)[221] 7,500
比利時(比利時唱片音樂協會[222] 白金 30,000
巴西(巴西唱片業協會[223] 20,000
丹麥(國際唱片業協會丹麥分會[224] 2× 白金 40,000
法國(法國唱片出版業公會[225] 白金 100,000
德國(聯邦音樂產業協會[226] 白金 150,000
意大利(意大利音樂產業聯盟[227] 白金 50,000
新西蘭(新西蘭唱片音樂協會[228] 3× 白金 45,000
波蘭(波蘭音像製造商協會[229] 白金 20,000
葡萄牙(葡萄牙唱片業協會[230] 白金 7,000
西班牙(西班牙音樂製作協會[231] 白金 40,000
瑞士(國際唱片業協會瑞士分會)[232] 10,000
英國(英國唱片業協會[233] 2× 白金 600,000
美國(美國唱片業協會[234] 6× 白金 6,000,000

僅含認證的串流媒體+實際銷量

關閉

發行歷史

更多資訊 地區, 日期 ...
地區 日期 格式 版本 廠牌 參考
多地 2024年4月19日 標準版 聯眾 [235]
「The Black Dog」、「The Albatross」、「The Bolter」、「手稿」
  • 數碼下載
  • 串流媒體
《THE ANTHOLOGY》 [88]
美國
  • CD
  • 黑膠
目標百貨限定版 [236][237]
日本 2024年4月20日 CD 「手稿」 日本環球 [238][239]
2024年5月17日 「The Black Dog」、「The Albatross」、「The Bolter」
多地 2024年11月29日
  • CD
  • 黑膠
《THE ANTHOLOGY》 聯眾 [97]
關閉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