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扁角龍屬(屬名:Platyceratops)是種角龍亞目恐龍,生存於晚白堊紀坎潘階,約7500萬年前到7200萬年前。扁角龍的化石發現於蒙古。牠們的頭顱骨大於弱角龍;牠們曾被歸類於弱角龍科新角龍類模式種韃靼扁角龍Platyceratops tatarinovi),是由Aliafanov在2003年所敘述。屬名在古希臘文意為「平坦的有角面孔」。

快速預覽 保護狀況, 科學分類 ...
扁角龍屬
化石時期:75–72 Ma
白堊紀晚期
無效狀況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科: 弱角龍科 Bagaceratopidae
屬: 扁角龍屬 Platyceratops
Aliafanov, 2003
模式種
韃靼扁角龍
Platyceratops tatarinovi

Aliafanov, 2003
關閉

分類

扁角龍屬於角龍亞目,角龍亞目恐龍是群植食性恐龍,擁有類似鸚鵡的喙狀嘴,生存於白堊紀北美洲亞洲。所有的角龍類恐龍在白堊紀末期滅絕。

扁角龍可能是弱角龍的變異個體[1]

食性

如同所有角龍類恐龍,扁角龍是植食性動物。在白堊紀期間,開花植物的地理範圍有限,所以扁角龍可能以當時的優勢植物為食,例如:蕨類蘇鐵針葉樹。牠們可能使用銳利的喙狀嘴咬下樹葉或針葉。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