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所羅門群島的歷史可以追溯至3萬年前,當時被來自新畿內亞的美拉尼西亞人佔據。從16世紀中葉開始被歐洲人殖民。1976年實行自治。1978年7月7日獲得獨立。
1568年,西班牙航海家佩德羅·薩米恩托和門達尼亞·德內拉抵達該群島,其中在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發現大量金銀珠寶,他們認為找到聖經所載的所羅門王寶藏,於是將該群島命名為「所羅門群島」。
1574年,門達尼亞·德內拉獲得了對所羅門群島的殖民權,但是當他試圖在1595年在該群島設立殖民據點時遭到了失敗並損失了一艘船。自此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各國艦隊先後抵達該群島,但是不友善的當地人使得來訪者紛紛放棄了控制該群島的想法。
1885年,德國佔領了所羅門群島的北部;1893年,英國佔領了所羅門群島南部餘下的島嶼,並把首府設在圖拉吉島。1900年,英德雙方達成協議,英國放棄在薩摩亞的權利,以換取除布干維爾島之外的全部所羅門群島,是為今日所羅門群島的版圖全部。
二戰中,日本軍隊於1942年1月攻佔所羅門群島,試圖以此為基地向南進攻澳大利亞。8月,美國軍隊在瓜達爾卡納爾登陸,兩軍進行了一場也許是二戰中最慘烈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1943年,日軍戰敗,高級將領山本五十六在指揮撤退時,其座機被擊落於瓜島上空而斃命(海軍甲事件)。經過三年的艱苦戰爭,日軍最終於1945年全部撤出所羅門群島。
戰後,由於群島經濟幾乎全部被摧毀,重建工作又極為緩慢,所羅門群島的局勢始終動盪。由於圖拉吉島遭到了不可挽回的破壞,英國被迫將群島首府轉移至霍尼亞拉。此後,英國在該群島實行漸進式的改革,逐步給於當地民眾權力,方才能夠控制局勢。
1978年7月7日,所羅門群島宣佈在英聯邦內獨立,以英王為國家元首。由於國家貧困,所羅門群島政府必須仰仗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援助方能收支平衡。
1999年,群島主島瓜達爾卡納爾島土著居民同馬萊塔島的移民間發生內戰,雙方於當年6月28日達成停火協議。但是2000年6月,雙方再次爆發衝突。總理巴托洛繆·烏盧法阿盧無法控制局勢,被迫辭職。此後該國再次陷入動亂之中。
2003年,由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和巴布亞新畿內亞四國軍隊組成的地區維持和平部隊進駐所羅門群島,經過一段時間,維持和平部隊平定了各地方軍閥,使該國重新平靜。
2006年4月15日,所羅門群島舉行議會選舉,新一屆議會推選前副總理斯奈德·里尼出任政府總理。但是反對派認為選舉舞弊,部分原住民亦指責斯奈德·里尼利用台北和北京方面的資金賄賂議員以收買選票。[1]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均否認此事[2]。 4月18日,數百名示威者在首都霍尼亞拉的議會大廈、總理府和市中心商業區等地舉行抗議活動並引發騷亂,街面出現多起打砸搶事件,多數華人店鋪均被焚毀,華裔僑民亦遭受嚴重暴力襲擊。[3][4] 4月20日,里尼秘密宣誓就職。[5]同日,澳大利亞派遣180名軍人和聯邦警察前往所羅門群島以幫助維持治安。[6] 4月22至24日,北京政府先後派遣四架次包機至所羅門群島,將312名在騷亂中被困的中國僑民撤離至巴布亞新畿內亞的首都莫士比港,並轉送回中國。[7] 4月26日,總理里尼在議會大廈宣佈辭職。[8]5月4日,所羅門群島議會選舉梅納西·索加瓦雷為新政府總理。[9]
2007年12月13日,所羅門群島議會以25票對22票通過對總理梅納西·索格瓦雷的不信任案。索格瓦雷成為這個南太平洋島國自1978年獨立以來第一個因議會不信任投票下台的總理。 在當天的議會會議上,一名索格瓦雷內閣前部長以總理嚴重損害所羅門群島外交關係為由,對索格瓦雷提出不信任動議,並獲得通過。[10]所羅門群島議會12月20日選舉德里克·西庫阿擔任這個南太平洋島國的總理,接替因議會不信任投票下台的梅納西·索格瓦雷。支持西庫阿的黨派當天獲得了議會47張選票中的32張贊成票。西庫阿時年48歲,哲學博士,曾擔任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部長。 [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