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狀態(拉丁語:status quo ante bellum 或簡寫為status quo ante)是國際法中的一個術語,指一場戰爭發生前交戰各方的勢力狀態。該術語經常被用在停戰協議的制定上,即交戰各方分別退回至戰爭開始前的位置並重新建立戰爭前的體系,保證沒有一方因戰爭在政治和經濟上得利或受損。
與之相對的還有國際法中的「保持佔有」原則,主張交戰各方分別保有各自在戰爭結束時的局面,則一方可能會因此得利,而另一方受到損失。
實際應用
1812年戰爭便是一場以「戰前狀態」結束的軍事衝突。在和談時,處於攻勢並已經佔領了緬因州東部部分土地的英方原本提議「保持佔有」並且在美國中西部建立獨立的印第安人政權作為緩衝區,美方則要求英方交出上加拿大的部分領土。[1] 但是隨着英軍在尚普蘭湖戰役中失利,加之英國政府中反戰勢力的壓力,最終1814年的《根特條約》採取回歸「戰前狀態」,英美兩軍分別退至戰前位置,恢復戰前美加邊境,雙方均未獲得或損失任何領土。
1815年拿破崙一世在滑鐵盧之役戰敗後,維也納會議決定恢復法國在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歐洲領土,即波旁王朝時的領土,以維持法國在歐洲的軍事平衡。
1953年的朝鮮戰爭最終也以「戰前狀態」結束,雖然接近三八線,但邊界有所轉移,雙方建立非軍事區,維持至今。
1980年至1988年的兩伊戰爭最終也以交戰雙方平手,恢復「戰前狀態」結束。伊拉克和伊朗在相互妥協後都將軍隊後撤至1975年《阿爾及爾宣言》規定的分界線上。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