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一次世界大戰意大利戰線指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1915年到1918年期間,在意大利北部進行的戰事。交戰雙方是奧匈帝國和意大利。意大利本來是三國同盟的成員,但由於意大利與奧匈帝國之間存在着「尚未收復的意大利」問題,最終意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對德國和奧匈帝國宣戰。
意大利戰線 | |||||||
---|---|---|---|---|---|---|---|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 |||||||
![]() 順時針:意大利士兵聆聽將軍談話;奧匈帝國在伊松佐河上的戰壕;阿爾卑斯山上的奧匈帝國戰壕;皮亞韋河上的意大利戰壕 | |||||||
| |||||||
參戰方 | |||||||
![]() ![]() ![]() ![]() |
![]() ![]()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 ![]() ![]() |
![]() ![]() ![]() | ||||||
傷亡與損失 | |||||||
總共: 約2,160,000人傷亡或被俘 |
總共: 2,330,000人以上傷亡或被俘 | ||||||
589,000意大利平民死亡 |
戰爭開始之初,意大利曾通過速攻方式佔領了幾個奧匈的城市。但隨後意大利戰線就陷入了同西線戰事相同的膠着狀態。戰爭初期奧德聯軍儘管數量處於劣勢但依然掌握戰場主動,後期協約國增兵意大利,最終使意大利以勝利告終,意大利如願獲得了奧匈帝國的部分領土,包括南提羅爾、伊斯特拉半島等。
戰事開始時,意軍對奧軍佔有3對1的數量上優勢,卻未能突破奧軍在朱利安阿爾卑斯山的防線。
1915年6月至1917年9月之間,發生了11次伊松佐河戰役。
1917年10月24日至11月19日:卡波雷托戰役,德奧聯軍獲勝,意軍死傷約3萬人,另有超過26萬人被俘。
1918年6月15日至23日:第二次皮亞韋河戰役,意軍勝利。
1918年10月24日至11月3日:維托里奧·維內托戰役,處於奧匈帝國解體中的奧軍大敗,30萬人被俘。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