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蔭棠(1864年—1937年7月7日),字朝弼,號少卿,又號憩伯,中國廣東新會瀧水豪山鄉人。曾以灼文為名中舉。清朝外交家,最後一位駐美國公使,也是中華民國首位駐美國公使。
早年以張灼文為名中舉,在北京候補。光緒十八年(1892年)捐官為內閣中書,次年考取海軍衙門章京,後任駐日本參贊。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張出任中國駐美國使館三等參贊兼駐三藩市領事,不久調往西班牙,任代辦。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英屬印度入侵西藏,光緒三十年,英國榮赫鵬與西藏政府簽訂《拉薩條約》。1905年1月,張隨同唐紹儀赴印度與英國談判,結果失敗。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授副都統銜,任駐藏幫辦大臣(時駐藏大臣為聯豫),再次前往印度,參加關於修訂《拉薩條約》的談判。在談判中,張上奏政府,認為西藏局勢「岌岌可危,英人覬覦已非一日」,呼籲政府儘快重視西藏問題。同年4月14日,張被破格任命為駐藏幫辦大臣,10月12日到任,迅速穩定了因十三世達賴喇嘛外逃而混亂的拉薩局勢。[1][2][3]在西藏期間,張興辦教育,進行改革,於1907年1月13日提出了《新治藏政策大綱》(《治藏芻議十九條》),主要內容有:
張還彈劾了原駐藏大臣有泰。這些措施激起了西藏政府的恐慌和對抗,也引發了英國政府的抗議,新任駐藏大臣聯豫也對張多有猜忌。張被迫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離開西藏,負責與英國談判《修訂藏印通商章程》。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張回京後授外務部右參贊。
宣統元年(1909年)6月27日,張被任命為駐美國、墨西哥、秘魯和古巴四國公使。在任期間他曾成功與墨西哥政府交涉,為在當地排華的托雷翁大屠殺中被殺的中國民工爭取到310萬墨西哥比索的賠償。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張支持革命運動,遂稱病辭去公使職務,轉而接受孫中山中華民國政府的任命,擔任駐美國外交代表。清政府雖然任命施肇基繼任駐美公使,但是施並未到任。1913年,因為西姆拉會議召開在即,民國政府任命夏偕復繼任駐美公使,將張調回國內,擬派作中方代表與會,但因英國堅持拒絕未果。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