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旱塢(或稱乾塢)指在岸邊以人工建設的船塢,作為建造、改裝和修理船舶的地方。可以分為乾旱船塢(岸上)或浮塢等不同類別。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1年4月29日) |

乾船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紀的北宋。據沈括記載:「國初,兩浙獻龍船,長二十餘丈,上為官室層樓,設御榻以備游幸。歲久腹敗,欲修治,而水中不可施工。熙寧中,宦官黃懷信獻計,於金明池北鑿大澳,可容龍船,其下置柱,以大木樑其上。乃決水入澳,引船當樑上,即車出澳中水,船乃笐於空中。完補訖,復以水浮船,撤去樑柱。以大屋蒙之,遂為藏船之室,永無暴露之患。」[1]傳為北宋畫家張擇端創作的《金明池爭標圖》 有繪其外貌。[2]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