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帕勞歷史相當悠久,經考古學家推測,當地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左右,當時帕勞的幾個小島上已經分別有着帕勞人和密克羅尼西亞人居住於此。帕勞從1543年被歐洲海權國家所統治,直到1994年才在美國的幫助下獨立。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5月4日) |
根據碳測年顯示,曾有一群因島嶼侏儒化的俾格米人於3000甚至是4500年前至900年前居住於帕勞群島。(從西元前2500-1000年,至西元1100年前)[1]
在18世紀前,帕勞和外界有很少的接觸,主要是雅浦和爪哇。如果不是因為海難逃離到菲律賓的難民,歐洲人可能更晚才能發現帕勞。
早在1522年,帕勞就可能被歐洲人發現,當時麥哲倫所帶領的西班牙航海團橫越太平洋時,在第五個平行的北方附近看到兩個小島,並將其命名為「San Juan」,但當時麥哲倫並未下令登陸。
19世紀後期,帕勞群島被英國、西班牙和德國相繼宣稱擁有。1885年,此事被帶到教皇利奧十三世作決定。教皇承認了西班牙的擁有權,但是需要對英國和德國進行補償。帕勞連同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和剩餘的加洛林群島稱為西屬東印度的一部分。
1899年,國力衰退的西班牙根據《德西條約》將關島以外的西屬東印度以450萬美元賣給德意志帝國,帕勞成為德屬新幾內亞的一部分,逐漸開始發展經濟。德國在帕勞種植椰子和木薯等作物,在安加爾採集磷礦。[2]產業大多由德國人獨佔經營,貨幣經營仍然沒進入帕勞人的日常生活。帕勞和德國其他殖民地一樣在道路、排水系統和初等教育等方面幾乎沒有任何建設[3]。西班牙時代和日本時代分別留下不少歷史遺跡,但是德國時代的歷史遺跡幾乎沒有。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在英日同盟下的日本向德國宣戰,並入侵位於太平洋的德國殖民地,日本海軍因此佔領帕勞。戰後,國際聯盟委任日本以C類託管地管理帕勞。[4]
日本將密克羅尼西亞等南洋諸島併入帝國領土之中,設立南洋廳並以科羅爾島作為其首府。[5]1914至1922年為日本海軍軍政時期,1922年始為正式的南洋廳統治的民政時期,帕勞支廳為南洋廳的6個支廳中的其中一個。日本於南洋進行力道強烈的經濟發展,並鼓勵日本人、沖繩人、朝鮮人移入南洋,當地帕勞人因此成為少數族群。日本繼續了德國所開始的礦業,並開始了鰹魚罐頭與椰子核的生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佔領帕勞的美國,於1947年同意託管作為太平洋群島託管地一部的帕勞。1960年代起,許多美國聯邦政府計劃延伸至帕勞中。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