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鬚鯨的一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布氏鯨(學名:Balaenoptera brydei)是生活在全球熱帶到溫帶海域的一種鬚鯨,目前分為 2 個亞種: B. e. brydei 和 B. e. edeni,後者被稱為 小布氏鯨、艾氏鯨 或 鯷鯨,可能是有別於布氏鯨的獨立物種,但二者的形態和遺傳差異還需更多研究方能明確,因此暫歸為同一種[2];而以往被稱為 侏儒布氏鯨(英:Pygmy Bryde's whale)的物種已於 2003 年被日本鯨類學家確立為獨立物種——大村鯨(又稱 角島鯨;學名:Balaenoptera omurai)[3]。
由於分類上的未確定性[4],布氏鯨的各種資訊都有隨時變動的可能,尤其是分佈範圍和族群數量等。
Balaenoptera brydei(中:布氏鯨;英:Bryde's whale)在 1913 年由挪威學者 Ørjan Olsen 根據南非的標本描述命名,名中的「brydei」是紀念 19-20 世紀的挪威捕鯨企業家約翰·布萊德(Johan Bryde),他在南非建立了第一座現代化捕鯨基地,協助獲得此鯨的模式標本。
Balaenoptera edeni(中:艾氏鯨 或 鯷鯨;英:Eden's whale)是在更早的 1878 年由英國學者 John Anderson 命名,名中的「eden」是紀念當時身在緬甸的英國爵士 Sir Ashley Eden(伊頓爵士),他協助獲得擱淺於緬甸錫當河的鯨魚標本,經 Anderson 描述成為模式標本。中文名又譯為 小布氏鯨、伊頓鯨、錫當鯨,根據 2005 兩岸三地鯨豚研討會定名為鯷鯨,該名稱來自日文,表示這種鯨常與鯷魚、鰹魚共同出現。
布氏鯨和鯷鯨間的關係尚不明確,學界暫時視為同一物種,而根據國際生物命名慣例,同物異名的情況下以最早的命名為有效學名,因此 Balaenoptera edeni 成為優先使用的學名。
全球性分佈在熱帶、亞熱帶、部分的溫帶水域(緯度不超過 40 度),布氏鯨的活動範圍包括了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但地中海無分佈[2]。
布氏鯨(B. brydei )分佈於三大洋的溫暖水域,水溫高於攝氏16度,偏好屬於遠洋離岸,具高生產力豐饒的海域。遷徙與活動模式尚不清楚。
鯷鯨(B. edeni)分佈於近岸的海域,如日本南部至東海,泰國灣與孟加拉灣周邊,澳洲與新西蘭北島沿海,其他地區還待更多資料重新檢視。
布氏鯨種群的族群狀況研究資料相當不足,目前已知的推斷全球約有 9–10 萬頭,其中 2/3 分佈在北半球,族群變化的趨勢資料不足。
布氏鯨擁有鬚鯨科典型的流線型修長身軀,容易與塞鯨混淆,仍可透過外型差異分辨,布氏鯨體型較小(體長約 14 公尺),且其吻突上方有三條脊突(ridge)自吻部尖端延伸到頭部後方,中央的脊突末端隨兩個噴氣孔拱起[5]。
布氏鯨的體色背部呈深煙灰色,身上常有達摩鯊咬痕癒合的斑點 ,腹部淺白色,兩側下顎是深灰色。 布氏鯨有 250–370 對鯨鬚板,長約 40 釐米,寬約 20 釐米,屬於較短的鯨鬚板,板片部分灰色,刷狀毛是灰白色的。腹部有 40–70 條垂直的喉腹摺,會延伸到肚臍的位置,占身長比例約 57–58 %。背鰭高且鐮刀狀,胸鰭比例小。
布氏鯨與鯷鯨的外型差異很小[6]。布氏鯨成年體型較大,長約 14 公尺,噴出的水花較高(3–4 公尺),頭型成 U 型,頭上有三條脊,常遠離船隻;鯷鯨成年體型較小,長約 11–12 公尺,噴出的水花較矮(1–2 公尺),頭型成 V 型,頭上有五條脊,可能突然出現在船邊。
布氏鯨通常單獨行動,或兩頭共游,偶爾在覓食區可見到 20 頭左右鬆散的群體。布氏鯨的游動呼吸間隔與行進方向的變動大[7]。平常游泳時速約 1.6–6.4 公里,也可高達 19–24 km,出水換氣約 4-7 次後會下潛,但下潛時無舉尾的動作,再浮出水面的間隔通常為 5–15 分鐘。根據大西洋裝設時間深度追蹤器的研究,11 與 13 公尺的布氏鯨最長的潛水時間為 9.4 分鐘,最深 292 公尺,平均為 4–5 分鐘,130 公尺。白天時多停留在 50 公尺以內的淺海,傍晚時開始深潛覓食,半夜時又恢復停留至淺海,天亮前又開始持續深潛覓食,這可能與當地垂直升降的浮游動物的移動有關[8]。
如同其他的鬚鯨科動物的吞飲法,布氏鯨大量吞進海中的目標食物群後,經鯨鬚板過濾海水中留下食物再吞下。在泰國灣的布氏鯨(可能為鯷鯨),則紀錄了新的將頭垂直舉出水面張嘴的省力吃法[9],在香港出沒的布氏鯨亦曾被目擊有此吃法。
食性在不同地點相當多樣 ,主要以魚類(沙丁魚,鯷科等)和大型浮游動物為主,也有吃甲殼類和頭足類的紀錄。 在西北太平洋,根據日本捕鯨船 2000–2007 年鯨胃內容物資料,此海域布氏鯨主要吃日本鯷(Engraulis japonicus, 52 %)、多種磷蝦(36 %, i包括 Euphausia similis,E. gibboides,Thysanoessa gregaria 和 Nematoscelis difficilis)、串光魚及鯖魚等。食性隨着季節與地點變化,沿岸種群在 5–6 月的八成食物為磷蝦,遠洋種群在夏末則幾乎全吃該海域盛產的日本鯷。
日本海域的布氏鯨性成熟時,雄性平均體長 11.9 公尺,雌性平均 12 公尺,成年體重可達 12–25 噸。南非海域的大洋型布氏鯨性成熟年齡在 8–11 歲之間。母鯨的懷孕期一般約為 12 個月。幼鯨出生時約為 4 米長,重 1 噸左右。布氏鯨活躍於攝氏16度以上水溫[10],是惟一全年生活在熱帶或亞熱帶、並需一年四季捕食的鬚鯨[10],一般不長途遷徙。布氏鯨壽命約50至70歲,紀錄最大為72歲[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