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黨副黨魁 (英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工黨副黨魁(英語:Deputy Leader of the Labour Party)是英國工黨 內的第二領導人,負責協助工黨黨魁處理黨務,在制定政策綱領及競選事宜提供意見。
按照黨章,如果黨魁一職出現空缺時而工黨當時是反對黨,副黨魁會自動成為署理黨魁,直至新任黨魁獲選為止;但工黨如果是執政黨,署理人選將由英國內閣在徵詢工黨全國執行委員會意見後,委任一位臨時黨魁[1]。
歷史
截止目前為止,唯一成功當選工黨黨魁的副黨魁為艾德禮及傅特。相反,約翰·羅伯特·克萊因斯則曾先擔任工黨黨魁,後來才成為副黨魁。此外,貝嘉晴曾於1994年在黨魁施明輝意外離世後短暫擔任代理黨魁,而夏雅雯則分別於2010年(白高敦辭職)及2015年(文立彬辭職)後擔任代理黨魁。
在近代,英國副首相一職被重新設立後,曾經有兩名工黨副黨魁擔任該職,包括彭仕國(1997年至2007年)及韋雅蘭(2024年至今)。然而,副黨魁本質上是一個黨內職務,與副首相一職在憲法上並無直接聯繫。例如,前工黨首相白高敦在當選黨魁後,新任副黨魁夏雅雯獲委任為工黨主席及下議院領袖。
歷任列表
任 | 姓名 | 肖像 | 任期 | 生卒年份 |
---|---|---|---|---|
1 | 約翰·羅伯特·克萊因斯 | ![]() |
1922年11月22日 - 1932年10月25日[註 1] | 1869年 - 1949年 |
2 | 威廉·格雷厄 | 1931年8月28 - 1932年1月8日[註 2] | 1887年 - 1932年 | |
3 | 克萊曼·艾德禮 | ![]() |
1932年10月25日 - 1935年10月8日[註 3] | 1883年 - 1967年 |
4 | 亞瑟·格林伍德 | ![]() |
1935年11月26日 - 1945年5月25日 | 1880年 - 1954年 |
5 | 赫伯特·摩理臣 | ![]() |
1945年5月25日 - 1955年12月14日 | 1888年 - 1965年 |
6 | 吉姆·格里菲思 | 1956年2月2日 - 1959年5月4日 | 1890年 - 1975年 | |
7 | 安奈林·貝文 | ![]() |
1959年5月4日 - 1960年7月6日[註 2] | 1897年 - 1960年 |
8 | 佐治·布朗 | ![]() |
1960年7月15日 - 1970年6月18日[註 4] | 1914年 - 1985年 |
9 | 羅伊·詹金斯 | ![]() |
1970年6月19日 - 1972年4月10日 | 1920年 - 2003年 |
10 | 愛德華·肖特 | 1972年4月25日 - 1976年10月21日 | 1912年 - 2012年 | |
11 | 傅特 | ![]() |
1976年10月21日 - 1980年11月10日[註 5] | 1913年 - 2010年 |
12 | 丹尼斯·希利 | ![]() |
1980年11月4日 - 1983年6月11日 | 1917年 - 2015年 |
13 | 韓素利 | ![]() |
1983年6月11日 - 1992年4月11日 | 1932年 - |
14 | 貝嘉晴 | ![]() |
1992年4月11日 - 1994年5月12日[註 6] | 1943年 - |
15 | 彭仕國 | ![]() |
1994年7月21日 - 2007年6月24日 | 1938年 - |
16 | 夏雅雯 | ![]() |
2007年6月24日 - 2015年9月12日[註 7] | 1950年 - |
17 | 華德信 | ![]() |
2015年9月12日 - 2019年12月12日 | 1967年 - |
18 | 韋雅蘭 | ![]() |
2020年4月4日 - | 1980年 - |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