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寬(1879年—1918年),字元博江蘇常州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2][3]

Thumb
屠寬

生平

屠寬自幼承繼家學。1902年,赴日本留學,入千葉專門醫科學校。在日本期間,屠寬追隨孫中山,參加中國同盟會[1][2]

1907年,屠寬應家鄉的邀請,出任常州府中學堂監督。1908年3月,屠寬在常州府中學堂設立遊藝部,其中先後設有圖畫、雅歌、軍樂、地理、攝影、篆刻、演說、拳術等內容,每日活動一小時。1908年9月,常州府中學堂「雇小輪一艘,拖船兩艘,……至鎮江,登焦山,又渡江至揚州,觀小金山、平山堂諸勝。返舟至江陰,登黃山,得要塞司令許,觀炮台,且演放快炮以殊禮待學生。」[4]1909年,朱溥恩獲屠寬聘為常州府中學堂庶務長,此後朱溥恩受到屠寬影響,成為屠寬推動反清革命的同仁。[1][2]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常州府中學堂成為常州、武進地區革命的大本營,屠寬成為常州地區辛亥革命的領導人。武昌起義消息傳到常州後,屠寬即召開緊急會議,準備響應。他領導常州府中學堂師生參與了光復常州的行動。1911年11月6日,屠寬出任常州軍政分府參謀長。1911年12月25日,孫中山自上海乘火車赴南京,屠寬親率全校師生前往車站迎送。[4]

1912年4月21日,朱溥恩、屠寬在16人秘密結社的基礎上,與各鄉聯合成立「公民同志會」(後來曾一度改組為同盟會組織),朱溥恩、屠寬擔任會長。城鄉入會者超過5000人。1912年8月,公民同志會改組為國民黨武進分部,朱溥恩、屠寬分別擔任正、副部長。國民黨武進分部積極參加江蘇省議會、國會選舉,與共和黨競爭,共和黨慘敗。[1][2][4]

朱溥恩、屠寬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眾議院議員後,赴北京任職,參加制訂憲法。1913年4月,屠寬為北上就任議員之職,主動辭去常州中學校長職務。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解散國會,屠寬寓居天津,朱溥恩棄職回到常州。1916年,第一屆國會恢復,屠寬、朱溥恩復任國會眾議員。府院之爭後,屠寬寓居天津。[1][2][4]

1918年10月,屠寬在天津病逝,享年39歲。[3]1919年6月,常州中學在校門南側豎立了「屠元博先生之紀念塔」,並出版《哀悼屠元博之紀念冊》。 [4]

家庭

  • 父:屠寄,屠寬是屠寄的長子。[4]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