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是人們接受最初階段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6歲到12歲為小學適齡兒童,為初等教育機構,小學階段教育的年限通常是6年。小學教育階段後為中學教育階段。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6年1月31日) |
語源
小學最早是指文字,音韻,訓詁等基礎學問[1],後來成為古代私塾的意思,小學還存在社學、義學或貴族學校等學校中[2]。在一些書院如明道書院,也分小學部分。
明天啟三年(1623年),意大利傳教士艾儒略在《職方外紀》中將歐洲的各類學校譯為「小學」、「中學」、「大學」。《職方外紀》卷二云:「歐邏巴諸國皆尚文學,國王廣設學校。一國一郡有大學、中學,一邑一鄉有小學。」
清代末年擬定的壬寅學制中,小學堂為第二初級的教育機構。
中華民國初期,小學堂一般被稱作小學校,簡稱「小學」。1912年9月,中華民國教育部頒佈《小學校令》,分初等小學校(簡稱「初小」)、高等小學校(簡稱「高小」)兩級。初等小學為四年(義務教育)、高等小學為三年,總共七年,從兒童滿6歲起至14歲為止。小學校同時設立初小、高小的,稱為完全小學校(簡稱「完小」)。學生在高等小學校畢業後可進入中學校或師範學校、甲種實業學校。
1944年實施《國民學校法》,各小學改名為國民學校,簡稱國校,1968年國民義務教育往上延伸到初級中學(此後改稱國民中學),總共9年;國民學校則改稱國民小學,年限6年,簡稱國小;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轄下的國民學校均復名為「小學」。
小學教育目標
小學教育的目標通常是培養學生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逐步培養學生獨立的邏輯思維能力,簡單的計算能力,讀寫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然常識。
小學課程
世界各地小學課程視當地教育主管機關而有所不同。
- 中國大陸的小學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任何適齡兒童都必須接受小學教育,學費有困難者可以透過申請兩免一補免費上學。教育部門原則上規定只有當年9月1日前滿6(或7)周歲的兒童才能在該學年開始時(即當年9月1日)進入小學學習。
- 中國大陸的小學教育分成兩種制度:五年制與六年制。目前,絕大多數省市實行的是六年制。這些省市的初中教育為三年,因此被稱作「六三制」。而上海市、山東省等部分省市實行的是五年制小學教育,學生在小學接受五年教育,在初中接受四年教育,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因此被稱作「五四制」[註 1]。以往,學生在小學階段需要學習語文[註 2]、數學、自然常識(或:科學)、社會(或: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或:品德與生活)、音樂、美術、體育、計算機(或:信息技術)等課程。
- 作為九年制義務教育的開端,小學教育在中國大陸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小學教育的模式也為學生以後接受基礎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當前,中國大陸小學教育的覆蓋率已經超過99%,入學率接近100%,絕大多數兒童都可以在合適的時候接受小學教育。但是在某些地方,由於經濟落後、地方觀念等因素,仍然有部分適齡兒童無法入學。雖然教育機構與政府部門在試圖解決這些問題,但是突破不大。[來源請求]
- 由於教育體制依舊是以考試為主,所以小學生同樣也會面臨繁重的學習壓力。同時部分學校過於注重升學率與考試成績,導致學生嚴重偏科,校方往往將語文、數學列為主要科目,其他的作為次要科目,教育主管機關與輿論一致認為此舉不適宜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機關曾經多次下令要求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推行綜合素質教育,但是成效有限。[來源請求]
- 中國大陸現行中小學學制,起源於1922年的北洋政府效仿美國的壬戌學制,採用6-3-3學制,其中小學教育的6年,又分為初小4年、高小2年,因此小學校分為初級小學、高級小學和完全小學[註 3]。由於當時中華民國大陸時期長期陷於軍閥戰爭、經濟落後的局面,文教事業不普及,甚至高小畢業就算是「小知識分子」。
-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佈《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全日制小學學制未改動,增加了對成人實施小學教育的「工農速成初等學校」、「業餘初等學校」和識字學校。1959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試驗改革學制,即「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開門辦學」,從1960年開始,部分地區實施了小學五年一貫制、中學五年一貫制、中小學十年一貫制[註 4]或初中小學九年一貫制、高中再分文理科等,這一時期由於小學師資普及,基本取消了初小、高小劃分,普及了完全小學。
- 1984年,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制訂實施,中國大陸的五年制小學普遍延長一年改成了六年制小學,並把小學辦學責任交給了鄉鎮基層政府與廠礦企業,謂之「集資辦學」[3][4][5]。中國大陸依舊有部分地區實行小學五年制[註 5]。
- 1976年至2016年間,中國大陸由於農村地區人口向城市集中,農村生源缺乏的地區開始集中辦學,很多鄉鎮合併撤銷到只剩一所中心小學,因此消失了大概91.6萬所小學[8]。
香港小學課程為六年(小一至小六),是義務教育的一部分,學生完成六年小學後會通過香港教育局升中派位機制升讀中學。
小學課程主要包括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常識,亦包括音樂、視覺藝術、體育、電腦及普通話。過去常識科前身為社會科、科學科、健康教育科三科,合稱社科健,於1990年代中期合併為常識。過去小學是半日制,分上午校和下午校,現今則以全日制為主。2000年後,由於香港的適齡學童人數減少,香港出現縮班殺校的情況,教席減少導致出現超額教師,教育界因此爭取推行小班教學,唯香港政府對此態度並不積極,香港的師資水平也備受關注,其中香港教育學院(今香港教育大學)雖然是香港師資培訓的主要院校,但該校語文水平被指長期不達標[9],在英語水平測試的表現是香港八間教資會資助大學中最差,令外界關注將會為人師表的該校畢業生在學校任教的能力[10]。
據香港教育條例規定,就讀小學一年級的最低入學年齡是5歲零8個月(即在開學該年(西曆1月1日至12月31日)內滿6歲)。開學日為每年的9月1日,如果該日為週末,則順延至下星期一。
臺灣國民小學課程的學習領域主要有語文學習領域(包含中文、英語、本土語言(臺語、客語與原住民語),中文在小學稱作「國語」,國中或以上稱作「國文」)、生活領域(小學1、2年級的科目,為自然科學、藝術、社會領域的合併科目)、數學領域、社會領域、自然科學領域、藝術領域、健康與體育領域、彈性課程、綜合活動領域,以及六大重大議題(資訊教育、環境教育、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生涯發展、家政教育);其使用課本因學校而有所不同。
小學分為兩種,國民小學與國民型小學。國民型小學(Sekolah Jenis Kebangsaan,SJK)採用中文、馬來文或淡米爾語為教學媒介語,國民小學(Sekolah Kebangsaan,SK)除了英語、科學和數學採用英文教學之外,所有科目使用馬來語為教學媒介語。在晉升進入中學教育之前,小學生在六年級需參加小六鑑定測驗(Ujian Pencapaian Sekolah Rendah,UPSR),馬來語(國語)不及格的考生須讀為期一年的中學預備班(Peralihan)。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