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麦当娜于1984年发行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宛如處女》(英語:Like a Virgin)是美國女歌手麥當娜第2張錄音室專輯,1984年11月12日由華納兄弟唱片公司旗下子公司Sire Records發行。1985年在北美以外地區重新改版發行,新版本增加了一首歌曲〈跟上旋律〉。這是麥當娜首張英、美冠軍專輯,在美銷售量經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於1998年認證為鑽石唱片(銷售達1,000萬張)。
宛如處女 Like a Virgin | ||||
---|---|---|---|---|
麥當娜的錄音室專輯 | ||||
發行日期 | 1984年11月12日 | |||
錄製時間 | 1984年4月–9月[1] | |||
錄音室 | Power Station(紐約) | |||
類型 | ||||
時長 | 43:10 | |||
唱片公司 | ||||
監製 |
| |||
麥當娜專輯年表 | ||||
| ||||
收錄於《宛如處女》的單曲 | ||||
|
《宛如處女》與麥當娜首張同名專輯的音樂路線並沒有太大差異。麥當娜主動地尋找新的題材,但完成的僅有不到專輯的一半。另外再加上麥當娜與他前男友Stephen Bray一同創作完成其它尚不足的一半。這張專輯的曲風仍是以流行舞曲為主軸,歌曲之間混搭其它如一些新浪潮的樂風。專輯的製作人Nile Rodgers在紐約的Power Station Studio以很快的速度錄製整張專輯。Rodgers邀請了以前在樂隊Chic的隊友,貝斯手Bernard Edwards及鼓手Tony Thompson協助製作專輯的曲目。Rodgers亦答應會擔任結他手作為報酬。Jason Corsaro是專輯的錄音師,他說服了Rodgers使用當時新推出的電子錄音技術。專輯封面是由Steven Meisel負責拍攝,麥當娜希望專輯的標題和封面,在與麥當娜同名的聖母瑪利亞的名義下,挑戰基督教處女生育的概念,藉以彰顯她大膽挑釁的形象。
在這張專輯發行後,許多音樂人給予它正反兩面的評價,有的人欣賞有的人則不喜歡,在樂評上這張專輯可算是毀譽參半。滾石雜誌給這張專輯四顆星的評價。而在市場行銷上,這是張相當成功的商業專輯。《宛如處女》的商業成績是全球性的,它巨大的成功除了為唱片公司帶來豐富的獲利之外,也將麥當娜的知名度打響於國際之間。
《宛如處女》是麥當娜首張美國冠軍專輯,同時也是德國、意大利、荷蘭、新西蘭、西班牙、英國的冠軍專輯。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認證其為鑽石唱片,代表它在美國有1,000萬張的銷售量。只是唱片公司最後向RIAA申請這張專輯認證的時間是1998年5月21日,之後也未再重新申請認證,因此許多媒體和歌迷都認為這張專輯在美國地區的銷售量必定遠高於1,000萬張。而《宛如處女》更在全球狂銷逾2,100萬張,成為名副其實全球最暢銷專輯之一。
《宛如處女》除了銷售數字長紅之外,專輯和單曲在排行榜上的成績也不遑多讓。專輯在1985年2月9日擊敗了「工人皇帝」布魯斯·史賓斯汀的超級專輯《Born In The U.S.A.》登上了告示牌專輯榜冠軍,蟬連了三週榜首才被兩人男子樂團轟!合唱團的《Make It Big》請下王座。專輯在1985年年終專輯榜獲得第三名,僅次於布魯斯·史賓斯汀的《Born In The U.S.A.》和布萊恩·亞當斯的《Reckless》。這張專輯在英國也獲得專輯榜兩週冠軍,《宛如處女》成為麥當娜首張英美冠軍專輯。
《宛如處女》一共發行了5首單曲,這5首單曲更是席捲了英美兩地排行榜的前5名。首支同名單曲〈宛如處女〉在1984年12月22日登上告示牌單曲榜榜首,成為麥當娜第一首美國冠軍單曲,它蟬連冠軍長達6週,直到隔年的2月2日才被外國人合唱團的〈I Want To Know What Love Is〉請下王座,銷售達金唱片,1985年年終排行第2名,僅次於轟!合唱團的〈Careless Whisper〉。
第二支單曲〈拜金女孩〉礙於菲·哥連斯的〈One More Night〉擋在前面,獲得2週亞軍位置。接下來〈天使〉和〈盛裝打扮〉這兩首節奏輕快的流行舞曲,不約而同站上了單曲榜第5名,其中〈天使〉銷售達金唱片。
專輯改版增加收錄的單曲〈跟上旋律〉是電影《神秘約會》的主題曲,它是首動感好聽旋律易記的舞曲,但唱片公司考量到1985年麥當娜已經有4首單曲要發行,再加上5月11日已經有另一首冠軍電影主題曲〈為你瘋狂〉了,因此忍痛放棄〈跟上旋律〉在美國發行單曲的機會,只將這首歌收錄在〈天使〉的B面上市。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跟上旋律〉在英國排行榜上成績告捷,成為麥當娜第一首英國冠軍單曲。這首歌也被雜誌《Spin》遴選為80年代最佳舞曲第一名。
麥當娜在1985年的年終百大單曲榜裏一共佔了5席,〈宛如處女〉第2名、〈為你瘋狂〉第9名、〈拜金女孩〉第58名、〈天使〉第81名以及〈盛裝打扮〉名列第98名。專輯《宛如處女》在該年的年終專輯榜名列第3名。
憑藉着這些優異的成績,麥當娜理所當然的成為1985年告示牌『最佳年度藝人』。環顧整個1980年代,只有三位(組)女性藝人獲得此項頭銜,除1985年的麥當娜外,還有1982年的加油合唱團以及1986年的惠妮休斯頓獲得。此外,麥當娜也是1985年告示牌『最佳年度單曲藝人』,兩年後,麥當娜又再次的獲得此項殊榮。另外她在舞曲榜上創下前所未有的成就,1985年告示牌的『舞曲銷售量最高藝人』以及『舞廳最受歡迎藝人』得主都是她。1987年麥當娜再次以驚人的成績拿下『舞曲銷售量最高藝人』。西洋樂壇在麥當娜出現之前,舞曲榜尚未有人獲得兩次最佳銷售冠軍的紀錄。
1985年麥當娜的聲勢如日中天,她的威力彷彿核彈炸開般,迅速的讓全球都感受到了這位流行巨星的魅力。她更破天荒的登上了時代雜誌的封面,每個國家的娛樂頭條新聞都少不了她。同一年她與性格男星辛·潘的婚禮,更是成為八卦狗仔窮追猛打的主要對象。
為進一步宣傳專輯,1985年麥當娜開啟了生平第一次巡迴演唱會《The Virgin Tour》,不過場次只限北美地區。麥當娜向世人證明自己並非只是個單一方面的贏家,而且還能夠在樂壇上保持頂尖的地位。她的歌曲〈宛如處女〉及〈拜金女孩〉,引起了保守主義人士的批評,但同時吸引了許多年輕女性模仿麥當娜在音樂影片中的形象;在《Madonna Live - The Virgin Tour》實況紀錄影音中亦可發現,在場的女歌迷們無不將自己都打扮成她。據作者J. Randy Taraborrelli指出,「每名成功的藝人,都至少有一張不論在評論及商業上都獲取成功的專輯為他們的事業帶來傳奇一刻,對於麥當娜來說,《宛如處女》是她音樂事業上傳奇的一刻。」《宛如處女》最終成為了1980年代的文化象徵之一,它代表着當代美國人對傳統保守價值觀念的改變,也代表着新生代年輕人影響着美國龐大的經濟消費,更代表着一顆閃耀全球的流行巨星自此誕生。
曲序 | 曲目 | 詞曲 | 時長 |
---|---|---|---|
1. | Material Girl |
| 4:00 |
2. | Angel |
| 3:56 |
3. | Like a Virgin |
| 3:38 |
4. | Over and Over |
| 4:12 |
5. | Love Don't Live Here Anymore | Miles Gregory | 4:47 |
6. | Dress You Up |
| 4:01 |
7. | Shoo-Bee-Doo | Madonna | 5:16 |
8. | Pretender |
| 4:30 |
9. | Stay |
| 4:07 |
1985年重新發行版本曲目列表 | |||
---|---|---|---|
曲序 | 曲目 | 詞曲 | 時長 |
1. | Material Girl |
| 4:00 |
2. | Angel |
| 3:56 |
3. | Like a Virgin |
| 3:38 |
4. | Over and Over |
| 4:12 |
5. | Love Don't Live Here Anymore | Miles Gregory | 4:47 |
6. | Into the Groove |
| 4:43 |
7. | Dress You Up |
| 4:01 |
8. | Shoo-Bee-Doo | Madonna | 5:16 |
9. | Pretender |
| 4:30 |
10. | Stay |
| 4:07 |
2001年重新灌錄版本附加曲目 | |||
---|---|---|---|
曲序 | 曲目 | 詞曲 | 時長 |
10. | Like a Virgin(Extended Dance Remix) |
| 6:08 |
11. | Material Girl(Extended Dance Remix) |
| 6:07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