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河(2世紀—204年),字伯海吳郡富春縣人。東漢東吳勢力將領。孫堅族子,統領孫堅親兵,作戰常為前驅,典知內事,被視為心腹。孫堅死後,先後跟隨孫策平定江東及輔助年幼的孫權接任江東基業。後媯覽戴員密謀唆使邊洪暗殺孫堅三子孫翊,孫河趕往怒斥二人沒盡忠職守,媯覽、戴員二人害怕孫權問罪,決定先下手為強,將孫河殺害。

快速預覽 孫河, 國家 ...
孫河
威寇中郎將、領廬江太守
前任:李術廬江太守
繼任:
威寇中郎將、領廬江太守
國家孫吳
時代東漢末年
主君孫堅袁術孫策孫權
,曾過繼至
伯海
封地烏程縣廬江
籍貫吳郡富春縣
逝世建安九年(204年)
宛陵縣
親屬
長男孫助
次男孫誼
三男孫桓
四男孫俊
其他親屬族父孫堅、侄子孫韶
關閉

生平

常為前驅 典知內事

孫河個性忠直,說話謹慎,辦事敏捷。有氣魄和才幹,能服勤苦之事[1]

孫河自少跟隨孫堅出征,作戰時常擔任前驅,後來領孫堅親兵,典掌軍隊內部之事,被孫堅委以心腹之任[2]

初平二年(191年),孫堅接受袁術的請求攻打荊州牧劉表,遭黃祖伏擊身亡。長子孫策時年十七歲,襲烏程侯。孫堅侄子孫賁領孫堅餘眾,扶送靈柩。袁術到壽春駐紮屯軍,孫賁前往依附[3]

排除萬難 平定江東

最初孫堅興義兵時,孫策年十餘歲已廣交知名人士,並聽從好友周瑜的意見,將母親遷到廬江,招攬聚合士大夫,江、淮的人都投奔他,徐州牧陶謙十分忌憚孫策[4]。孫堅死後,孫策將父親還葬曲阿,孫策渡江居江都[5]

孫策在江都時,常拜訪名士張紘,張紘為孫策分析天下大勢,定下平定江東的計劃,孫策為無後顧之憂,將母親及年幼的弟弟們交託給張紘[6]。當時只有呂範和孫河經常伴隨孫策,跋涉辛苦,就算有危難也不會逃避,孫策亦待二人如親戚般,每次升堂,與吳夫人共同宴席[7]

孫策到壽春請求袁術歸還父親兵馬,袁術以藉口推辭,於是孫策帶着母親吳夫人遷居回到曲阿,與呂範、孫河一起投靠舅父吳景,並依賴吳景召募到了數百人。時涇縣山賊總帥祖郎來襲,孫策差點被祖郎襲殺。孫策聽再求見袁術,袁術將孫堅餘兵千餘人歸還給孫策[8][9]

孫策於是以曲阿為據點,先後擊敗以劉繇為首的地方勢力。孫河隨孫策出征,先後平定吳郡會稽郡[10]。孫策定都吳郡,任命孫河為烏程縣長。

輔助少主 討平內亂

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不久去世,由時年十九歲的二弟孫權接手江東。時廬江太守李術不服從孫權,與梅乾雷緒陳蘭數萬人在集結淮水一帶騷擾破壞,孫權寫信要求李術扣留這些叛逃者。李術公開表示有德見歸,無德見叛,不應復還為由拒絕[11]

於是孫權用計策寫信給曹操,說嚴象被殺是李術所為,所以不應該理會李術。孫權斷絕李術的援軍後,與孫河、徐琨一起親征叛徒李術於皖城。皖城被孫權包圍,李術向曹操求救,但是曹操沒有到來,一切發展正如孫權所設計的一樣[12]

李術獨守皖城,城內糧盡只能用泥丸代替食糧充飢,隨即破皖城,李術被梟首,孫權遷徙城裏人及李術部將三萬餘人到江東。孫河拜威寇中郎將,領廬江太守,駐屯京口(今江蘇鎮江[13][14]

舉賢任能 提拔吾粲

孫河為烏程縣長時,當時寒門出身的烏程人吾粲,身份還是小吏,孫河卻對吾粲這人深感驚奇。後來孫河成為將軍,能夠自選長吏,表奏吾粲為曲阿丞,升遷為長史,治理地方有名跡。吾粲雖然出於寒門,與同郡陸遜卜靜等比肩齊聲。孫權為車騎將軍時,召吾粲為主簿,出任為山陰令,後歸還擔任參軍校尉[15]

斥責媯、戴 反為所害

建安九年(204年),丹楊太守孫翊邊洪殺害,孫河趕到宛陵,憤怒地斥責媯覽戴員二人,沒有盡責保護孫翊,令邊洪弒主之事發生。

媯覽和戴員相議,認為孫河與孫翊關係疏遠,孫河已如此厲詞譴責,若孫翊次兄孫權來到,二人必死無疑,於是二人決定先下手殺死孫河,密謀叛變,派人迎接揚州刺史劉馥[16],但沒多久兩人被孫翊的妻子徐氏和舊部孫高、傅嬰擒殺。孫河死後,由表侄孫韶繼承孫河的軍隊[17]

孫河膝下有四位兒子,長子孫助為曲阿長、次子孫誼為海鹽長,二人皆早卒。三子孫桓,儀容端正,器懷聰朗,博學彊記,能論議應對,孫權常稱為宗室中的顏淵。孫桓先後參加了討關羽及抗劉備之戰,拜建武將軍,封丹徒侯,下督牛渚。四子孫俊,性度恢弘,才經文武,為定武中郎將,屯戍薄落,赤烏十三年卒[18]

姓氏變化

據《三國志吳書孫韶傳》記載,孫河本姓俞,因得到孫策的喜愛,賜姓為孫,列入孫家屬籍[19]

另《孫韶傳》引《吳書》又說,孫河是孫堅的族子,早初過繼給姑家俞氏,後來再回復孫姓[20]

親屬

兒子

  • 孫助,孫河長子,官至曲阿長。
  • 孫誼,孫河次子,官至海鹽長。
  • 孫桓,孫河三子,東漢末和三國時東吳武將,建武將軍,丹徒侯。
    • 孫建,孫桓長子,繼承丹徒侯爵位,官至平虜將軍。
    • 孫慎,孫桓少子,官至鎮南將軍。
      • 孫拯,字顯世,孫慎之子。
  • 孫俊,孫河四子,定武中郎將。

侄兒

  • 孫韶,孫河表侄,本姓俞,東漢末和三國時東吳武將,鎮北將軍,建德侯,後假節領幽州牧。

註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