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父
春秋时期鲁国历史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慶父(?—前660年),姬姓,諡號共,中國春秋時期魯國政治人物,魯桓公之子,魯莊公的兄弟,又稱共仲、仲慶父、孟慶父,三桓之一孟孫氏之始祖。慶父曾經謀殺魯君子般、魯閔公,製造連年的大亂,故後人常把製造內亂的人比之為「慶父」,有稱慶父不死,魯難未已。[1]
簡介
慶父是魯莊公的庶長弟(一作庶兄),前662年,魯莊公死之前,叔牙想擁立慶父為君,被弟弟季友賜死,叔牙仰藥自裁。魯莊公死後,公子般繼位為魯君子般。慶父勾結私通的魯莊公夫人哀姜,殺死了魯君子般,趕走了弟弟季友。立哀姜妹妹叔姜與魯莊公生的兒子啟方繼位,就是魯閔公。
前660年,慶父與哀姜謀殺閔公,想自立為君。季友知道後,與閔公的弟弟公子申從陳國到邾國,魯人要殺慶父。慶父害怕,逃到莒國。於是季友回國,立公子申為魯僖公。哀姜害怕,逃到邾國。季友賄賂莒國,使莒國送回慶父,但不免除其兩度弒君之罪。
慶父在回魯途中,求公子魚代為說情,但沒得到應許,公子魚哭着回去找慶父,慶父聽到哭聲,說:「這是奚斯(公子魚)的聲音啊!」便自縊而死。齊桓公知道妹妹哀姜在魯國作亂,殺了她。[2]
在季友請求下,魯僖公封慶父之子孟孫敖於成,是為孟孫氏。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