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德国19世纪中后期重要政治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卑斯麥(德語: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又稱卑斯麥-申豪森伯爵(Graf von Bismarck-Schönhausen;1865年),卑斯麥親王(Fürst von Bismarck;1871年),勞恩堡公爵(Herzog zu Lauenburg;1890年)[註 1],德國政治家和外交家,出生於德意志邦聯申豪森,於1867年至1871年出任北德意志邦聯首相。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時成為德意志帝國的首任首相,直至1890年辭職。
奧托·馮·卑斯麥 Otto von Bismarck | |
---|---|
德意志帝國首相 | |
任期 1871年3月21日—1890年3月20日 | |
君主 | 威廉一世 腓特烈三世 威廉二世 |
前任 | 職位創立 |
繼任 | 列奧·馮·卡普里維 |
普魯士王國首相 | |
任期 1873年11月9日—1890年3月20日 | |
君主 | 威廉一世 腓特烈三世 威廉二世 |
前任 | 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 |
繼任 | 列奧·馮·卡普里維 |
任期 1862年9月23日—1873年1月1日 | |
君主 | 威廉一世 |
前任 | 阿道夫,霍恩洛厄-英格爾芬根親王 |
繼任 | 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 |
北德意志邦聯首相 | |
任期 1867年7月1日—1871年3月21日 | |
君主 | 威廉一世 |
前任 | 職位創立 |
繼任 | 職位廢除 |
普魯士外交大臣 | |
任期 1862年11月23日—1890年3月20日 | |
前任 | 阿爾布雷希特·馮·伯恩施托夫 |
繼任 | 列奧·馮·卡普里維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普魯士王國薩克森省施滕達爾阿爾特馬克申豪森 (今 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申豪森堡) | 1815年4月1日
逝世 | 1898年7月30日 德意志帝國腓特烈斯魯 (今 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奧米勒) | (83歲)
政黨 | 無 |
配偶 | 喬安娜·馮·普特卡默 |
兒女 | 3 |
母校 | 哥廷根大學 柏林大學 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1] |
宗教信仰 | 信義宗 |
簽名 |
作為政治人物,他首先為普魯士地區以容克階級為主的保守派利益發聲,並成為他們的代表,藉此拓展自己的名聲。隨後在保守時代中成為一名外交官。1862年普魯士憲政危機期間,他被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任命為首相。在與自由派的鬥爭中,卑斯麥無視議會的存在,在1864年到1866年間連續對丹麥、奧地利開戰,讓普魯士為主的小德意志方案變成德國問題的解答。藉由1870年到1871年的普法戰爭,他促使了德意志帝國成立。
作為首相,卑斯麥為新生的德意志帝國制定了許多新穎的政策,尤其是其「鐵血政策」,更因此被史學家和人們稱作「鐵血宰相」(德語:Eiserner Kanzler;「鐵」指武器,「血」指軍人的鮮血,可指戰爭)。於1862年至1890年(於1873年短暫中斷)擔任普魯士首相,為德意志帝國貢獻良多。對外他致力於歐洲的權力平衡。卑斯麥在1861年掌權後,其國內政策可以粗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與溫和派自由主義者結盟,並推行許多政治改革,包括引入民事婚姻等,以此與天主教會相對抗。1870年開始,卑斯麥開始與自由主義者劃清界線,轉向實施保護政策和經濟干預政策,並建立社會保險系統。在1880年代時,更推動社會黨人法壓制社會主義者。
卑斯麥與1888年登基的威廉二世,一直有着諸多不合,使得卑斯麥在1890年被後者解職而下台。卸下首相職務的卑斯麥,其在政治上仍佔有一席之地,並常常批評其後繼者的政策。此外,他為自己撰寫了名為《回憶與思考》的自傳,裏面描述了他記憶中,自己為德國還有德國人民的諸多貢獻,以及自己會不斷地為德國和德國人民做出貢獻。
一直到20世紀中葉,史學家對卑斯麥的評價一直都是相當正面,或多或少體現了其理想化民族主義者的特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對卑斯麥的批評開始出現,認為德國民主發展的失敗,以及德意志帝國不正確的國家結構,卑斯麥都脫離不了關係。近幾年對卑斯麥的評論,逐漸跳脫這種兩極化的對比,開始平等的探討於其政策的成就和缺點,並將之與當代的政治結構和進程相對比。由於其對德國統一的貢獻,加上卓越及偉大成就,卑斯麥最後獲昇任為德意志帝國陸軍上將。在2005年德國電視二台票選最偉大的德國人活動中,他排名第九,次於第八偉大的印刷術發明者約翰尼斯·古騰堡。
1815年4月1日,卑斯麥出生於普魯士薩克森省施滕達爾內,阿爾特馬克小鎮申豪森(今處於薩克森-安哈爾特州)的申豪森堡。其父名為斐迪南·馮·卑斯麥(Ferdinand von Bismarck,1771–1845),是一位地主、傳統容克,以及退休騎兵上尉,母親則名為威廉明妮·露易絲·門肯(Wilhelmine Luise Mencken,1789–1839)。卑斯麥的父親為卑斯麥家族的一員,卑斯麥家族自18世紀便已存在。一個世紀以來,卑斯麥家族在後波美拉尼亞的諾加德郡擁有3處房產和土地。卑斯麥的母親與其父親的出生背景大為不同,自小生活在中產階級的家庭,其父阿納斯塔修斯·路德維希·門肯為腓特烈二世的內閣秘書,而門肯家族曾孕育出數位學者和政府高官。卑斯麥有一個比他年長的哥哥和一個妹妹。哥哥名為伯恩哈特·馮·卑斯麥(1810-1893),後來也擔任多個行政首長職位[3][4][5]。妹妹則叫做瑪文娜·馮·卑斯麥(Malwine von Bismarck)。1816年,卑斯麥一家搬遷至位於斯德丁(現斯塞新)東北方、波美拉尼亞奈弗夫(Kniephof;現波蘭柯納澤沃)的莊園,當時該地屬於後波美拉尼亞。卑斯麥的童年就在該地的田園中度過[6]。
一般人會因為卑斯麥著戎裝的樣子,而認為卑斯麥是典型沒有受過教育的普魯士容克。其實不然,卑斯麥所受的教育水平相當高,且學識豐富,見聞廣博,更精通或理解英語、法語、意大利語、波蘭語以及俄語等多國語言[7]。
父母親差異極大的出身背景,給卑斯麥的社會化過程帶來極大的影響。卑斯麥繼承了父親身為卑斯麥家族一員的驕傲,他的母親除了賦予他機敏的頭腦、三思而後行的能力,更給了他敏捷的語言能力,使卑斯麥有能力跳脫出家族背景的框架。也因為他的母親,卑斯麥才能接受到類似文化市民階級子女所受的教育,而非鄉村紳士(Landedelmann;居住在鄉村地區的貴族或名流)的教育。卑斯麥的母親使他不只能扮演好容克的角色,更能投身從事公共事務。但是面對母親的嚴厲教導,卑斯麥自己寫道,自己在家中與父母相處時,從未感到歸屬感。卑斯麥對母親始終有層隔閡,不如他對父親的親愛之情[3][4][5]。
卑斯麥小學時就讀於約翰·恩斯特·普拉曼創建的小學[8],中學時則先後就讀腓特烈-威廉(Friedrich-Wilhelm)中學和格勞·恩克洛斯中學。
1832年,未滿17歲的卑斯麥便入讀了哥廷根大學。然而,卑斯麥並不滿意大學的生活。在其就讀大學期間,他經常腰間佩劍,並牽着一隻大狼狗。但卻無心向學,並染上很多惡習,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鬥。後來雖轉到柏林大學入讀法律系(1833-35),但仍然沒有滿意。1838年在格賴夫斯瓦爾德作為後備軍參加軍訓時,進入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學習農業。[9]
在哥廷根時,卑斯麥與美國學生、後來的美國歷史學家和外交官約翰·洛斯羅普·莫特利成為好友。後來此人在1839年寫作的小說《莫頓的希望,或鄉下人的記憶》(Morton's Hope, or the Memoirs of a Provincial)中說卑斯麥當時魯莽而古怪,但卻是一個很有天分和魅力的年輕人。[10]且求學時啟,顯現俾沖動好鬥性格,常找同學鬥劍,以致臉被刀劃傷,終生臉留一刀疤,雖然卑斯麥畢業後成為了律師,但他並不甘於此,於是投考公務員,當上了一個小書記。
在此時他結識了一位貴族女子,兩人訂婚,可是他沒錢,想以賭博賺聘金,卻反而輸掉所有金錢,並欠下很多債務。因此這次婚約取消了。其後他結識了一位牧師的女兒並訂婚,但那位女子亦跟一位富有的軍人走了。結果卑斯麥只有帶着欠債,回到家鄉。
回到家鄉後,他與其哥哥分家,當上了莊園主人,可是他並不滿意這種生活,所以很快便再次進入政壇。
這次步入政壇,使卑斯麥一生命運改變。他首先當上了河堤監督官,這份差事很適合卑斯麥好勝的性格,因此他當得很稱職,很快便樹立了正面的形象。他藉此機會參加議會選舉。雖然只當選為候補議員,但他卻成功以手段逼使一位議員以患病理由退出,結果他成功當選為柏林州的正式議員。這年是1847年5月,卑斯麥當時只有32歲。[11][12] 同年,他與約翰娜·馮·普特卡默訂下婚約,並於該年完婚。
但就在次年,著名的德意志1848年革命爆發,普魯士國王被俘。[13] 卑斯麥決定親赴柏林,打探虛實。他遇上了已經逃往英格蘭的威廉親王的妻子奧古斯塔,後者打算將其子腓特烈扶上王位,但奧古斯塔沒有接受卑斯麥的幫助。[14] 卑斯麥最初的設想是動員自己領地內的農民參軍勤王,[15] 但到達柏林後,上級只讓他為軍隊提供補給。[16]
1849年卑斯麥被選入新的普魯士州議會(Preußischer Landtag),當時他的立場是「反德意志統一」。隨後他當上了埃爾福特議會(Erfurt Parliament)的普魯士代表,但其目的仍然是阻撓德意志統一的進行。最終該議會因為無法得到德意志最大的兩個組成部分,即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支持而以失敗告終。
1851年,卑斯麥出駐法蘭克福邦聯會議之普魯士代表,並於不久後升為大使,而這份差事他足足做了8年。[17] 他在邦聯議會中與議長國奧地利針鋒相對,多次阻礙奧地利推動不同法案與預算。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俄羅斯向鄂圖曼帝國宣戰,英法為防止俄國擴張而支持鄂圖曼對俄羅斯宣戰,而奧地利打算與英法一起參戰,但由於奧地利財政壓力很大,於是希望在議會中通過令邦聯參戰,使各小國共同負擔軍費,卑斯麥立即串聯各小國共同杯葛修改奧地利的原議案,結果議案在大幅修改下通過,未能成功把邦國拉進參戰中。結果奧地利沒有正式參戰,雖然成功爭取簽署巴黎條約,不過英法不滿奧地利沒有參戰,而俄羅斯與奧地利從此反目,神聖同盟崩潰。結果令奧地利被孤立起來。而俄國則與反對參戰的普魯士走得很近。
1857年,腓特烈·威廉四世精神失常,因此由其弟威廉親王攝政,威廉親王攝政後,即時召見卑斯麥,並任命他為駐俄大使。
在1861年威廉親王登基,是為威廉一世,但他隨即在擴充軍備方面,與議會發生衝突。無奈之下,只有任命卑斯麥為內相,但卑斯麥並不甘於只當內相,故此並不履行。
在1862年春,卑斯麥回到柏林,普王因為內部的壓力,並不能升他為首相。結果卑斯麥請辭,並被改派為駐法大使。同年,在普魯士議會新一輪選舉中自由派獲得了絕對勝利,並馬上否決了普魯士政府的對軍事改革的全部撥款,政府和議會陷入了僵局。在重大矛盾之下,卑斯麥成為首相的唯一可能人選。1862年9月23日,威廉一世召回卑斯麥,並任命其為首相兼外交大臣。
成為首相的卑斯麥在9月26日的下院首次演講中堅定的對議會發表「鐵血演說」:「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18]從此卑斯麥被冠上了「鐵血宰相」的綽號。隨後國王對卑斯麥說:「我很清楚結局,他們會在歌劇廣場朕的窗前砍下你的頭,過些時候再砍下朕的頭。」而卑斯麥則回應道:「既然遲早要死,為何死得不體面一些?……無論是死在絞架上抑或死在戰場上,這之間是沒有區別的……必須抗爭到底!」從此,國王和他的首相間形成了十分特別的牢固關係。
在卑斯麥就任首相後,並未能解決與議會的衝突,為此,他便欲以德國統一的大業來轉移議員的視線,並爭取工人階級的支持來抗衡資產階級自由派。很快地,他便開始籌劃三場統一戰爭。
丹麥作為德意志的北鄰,經常插手德意志的事務,因此卑斯麥第一個便要解決丹麥。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在1863年什列斯威在波蘭革命中被納入丹麥。而戰爭同時可以觀察奧國實力,為普奧戰爭作好準備。
在1861年,丹麥國王欲接管普丹邊境什列斯威和荷爾斯泰因兩地,卑斯麥立即以此製造爭端。他首先確保如果普丹開戰,其他列強不會干涉,並與奧地利結盟共同攻打丹麥,最後逼使丹麥放棄這兩個州。
在1864年10月30日所簽訂的《維也納和約》中,規定丹麥放棄兩地。而於1865年8月14日普、奧兩國達成《加斯坦因專約》,將什列斯威劃歸普魯士統治,荷爾斯泰因則歸屬奧地利。
但是這其實是卑斯麥處心積慮的計謀,因為奧地利所得的荷爾斯泰因不但面積狹小,而且被普魯士包圍。這樣奧地利很容易便會與普魯士發生衝突,因此這是一條將奧地利推向與普魯士發生戰爭的導火線。
在普丹戰爭後,卑斯麥決定要將奧地利趕出德意志邦聯,以利於將來德國的統一。因此他着手孤立奧地利,首先卑斯麥答允協助俄國取消《黑海中立條款》。並與法皇拿破崙三世會晤,表示普魯士不反對把盧森堡及萊茵河區讓給法國,以此確保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持中立。而英國當時繼續實行光榮孤立的政策,因此在普奧發生衝突時會保持中立。最後,他在1866年4月8日,與意大利簽訂攻守同盟條約,規定如果普魯士在3個月內與奧開戰,意大利則必須同時對奧宣戰,只有在奧地利歸還威尼斯予意大利的情況下,方可與奧講和。
最後,奧皇因為不滿意《加斯坦因專約》的條款,而要求用普魯士最富庶的工業區西里西亞交換荷爾斯泰因,因此卑斯麥以此藉口,指責奧地利毀約。結果在1866年5月,威廉一世下令全國總動員,並於同年6月對奧宣戰。意大利亦依據攻守同盟條約,同時對奧宣戰。
不久,普魯士便征服北德的親奧小邦,並於1866年7月3日以29.1萬軍力在薩多瓦與23.8萬奧軍發生大戰,即薩多瓦會戰,最後奧軍戰敗。
而這時卑斯麥決定與奧地利講和,而不是乘勝追擊,因為他明白對於普魯士最有利的做法不是消滅奧地利,而是將奧地利逐出德意志邦聯,並且讓其作為抵擋俄國西進的屏障。因此他在該年8月23日簽訂的《布拉格條約》中給予奧地利極為寬容的講和條件,以便於保持對奧地利的良好關係。
普奧戰爭結束後,妨礙德國統一的就只剩下在背後控制著南德諸邦的法國了。
由於法國仍然在幕後操控著南德意志地區的各個邦國,阻礙德國統一。因此,卑斯麥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製造爭端,逼使法皇拿破侖三世對普宣戰,而普魯士則藉此團結德意志民族,對法國作出進攻。
普魯士很快便擊退了入侵的法軍,並向法國作出反攻,在色當會戰中,普軍戰勝法軍,拿破侖三世投降。隨後普軍進軍至巴黎,與巴黎新成立的國防政府發生時長四個多月的包圍戰,最終與其簽訂停戰協議。
最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中登基,宣佈德意志帝國成立,並從法國獲得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及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
雖然德意志統一了,但卑斯麥仍需面對眾多國內外問題,因此他採行內、外兩種態度理政。在德意志帝國內,他依然保持高壓強橫的作風,打壓天主教勢力與左派勞工;國外方面,他避免樹立外敵,自稱「誠實經紀人」來協調歐洲大國的紛爭,表現出與過往「鐵血宰相」完全相反的姿態和風格。
在國內問題方面,首先在1871年至1877年間的「文化鬥爭」中,與羅馬教廷互相攻擊,最後以雙方互相妥協結束。再在1878年隨即開始「圍剿左派」,制定《反社會主義非常法》,以打壓社會民主黨。但同時間,他亦制定了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來進行攏絡,雖然很多只屬表面性質,但仍使德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勞工立法的國家。
在國外問題方面,自德國統一後,卑斯麥便不希望再有對外戰爭,以便讓德國可以休養生息,培養國力。因此他並不像其他歐洲國家一般,大量掠奪殖民地。但他又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孤立法國。首先在1873年,他與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締結「三帝同盟」。而在1877年,俄土戰爭爆發,俄國大敗土耳其,並簽訂了《聖斯提法諾條約》。結果在1878年,於柏林舉行了柏林會議。在會議中,他偏袒奧匈,但在表面上仍表現中立而自稱「誠實經紀人」。這使得俄國成了大輸家,導致德俄關係惡化,俄國退出三帝同盟。卑斯麥隨即與奧匈重訂盟約,稱為「德奧同盟」。然而卑斯麥擔心俄國會轉投法國,因此於1887年與俄簽訂「再保險條約」。
1888年3月9日(三帝之年),90歲的威廉一世逝世,其子腓特烈三世繼位,但在位99日就病故(故稱百日皇帝)。結果其子威廉二世繼位,時年29歲。這位年少氣盛的少年皇帝不甘受制於卑斯麥,因此與卑斯麥在很多問題上出現分歧。而當時卑斯麥已達73歲高齡,更已執政了長達26年。結果在一系列權力鬥爭後,卑斯麥明白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感到心灰意冷,在1890年3月18日向威廉二世呈辭,正式下野,結束30年執政。
卑斯麥下野之後,長居於漢堡附近的腓特烈斯魯莊園,並著有回憶錄《思考與回憶》。該書的精確性飽受質疑,卑斯麥將各個歷史事件渲染得過度具有戲劇性,而且總是將其中自己的形象塑造得非常良好。
1898年7月30日,這位名震天下的鐵血宰相卑斯麥悄然離世,享壽83歲。卑斯麥離世後不久,卑斯麥的政敵便迅速清除了他在政界中的勢力,改革從此終止,德國走向他生前一直努力控制及防止的軍國主義,最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思考與回憶-卑斯麥回憶錄》(全三卷),中文版2006 三聯書店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