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意指有工作能力的人未處於任何有薪工作的狀態[1]。在經濟學範疇中,一個人願意並有能力為獲取報酬而工作,且有獲取工作的行動,但卻沒找到工作的情況,就被認爲是失業。失業率是勞動人口裏符合「失業條件」者所佔的比例。
實際上,確定確實在找工作的失業人員數量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在找到工作前失業救濟金已經過期的那些人的數量。失業的歷史就是現代化的歷史。在古代這並不被看作是一個問題,儘管農村勞動力的隱藏性失業人員幾乎沒什麼事可做,特別是在人口過剩的情況下。這一情況如今依然普遍存在於類似中國大陸地區這樣的城鄉二元經濟體之中,如果將該國農村的隱性失業人口也計算在內,那麼失業總數約為2億人,真實失業率超過了30%,遠遠高於17%的城鎮登記失業率[2]。
國際勞工組織發佈的「2010年全球失業趨勢」報告說,2009年全球的失業人口已接近2億1千2百萬,創下該組織1991年開始統計該項數據以來的最高記錄。[3]
失業的成因和種類
技術性失業,是由於科技進步而引發的失業潮,例如工業革命引發的大量勞動人口的失業:蒸汽機、織布機、電燈等的發明;以及近代的自動化機械手臂、電子道路收費系統、各式自動化剪票口、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等等。技術性失業通常產生盧德派之類的反科技進步組織,不過他們的抗爭沒辦法對技術進步造成實質的阻礙。
由於近代的工業革命(目前是互連網、物聯網科技以及自動化機械)可能造成絕大數人都遭到技術性失業,所以不少社會學家在研究新的制度與對策,以應付大範圍技術性失業而造成的貧富差距問題,例如無條件基本收入就是一例。
結構性失業(Structural unemployment)是指市場競爭的結果或者是生產技術改變而造成的失業,通常由於就業市場並不平衡,某些行業正擴張,另一些則衰退,造成部分工人失業。結構性失業通常較摩擦性失業持久,因為失業人員需要再訓練或是遷移才能找到工作。
結構性失業的出現是因為經濟結構、體制、增長方式等的變動,改變了工作技能的要求,導致失業的發生。由於失業工人並不具有合適的技能,因此,若失業工人並沒有接受再培訓或進一步的教育,他們便不能再獲聘任,結構性失業問題因而會持續,影響長遠的經濟發展。[4]
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被歸類為自然失業,經濟學家視這兩種失業為正常現象。勞動人口中,屬於該兩種失業的勞動人口數目佔勞動人口總數的百分比等於自然失業率。
自然失業率:失業率(%)=(摩擦性失業 + 結構性失業)÷ 勞動人口×100%[5]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對長期失業的定義是持續失業達12個月以上的勞工,長期失業數據值得關注的價值在於;這種勞工幾乎就等於結構性失業者,此類勞工長期連續在社會上沒有收入,很大概率已經耗盡儲蓄,等於註定失去房屋和食物的獲取能力成為社會問題最大的來源和社會暴動因素,也無法自費學習新技能來脫貧,更難進入職場等於生活在一種惡性循環中。若長期失業者沒有得到官方的外力幫助幾乎無法擺脫現狀,因此長期失業數據對於政府施政有參考意義。
循環性失業(cyclical unemployment)是指由於經濟中的總需求減少,導致勞動人口過剩,從而出現失業情況。這種失業被歸類為非自願性失業,因為人們是有能力並且願意工作,只是社會的總需求減少以致勞動人口的數目未能與經濟體系內的部門所提供的職位數目配合。由於總需求減少,伴隨着的是經濟週期改變,經濟步入衰退期一直到低谷。如何解決循環性失業向來是經濟學家的重點研究對象,經濟學界裏提出數種方法,例如:工人或工會自願降低工資;增加對企業部門的投資誘導,提高總需求;政府運用財政政策,補充私人投資的不足,填補和總需求的差距等等。[4]
還有一種季節性失業(seasonal unemployment),相對以上三種失業情況來說,季節性失業並不足以對所有行業產生影響,也不是經濟學研究的「失業」的類別或原因之一。它的涵義是社會中存在一些行業會在某些節日之前或者過後發生的失業情況。它常見於某些低技術工業,例如企業或工廠為了在重大節日前(例如聖誕節)盡快完成一個指定數量的產品,於是僱用不少額外工人以求儘快完成客戶的訂單,但在節日後進行裁員行動,將那些臨時性工人解僱以減低長期成本。
古典式失業(classical unemployment),它跟季節性失業一樣,並不是真正失業的原因,它是20世紀初英國經濟學家對失業情況的解釋。1890年,劍橋大學經濟學教授馬歇爾發表的經濟學原理內,提出了局部均衡理論。這種理論以供應和需求的市場均衡來解釋市場上的交易,供應主要由生產成本組成,需求則是由人們對該商品的邊際功用組成。如果在單個生產單位的角度來說,勞動的工資也與勞動的邊際產品有關,後者是生產單位多僱用一個人時,那個新僱用工人可以生產的產品,這邊際產品決定全體工人的工資。英國經濟學家,也就是所謂的「古典學派」認為勞動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它的價格就是實質工資(等於亞當斯密所說的自然價格)也由市場的均衡狀況決定的。倘若人為推高了工資(例如法律訂下的最低工資),供應量大於需求量造成超額,或者工資高於工人的邊際產量,於是工人將被解僱,部分工人順理成章失業。這解釋提供解決方法,就是解僱工人是市場調節供應量的手段。因為這可以:
古典式失業受人為的工資率和邊際產量影響,所以是自願性失業。
人們可能已經擁有工作,但他們的生產力未必得到充分的利用,於是便會形成需求不足型失業(demand-deficient unemployment)及/或就業不足(underemployment)。就業不足總是永遠存在於任何制度的社會。因為部分人們可能不願意每日長時間工作;或者經濟根本沒有足夠的全職工作去吸納這些閒置的勞動力;即使實施計劃經濟的社會,政府也可能為了實現充分就業,而令到每單位勞動力的勞動時間減少。就業不足率不包含於失業率內:
就業不足率(%) =(就業不足的人口 / 勞動人口)× 100%
與失業率有關的理論
失業率的計算方法為:失業率(%)=(失業人口÷勞動人口)× 100%
失業率雖然是一個簡單的數字,但是失業率與其他經濟指標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有學者希望透過研究失業率,得出對宏觀經濟的更深入的認識。
奧肯法則由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在1962年所提出:失業率每高於/低於自然失業率1個百分點,實際GDP增長率將低於/高於潛在GDP增長率2個百分點。
這種關係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失業率變動百分比 = -1 / 2 ×(GDP變動百分比-3%) 奧肯定律在提出後的某些時期的確能應驗無誤,但時至今日奧肯定律的數字已經無法準確預測失業率與GDP的關係,不過奧肯定律所反應經濟增長率越高,而失業率就越低的反比關係依然有參考意義。
菲利浦曲線由新西蘭統計學家威廉·菲利浦於1968年根據英國百餘年(1861-1957)的宏觀經濟數據,畫出了一條表現通貨膨脹與失業率關係的曲線,數據以名義工資率的成長率與失業率的不能兼容的關係進而推論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的關係(因通貨膨脹的數據難以取得,於是以名義工資的成長率來代替通貨膨脹率),得出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的負關係[6]。
此曲線表明: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存在交替關係,通貨膨脹率高時,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低時,失業率高。
自然失業率(natural unemployment)是指結構性失業(structural unemployment)和摩擦性失業(frictional unemployment)的總和。因為這兩種失業持續存在,所以自然失業率是不為零的。結構性失業是指產業結構的調整或技術的革新導致生產者需要不同勞動力或者勞動力的技能,從而導致部分人失業。 摩擦性失業率是指人們自發性的辭退工作去尋求一份更好(薪資高、福利好,工作環境好)或者喜歡的職業。
對個人、家庭、社會和經濟的影響
沒有工作就意味着沒有與同事的社會聯繫、缺乏生活目的、缺少自尊、存在精神壓力和疾病,當然也沒有能力付帳和購買必需品和奢侈品。後者對那些具有家庭義務、債務和醫藥支出來說特別嚴重,健康保險在有工作時才可得到。失業引起的壓力,常成家庭暴力及失和的導火線,失業的人失去自尊和成就感;家人失去尊重和耐性,暴力容易一發不可收拾,產生嚴重問題。M. Harvey Brenner博士指出失業率增加會使犯罪率和自殺率增加,並易使健康惡化[7]。
國家狀況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