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鱷屬學名Pholidosaurus)是鱷形超目新鱷類大頭鱷科的一屬,是大頭鱷科的模式屬。化石發現於德國英格蘭,生存年代估計約為白堊紀早期的貝里亞階。發現於瑞典斯科訥丹麥博恩霍爾姆島中真鱷類化石,可能也屬於大頭鱷屬[1]

Quick Facts 大頭鱷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早期, 科學分類 ...
大頭鱷屬
化石時期:白堊紀早期
Thumb
梅氏大頭鱷的頭顱骨,柏林自然史博物館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蟲綱 Reptilia
科: 大頭鱷科 Pholidosauridae
屬: 大頭鱷屬 Pholidosaurus
Meyer, 1841
模式種
紹姆堡大頭鱷
Pholidosaurus schaumburgensis

Meyer, 1841
  • 紹姆堡大頭鱷
    P. schaumburgensis

    Meyer, 1841
  • 梅氏大頭鱷 P. meyeri
    Lydekker, 1887
  • 波白克大頭鱷 P. purbeckensis Salisbury, 2002
異名
  • Macrorhynchus Dunker, 1844
  • Petrosuchus Owen, 1878
Close

根據理查德·萊德克(Richard Lydekker)在1887年的研究,大頭鱷的眼眶略小於顱頂顳上窩(Supratemporal fossa)、前上頜骨接臨鼻骨犁骨位於齶骨上方[2]。大頭鱷的外表、體型接近現代長吻鱷。大頭鱷具有長口鼻部,而多次與森林鱷科海鱷亞目被歸類於相同演化支,實際上是個別平行演化的結果

命名歷史

Thumb
編號BMNH 28432、BMNH 41099標本,曾被理查·歐文命名為Petrosuchus

在1830年,德國北部比克堡(Bückeburg)發現一個爬行動物的胸腔化石。在1841年,由德國古生物學家克莉斯汀·艾瑞克·赫爾曼·汪邁爾(Christian Erich Hermann von Meyer)進行命名,模式種紹姆堡大頭鱷P. schaumburgensis[3]。該挖掘地點屬於威爾德群(Wealden Group)的奧伯恩基興砂岩(Obernkirchen Sandstone)地層,地質年代相當於白堊紀早期的貝里亞階[2][4]。這個化石被列為正模標本(編號IMGPGö 741-1),標本長度約為25公分[5]

在1844年命名的Macrorhynchus meyeri,化石發現於英格蘭南部的威爾德群地層[6]M. meyeri與紹姆堡大頭鱷有高度相似處。在1887年,理查德·萊德克將M. meyeri改列為大頭鱷屬的第二個種,梅氏大頭鱷P. meyeri[4]Macrorhynchus目前是大頭鱷的一個次異名[7]。與紹姆堡大頭鱷相比,梅氏大頭鱷的顱頂顳上窩的分隔骨棒呈圓形[2]

之後的研究歷史中,許多化石被建立為大頭鱷的新種,包含:P. decipiensP. laevis,但目前不被認為是有效種。在1878年,理查·歐文將發現於英格蘭多塞特郡的頭顱骨、下頜枝(編號BMNH 41099)建立為新屬,Petrosuchus laevidens[8]。一個部分頭顱骨(編號BMNH 28432)也被編入於Petrosuchus laevidens。在1911年,頭顱骨、下頜枝被發現來自於兩個不同種。編號BMNH 28432標本被建立為大頭鱷的新種,Pholidosaurus decipiens,並成為選模標本;而編號BMNH 41099標本仍繼續使用原本學名,Petrosuchus laevidens[5]

在1888年,一個幾乎完整、只缺少口鼻部前端的頭顱骨(編號DORCM G97),被建立為狹蜥鱷的新種,Steneosaurus purbeckensis[9]。這個化石出土於英格蘭多塞特郡的波白克島,但其詳細挖掘地點仍無法確定[10]。在當時,S. purbeckensis被認為是介於狹蜥鱷、真蜥鱷的物種[9]。根據2002年的最新研究,S. purbeckensisP. decipiens被發現是相同物種。由於S. purbeckensis的命名時間較早,具有優先權。因此S. purbeckensis成為大頭鱷屬的第三個有效種,波白克大頭鱷P. purbeckensis),而P. decipiens的化石被編入此種[5]

同樣在1913年,英格蘭多塞特郡出土的一個部分頭顱骨(編號BMNH R3414),被命名為大頭鱷的新種,P. laevis[11]。在近年研究裏,被列為波白克大頭鱷的次異名[5][12]

分類

Thumb
可能屬於大頭鱷的牙齒,哥本哈根地質博物館
大頭鱷的演化樹位置

賽里諾等人版本,2001年[13]
新鱷類 

孫氏鱷

稜角鱗鱷

大頭鱷

森林鱷

特里鱷

帝鱷

伯尼斯鱷

鱷目


玻爾等人版本,2003年[14]
新鱷類 

Theriosuchus

Alligatorium

索科托鱷

森林鱷

大頭鱷

佩拉古鱷

真蜥鱷科

地蜥鱷科

闊堅齒鱷

稜角鱗鱷

伯尼斯鱷

海氏鱷

北方鱷

長吻鱷

鱷屬

短吻鱷

在1887年,理查德·萊德克(Richard Lydekker)根據雙凹型脊椎、眼眶連接側顳窩等特徵,而將大頭鱷歸類於稜角鱗鱷科,當時稜角鱗鱷科還包含︰稜角鱗鱷海氏鱷TheriosuchusPetrosuchus[4]

之後,大頭鱷曾多次被歸類於其他長口鼻部鱷形類,例如:森林鱷科海鱷亞目。在1999年,C. A. Brochu等研究人員將大頭鱷、索科托鱷、森林鱷科、海鱷亞目統合成一個演化支,是現代鱷目的姊妹分類單元。他們主要根據長口鼻部等類似特徵,而將上述物種統合成一個演化支[15]。但在傳統分類法中,海鱷亞目被認為是鱷形超目中真鱷類的一個原始演化支,演化位置比森林鱷科、大頭鱷還原始;森林鱷科、大頭鱷都屬於新鱷類演化支,是比較進階型的物種[16]。此外,上述物種的長口鼻部,應該是個別平行演化的結果。近年研究發現,海鱷亞目的演化位置應該更為原始[17]

另一個2001年的研究,提出大頭鱷是海鱷亞目的近親,而特里鱷與森林鱷科構成一個演化支,與大頭鱷、海鱷亞目互為近親[18]。在保羅·塞里諾的鱷形超目種系發生學研究裏,大頭鱷是其他長口鼻部鱷形類的遠親,特里鱷則是帝鱷的姊妹分類單元,兩者是森林鱷的近親[13]。之後,C. A. Brochu修改他的種系發生學研究,認為大頭鱷、海鱷亞目構成一個演化支,而索科托鱷、森林鱷科也構成一個演化支,兩個演化支互為姊妹分類單元[19]

在最近幾年,大頭鱷被歸類於大頭鱷科,大頭鱷科還包含:埃羅鱷、帝鱷、特里鱷。在2006年,S. Jouve等人提出鱷形類的種系發生學研究,將大頭鱷歸類於大頭鱷科,但也將海鱷亞目的物種歸類於大頭鱷科,這將使大頭鱷科成為並系群。S. Jouve等人解釋,這些鱷形類具有類似的長口鼻部,因此當進行種系發生學分析時,這些彼此關係遠的物種常被意外歸類在一起[20]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