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港埔(臺灣話:Tāi-káng-poo),為高雄市新興區的舊稱,其中心位置為今大港埔鼓壽宮附近。
日治初期行政區劃多次更動,連同今日的高雄地區,大港埔原來屬於臺南縣,1897年後屬鳳山縣,1898年再恢復為臺南縣。
1901年,劃為鳳山廳大竹里大港埔庄[3]。1909年到1920年間,為臺南廳打狗支廳大竹里大港埔庄。1920年後才以「大港埔」為名設為一大字[4]。
大港埔早期是一望無際的荒野,北鄰現今的幸福川,盛產𩻸仔魚(即鯉魚),當時可津渡的河川稱(港),荒地稱(埔);所以人們將河川周圍稱「𩻸港」,南岸的平原則稱「𩻸港埔」,日後演變成「大港埔」。
整個大港埔的開發,是以竹圍為中心逐漸向四周擴展,並興起下竹圍、營後與過港仔共四個聚落[5]。
1856年,由蔡、孫、王等士紳議定聯合眾信徒捐款籌建廟宇,經兩年籌畫,於1858年在大港埔竹圍創建,初名為「鼓壽亭」。
1933年底,大港埔有人口631人[6],到了1938年時已增加到3996人[7]。
1936年,高雄都市計劃道路的開闢,模仿歐洲的都市規劃寬敞的道路和大圓環;加上1941年高雄車站從哈瑪星遷移至大港,助長了大港埔的飛速繁榮,逐漸成為高雄市中心。
1946年,由當時泰明里長蔡陣建議更改區名,經區長蔡崇禮呈報獲准,取「新興繁榮」之意,且戰後大港埔逐漸繁榮,充滿「新興」蓬勃的氣象,所以取名為「新興區」。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